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脱机交易系统中基本交易认证数据进行了抽象,并通过对脱机交易系统中交易认证数据的获取方式的分析,提出了三种可行的获取方式,并对其效率进行了对比,为系统开发人员在开发脱机交易系统时提供认证数据获取方法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金融高频交易系统,即程序化自动交易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能力获取高频交易中的价格变化模式,并通过分析实现价格变化模式获利。随着信息技术而飞速发展,近年来交易平台呈现多元化发展,使高频交易越来越普及。针对高频交易系统的原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现代软件理论和技术进行高频交易系统设计,构成基于密集实时数据处理的交互式高频交易系统,并通过运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市场风险是股票市场最基本风险之一,针对个体投资者心理和交易数据的可获性难题,采用仿真方法从投资者行为视角出发对股票市场风险形成机理、演化逻辑及传染渠道进行研究。为此,借助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构建包含两种不同类型股票和一个无风险资产的人工市场仿真平台,投资者基于预期价格所提交订单在连续双向拍卖市场中完成交易和市场出清,并逐步引入投资者基于人际网络模仿行为、进入与退出市场、资金宽松与紧缺等动态演化机制进行对比实验。研究表明:模仿行为使风险较大的股票波动明显扩大;若对股票内在价值预期不变,市场中资金和投资者人数的增加并不会导致市场风险累积;持有股票组合的投资者退出市场行为是股票间市场风险传染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动态Delta对冲策略可以满足投资者的套期保值目的。利用上证50ETF期权及其标的资产上证50ETF基金,采用3种动态Delta对冲策略进行套期保值实证分析,分别是固定时点的Delta中性对冲策略、Delta区间对冲策略以及固定历史波动率变化区间Delta对冲策略,观察组合的累积收益率及相对累积收益率。比较3种投资策略的交易费用,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组合很难完全对冲,但是3种策略的累积收益率都跑赢了无Delta中性对冲的上证50ETF基金收益,大幅度减少了投资机构的亏损,达到套期保值效果。  相似文献   

5.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中不同行业风险的组合计量对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投资意义重大.文章采用高维动态C-Vine Copula前沿技术计量多维行业组合风险,并且与静态C-Vine Copula作比较.结论显示:高维动态C-Vine Copula计量的VaR每次都能通过UC检验和稳定性测试,而静态C-VineCopula方法每次都不能通过回溯检验,表明高维动态C-Vine Copula优于静态C-Vine Copula,可以作为股市行业风险组合计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假设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新的买空-卖空投资组合选择模型,并考虑了交易费这种摩擦.采用极大熵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并给出这一问题的数值解法.实证分析表明,投资者最低满意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们对风险的控制程度,且投资的风险与投资者的最低满意收益率是正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类公务用车因其工作任务性质和环境等差异,交易的不确定性、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频率等交易因素明显不同。根据公务用车的交易因素差异,公务用车管理应综合采用科层组织、网络组织和市场组织三种基本形式;根据投资主体、管理主体以及消费主体之间的不同关系组合,公务用车投资管理可采用政府投入政府管理的行政模式、政府投入民间管理的社会模式、民间投入民间管理的市场模式等三种基本模式。三种组织形式与三种投资管理模式的契合将形成公务用车管理分类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4种Backtesting检验方法,检验22个常态和时变投资组合动态VaR预测模型的风险预测精度,发现GJR_GPD_TV_Copula具有最高的投资组合风险预测精度,GJR_GPD_Copula的拟合、密度预测和组合风险预测精度都要高于GJR_SKST_Copula,且Copula模型的组合风险预测精度分别与拟合精度和密度预测精度存在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金融业市场的扩大,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市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大。实践证明:量化研究有助于搞好风险管理,设计投资组合,选择交易时机,评估市场特性。统计工具在证券金融市场的大量应用,对交易技术的升级换代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校课程教学的需要 ,对证券交易基本业务流程及模拟程序进行了分析 ,重点从网络结构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及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等几方面对自行设计开发的证券交易模拟交易系统进行了阐述 ,并选择模拟交易子系统进行了功能说明 ,最后对系统的开发方式与系统特点作了简要概括。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 ,完全达到了设计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