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众所周知.社工是后来者.在前社工时代.已经有众多职业和人员在做社工的事情,扮演“助人者”的角色。 社工属于晚辈,他读过书.留过洋.考过证.志向高远却有时底气不足.他和前辈的区别与关联是什么?如何看待社工在助人大家庭中的角色?这个问题值得社工们深思。 从民间智慧说起 《调解以情,听讼以法》一文中,几个人民调解员的案例给我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2.
同行常说,社工职业是一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所以,当我决心踏入社工行业时,就在心里告诫自己,热爱工作要像热爱生活一样,充满想象和激情。经过近两年的磨练,我已从一个初入社会的学生变成了一个真正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实务社工。  相似文献   

3.
自从加入社工行业,我在社工前线实务及管理岗位一做就将近5年.就在从事社工职业快5年之际,我做了一个很重要也很艰难的选择:和几个社工朋友一起创办社工人才培育方面的公司. 很多人好奇地问我:为什么不继续做社工而要办公司?我回答:我们并不是不再从事社工工作,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支持社工行业的发展,也就是以社工的成长为需求,以社工为服务对象,培育社工,服务社工.  相似文献   

4.
在没有接触社工之前,我认为社工的工作很多时候就是在做人的工作,所以做社工的女孩子应该是“静苦处子,动若脱免”,性格应该是温柔、安静、有耐心、有爱心,喜欢帮助别人,甚至是永远没有脾气的,每天都是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因此,我对有点暴脾气的自己有点担心.去年5月份我来到春暖社工服务中心,成为了木棉湾社区的一名社区社工,开始体验从一名学生往专业社工角色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督导是社会工作领域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在一线社工的成长及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内地的社会工作教育在实务层面普遍不足,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本身的实务经验较欠缺,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专业实践在实习时间和能力训练等方面很不够。此外,很多社工学生并非自愿选读社会工作专业,社工也并非他们毕业后的首选职业。因此,与香港社工相比,内地社工在价值理念、职业精神和实务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督导的角色就更显得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导刊》2012,(19):58-59
社工A问:我刚从一线社工岗位晋升至服务管理岗位,作为一个实务经验未必丰富的一线社工,我该如何从一线社工角色转变至行政角色?我能否在担任行政角色时也保持一定量的实务服务?怎样处理?答:中国社会工作的加速发展,自2006年开始至今才6年时间。纵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大力推动,但相对于社会服务扩张对社工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距离。特别是政府购买服务全面铺开之后,政府对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实务服务所需的社工人力资源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社会服务机构在开展服务时,就更需要一批中层社工管理人员去承担策划和督导实务服务、开展服务团队运营管理、协调及链接社区关系等任务。  相似文献   

7.
成为一名医务社工已经两年了,我经历了从“学生社工”到“职业医务社工”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转变。对于我来说,从理论学习转入实际的专业辅导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没有直接督导辅助的情况下,这一过程显得更为艰辛。  相似文献   

8.
曾有社工在微博中写道:"一名社工可能会扮演或者被扮演的角色有:社工、摄影师、推销员、设计师、心理咨询师、老师……"这条微博在透露出社工工作综合性的同时,也表明了社工角色的灵活性.而在我眼中,社工,是生命的陪伴者.  相似文献   

9.
检察富和社工的一次美丽邂逅 很多人不知道“社会工作者”是什么概念,以为是志愿者、义工,或者街道社区常见的红袖章大爷大妈。在遇到席小华老师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社工这概念。现在我明白了,“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一字之差,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更不能等同于志愿者或者义工。社会工作者是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10.
上一期专栏中我简单分享了关于社工机构内部团队管理的一点想法,近一段时间在与同事的讨论中,愈发感觉到该议题的重要。随着社工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工开始担任团队领导者的角色,但并非每一个社工都能很快转换角色,承担起领导团队的重任。因此,不断反思和精进自身的领导才能已成为该类社工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1.
踏入社工行业三年来,我逐渐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较为成熟的一线社工项目助理。回顾走过的路,我心里不禁颇有感慨。 我大学一毕业就开始接触老年社会工作,当时针对老年人提供社工服务的机构很少,我们可以算是开拓者之一。从不了解社工在养老机构可以做什么、怎么做,到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好,并让老年社工这个职业被接纳、被认可,其间我们和机构一起走过了一段颇为艰辛的路程。  相似文献   

