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一个令你真正动心的女孩,必有一点其他女孩不再会使你感觉到的极美之处,这一极美之处会在一个阶段里不由分说地主宰了你,令你全身心地感动。所以它应该是你终身的神祗,即便分手也不可以亵渎它,否则就是亵渎了你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验方八则     
《老年人》1996,(3)
验方八则伏天根治冻瘪三法1、吃完西瓜后,将西瓜皮常擦每年冬日生冻疮之处,每日2—3次。2、用陈年辣椒树杆卜斤,剁碎置锅中加水煮沸,用此水每日傍晚擦洗冬天生冻疮之处,连擦5—7天。3、用新上市的紫皮独头蒜数只,去皮捣碎后置烈日下曝晒至热,再将蒜汁涂久、...  相似文献   

3.
以教学场馆、场地设施的利用为切入点,对扩招后西安体育学院教学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失衡之处,提出新形势下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老人世界》2014,(5):F0002-F0002,I0001
走进白润璋先生的摄影作品,“所见之处,无一非花;所思之处,无一非月”。 从银装素襄的漠北塞外到淡救娴淑的雅致江南,从幽静神秘的青藏高原到繁花似锦的广袤牧场,从刺破云天的汗腾格里峰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茫茫戈壁,从如雕似刻的哈尼族梯田到伟岸挺拔的梅里雪山。润璋先生用镜头歌颂了中国西部的粗犷神奇、绚丽多姿,同时,也有江南水乡的细腻,塞外风光的豪放。  相似文献   

5.
我通过对学生作业观察分析,得出以下原因:学生在写字的时候多数重在速度快慢、对错与否,没有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笔画之间的关系,即没有注意字的细微之处要写好。于是,有部分学生的书写就不规范,有部分学生就只能把字写出来、写正确,而无法做到写工整甚至写美观了。所以。要改变学生书写不够规范的现状,老师就得改变写字教学粗糙指导的模式,从细微之处入手,认真指导,才真正能提高学生写字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不同的思想家赋予社会主义以不同内容,各国在实践社会主义的同时也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的社会主义观具有独特之处。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源于马克思主义,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并体现出了浓厚的中国道德伦理色彩。其思想的发展和矛盾之处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榛果 《女性天地》2011,(9):44-45
婚姻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乎它能够带给我们一份安逸、幸福的生活,更在于,它让我们生出面对和处理各种麻烦的勇气,并从中体会到难能可贵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首先,感谢公关世界杂志社举办本次公关节,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受主办方的委托,我就公共关系未来发展趋势,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9.
《女性天地》2008,(7):52-53
通常说到生态,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大自然。其实,性爱与自然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讲究和谐与平衡,讲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俗俚语     
俚语是通俗的口头语,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味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佳妙之处,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民俗俚语     
俚语是通俗的口头语,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味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佳妙之处,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理想主义与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既有思想内核的契合之处,也存在着差异之处。本文在综合把握理想主义以及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比较,认为理想主义与墨子兼爱非攻思想在利益和谐以及兼爱相交相利、建立集体安全机制、建立普遍道德等方面存在着契合之处,并且认为二者在对战争的认识、战争爆发的原因的认识等方面存在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13.
李浩 《职业》2014,(6):122-122
在新一轮课改中,职业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从职业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入手,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及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及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民俗俚语     
俚语是通俗的口头语,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味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佳妙之处,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民俗俚语     
俚语是通俗的口头语,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味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佳妙之处,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6.
民俗俚语     
俚语是通俗的口头语,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味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佳妙之处,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民俗俚语     
俚语是通俗的口头语,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味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佳妙之处,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民俗俚语     
俚语是通俗的口头语,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味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佳妙之处,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民俗俚语     
俚语是通俗的口头语,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味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佳妙之处,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民俗俚语     
俚语是通俗的口头语,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味汉语语言的丰富性和佳妙之处,更有效地进行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