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屈原与<离骚>在汉代的地位衍变历程,认为汉代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两汉文人的崇慕与赞美,是促成屈原地位崇高化、<离骚>经典化的关键性因素.总体看,屈原与<离骚>在汉代的地位衍变经历了西汉初年、汉武之世、西汉后期和东汉时期四个阶段.在此期间,屈原由凡人而贤巨,由贤臣而圣人,而<离骚>也随之由"赋"而"经",最终成为文学经典.从此,屈原便以"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典范而栽入史册,历久未变.  相似文献   

2.
论屈原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爱国主义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本质特征表现在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富有感情的执着性.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发扬光大,与成千上万志士仁人的爱国思想汇成炎黄子孙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研究屈原爱国主义思想,弘扬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实现四化、统一中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年苏轼在《屈原塔》、《竹枝歌》、《屈原庙赋》等诗赋作品中集中书写屈原之死的主题,中晚年以后更有对屈宋辞赋的推崇和评论。可以说,屈原的影响贯穿了苏轼的人生旅程。但在苏轼丰富繁多的诗文词赋及其文史论著之中,有关屈原的文字并不是很多,提及屈宋及其辞赋的频率不仅无法与他"独好"的陶渊明相比,而且也远不及庄周、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以及刘禹锡、白居易诸人。这种现象的形成,当与苏轼对于屈原所持"虽不适中,要以为贤"的接受态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关于屈原之死的问题,虽不曾引起广泛而激烈的争鸣,但也有几种不同的意见.詹安泰同志说: “由于阶级性质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屈原)……处处碰壁,跟着就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乃至于自杀.”郭维森同志说:“屈原的自杀,表现了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高洁的品格至死不悔的精神,同时也是对楚国黑暗政治的一种抗议”.马茂元同志在《楚辞选》中说:“屈原的自杀,一方面表现绝望的悲哀,但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他的死来振奋楚国的人心,最后一次刺激顷襄王的觉悟.”詹说和郭说,都没抓住屈原之死的实质,其结论难以准确地说明屈原之死的原因和意  相似文献   

5.
成书于1905年的《屈赋微》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的成书受到清末社会剧变和当时学风的影响。晚清和屈原时代的楚国都处于国家存亡之际,这为"索隐式"的注屈方式提供了先决条件;马其昶在汉、宋之争中宗宋儒,重视义理的阐发,但同时受桐城派"求实"思想的影响。因此,他在阐发屈赋义理时考之于楚事、本于经史。马其昶"索隐式"的注屈和对屈赋义理的阐发都是为了彰显屈原的精神力量,值此国家衰败之际,他高度肯定了屈原为国、为宗族而死的爱国主义精神,以著述明志,以屈原的精神砥砺国人。因而,马其昶著述《屈赋微》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轼极为推崇屈原、贾谊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青年时期即创作有《屈原塔》《屈原庙赋》等诗赋书写屈原之死的生命主题,赞颂屈原的精神人格,又"好贾谊"之书,撰写《贾谊论》评论贾谊;中晚年更对屈、贾辞赋推崇备至,以为"楚辞前无古,后无今","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可以说屈、贾的影响贯穿了苏轼的人生旅程.但他对屈原特立独行、绝不妥协的人生态度,对于贾谊"纡郁愤懑,至于夭绝"的处世方式,并不以为然.他认为屈原之道独为其难而"不适中",批评贾谊志大量小而"不善处穷".而所谓"适中"与"处穷",正是苏轼所践行的人生哲学和处世策略,这也是他与屈、贾的不同之处.苏轼随遇而安,身处逆境也不失乐观旷达,"休对故人思故国""共将诗酒趁流年",永葆一份充满诗意与希望的理性情怀.  相似文献   

7.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在历史上,屈原的价值有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屈原既是一位体现清廉忠信人格的贤人,也是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人,今天,我们站在现代文明的价值基础上,正确认识和评价屈原的价值,是一切热爱屈原的人责无旁贷的责任.屈原是一个有理想和想有所作为的政治家,是一个有坚守的政治家,他对社会公正的追求,是我们今天学习其爱国主义精神的时候更应该关注的.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后,屈原被学术界一些先贤尊为“爱国主义诗人”。这无疑揭示出了诗人屈原的精神实质,对于鼓舞中国人民献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也有持异议者在。近些年来,这种异议越来越多,大有否定“屈原系爱国主义诗人”之势。有些否定论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只能产生在民族战争中,而不会出现于封建割据势力的混战中”,楚国是周王朝的诸侯,是“诸侯割据称雄  相似文献   

9.
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屈原的爱国主义问题进行了广泛地讨论。在讨论中,一些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持肯定意见的同志主要是从屈原的“反侵略”精神、“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追求“进步的法家政治”等三方面论述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故拟此文略陈管见。 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问题,首先应该承认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上有各种各  相似文献   

10.
正当香港回归祖国之日的时候,中宣部公布了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是昭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瑰宝,展现近代中国人民血与火抗争的史实,反映中国共产党人波澜壮观的革命伟业,陶冶全'民爱国之情,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项重大举措。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表现了一脉相传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往往表现为从容就义,慷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