12.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在范向群眼里,社工也大抵如此.范向群不是社工专业科班出身,2008参加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了资格证书,当时她是无锡市崇安区江海街道的一名社区干部.之后,她一头扎进了社工这个行当,从街道兼职社工成为“七彩家园社工服务中心”专职社工,再到去年成立个人社工室成为职业社工.“能从事社工这份事业,是我的幸运.”范向群说.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具体来说,职业能力是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孤立的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能力是实际就业环境中对职业角色的各种期待,这些期待分解成职业标准的各项具体指标.职业角色所具备的能力要素在相关活动中得以外化的行为结果,将是评判职业能力强弱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一名流浪人员救助服务临床社工.当别人问起我关于“社工是什么”的时候,我总是说,社工是一项助人的工作.但是,如果有新入职的社工追问“社工究竟怎样助人,尤其是遭遇重重困难时怎样能坚持助人”时,我很难说清楚该运用怎样的社工“技巧”.不过,我一直跟进的一个案例,让我对社工助人的方式和意义有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鞋子变形记     
汶川地震过去三年了,我在汶川水磨也已经做了两年多的社工。回首这段酸甜苦辣成五味杂陈的旅程,该拿什么来纪念呢?突然想起了我的那些不会说话的特别的伙伴——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鞋子。它们见证了水磨日新月异的硬件重建,见证了社工持之以恒地致力于社区文化的发展,也见证了我由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大学生,到一个走街串巷的水磨人,又成长为一名持续推动水磨社区文化发展的成熟的社工。于我而言,变换的是鞋子,蜕变的是青春,绽放的是梦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12,(13):34-35
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社工既是一种新的社会职业,又是一支新的社会建设力量。在深圳,一批平均年龄不足28岁、充满活力和激情的专业社工,已让深圳的社工事业开始初步发挥“社会矛盾缓解剂、社会问题解决者、社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但是,社工在我国内地尚处于初级阶段,社工人才队伍现状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还极不适应。当前,我国社工行业发展有哪些难题需要破解?如何为社工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社工发展的四大难点  相似文献   

17.
督导答疑     
老人服务中几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 社工A问:我是一名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的祉工,在工作中我和一些同工对老人服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仍感到困惑,即:社工在老人服务中可以承担什么角色?社工对于健康老人的服务应该有怎样的基本认识?社工如何开展老人服务方案?希望督导老师能与我们分享。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知道社工是通过香港的电视连续剧,那时觉得社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对它充满了崇敬和向往,期待自己在上海也能有机会从事这样的工作。但是,我大学四年学的是环境工程,毕业后的4年工作经历也都是与行政管理和秘书有关,似乎与社工并无交集。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场域。在场域中,社工常常面临自我生活情境、实务工作情境、组织机构情境以及社会情境等多样化的情境。由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与复杂化,社会中的某些惯习与社工的专业信仰发生碰撞,尤其对年轻社工的专业信仰坚守是一种挑战,极易影响其专业与职业的独立发展。本文以场域理论为视角,从社工面临的情境中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社工专业信仰坚守,进而进行社工反思。  相似文献   

20.
我做司法社工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在一年多的实践中,通过走访社区了解情况、与服务对象面谈、开展宣传活动等,我深深体会到司法社工是多种角色(司法所工作人员、服务提供者、支持者、管理者、政策影响人等)的重叠。同时,我也遇到了不少难题,但这些难题让我对司法社会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感想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