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刘勇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思路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按照此思路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科学体系 ,包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两个方面。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三个有利于”标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王安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1-6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成熟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它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 ,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 ,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根本手段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突破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有关社会主义的论断 ,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 ,它也为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对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科学概括,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邓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过程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走勤劳致富之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防止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把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走自己的道路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石与核心;而发展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朱海波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4)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是从社会功能和整体的角度来谈社会主义本质的,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水平,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实践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孙洪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7-1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部分 ,集中地体现着邓小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 ,是在社会主义发展上的巨大创新。在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把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手段 ,既反对平均主义、又反对两极分化 ,逐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必须坚持改革等观点都体现着邓小平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王力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131-13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对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一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之间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4-68
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很重要的民生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改善民生的最重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黄家茂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1):5-7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社会运动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手段与目的统一,公私与效率的统一,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先富与共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陈金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3):233-235
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体现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中,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理论、运动的全部内容和整个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各构成要素,紧紧围绕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一核心。只有不断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理想的价值目标与不同历史阶段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张崇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1):26-28,43
纵观革命导师对社会主义的论述,由于历史的条件局限,基本上是从社会主义特征入手,认识各有差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问题是邓小平同志经过思考、总结历史提出新的概括。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从一般要求上升至本质内涵,把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在历史进程中的表现,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在目标上的体现。这个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已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必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 相似文献
14.
陈洪玲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47-50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实质问题的分析 ,阐述了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继承性、创造性、现实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概括和科学论断,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双向维度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森年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1):9-1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不等于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显性层面上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凸现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隐性层面上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有着双向维度 ,即结构维度和功能维度。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实质上是从功能维度对社会主义的界说。“双向维度”说对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三大争论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说。 相似文献
17.
丁英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1):2-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社会背景.该理论以"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基本规定,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性难题.这对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在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彦斌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
社会主义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过程业已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并不是演奏一首曲高和寡的历史插曲,而是描绘了一幅传承历史、引领现实、追求理想的历史画卷.在这部历史史诗中,邓小平铸就了一种别具匠心而又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塑造了独特的个人气质.从形而上学的视角看,这种独特的个人气质至少凸显在以下三个层界之中:在本体论维度上的求真精神,在辩证法维度上的求变运思以及在历史论维度上的求善指向.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观就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的总和。其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观点的总和。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重大突破,克服了把生产力排斥于社会主义观之外,只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认识社会主义的错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谢祥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0,(3)
思想解放运动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确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则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使得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成为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 ,具有科学的内涵 ,并且澄清了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认识问题上的许多模糊观念 ,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