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谈固定资产折旧评选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定资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部分价值是逐步转移到产品和劳务中去的,这在财务中被称为固定资产折旧.由于折旧作为成本会影响企业的收益,同时折旧作为一种非付现成本,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转.因此折旧金额的多少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调节企业日常理财的松紧.而折旧金额的多少又取决于企业所采用的折旧方法.因此,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日的方法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影响这一角度来讨论如何选择固定资产折日的方法.在讨论如何选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种类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投资是一个新概念,它对于改革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和促进经济区的形成、发展及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所谓区域性投资就是指按照经济区域范围的整体观念来考虑安排、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国家给予经济区域特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管理权限,它是在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不相矛盾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经济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方向、特点和有利条件,以经济区域为整体,同时注意区域与区域间的外向联系,来设计经济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和方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确定具体的投资布局和投资项目,充分发挥经济区域优势,把追求经济区域内最大的综合的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作为目的,使区域内的横向经济联合成为可能和更便利。将区域投资的组合构成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科学合理的、高效益的投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城市适度人口测度将是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化推进的重要基础,围绕适度人口测度方法、区域适度人口测度模型和城市适度人口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形成关于我国城市适度人口测度的四个观点:一是城市适度人口测度是建立在既定目标基础上,且要从单一经济目标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元化目标拓展,并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城市适度人口的短板因素;二是就城市适度人口的确定原则来看,借鉴供需均衡和可能满意度等理念,考虑以城市人口为核心的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原则;三是在适度人口确定理念上要从静态适度人口过渡到动态适度人口,尤其是要考虑系统外生变量对特定条件下的城市适度人口影响;四是根据多目标条件下的动态适度人口测度技术方法,在因素的选择上要围绕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展开,同时要考虑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相似文献   

4.
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受到物流成本和利润的影响,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物流成本的提高,但同时会导致收入的提高,如何在服务、成本、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进而确定物流最优服务水平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结合物流服务水平概念,分析物流服务水平与成本及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了"成本——服务——收益"关系的物流服务水平的理论模型及数理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具体来验证。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地区50家小型肉用奶公牛养殖公司为样本,对养殖过程中相关成本项进行调查统计,并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养殖现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结果表明:养殖企业的利润对销售价格和变动成本富有弹性,而对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则缺乏弹性;养殖户通常能1.65年收回养殖成本;架子牛成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及固定成本折旧对养殖收益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依此对上海地区肉用奶公牛养殖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面收益理论及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会计目标由报告受托责任向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转移 ,传统会计收益确定模式面临挑战 ,全面收益理论应运而生。全面收益理论既克服了经济学收益不符合会计确认、计量要求的缺陷 ,又使传统会计收益具备了经济意义 ,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同时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对全面收益的计量却无能为力。所以 ,全面收益理论选择了现实成本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于由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 ,在确定型市场、零售商成本对称以及供应商具有零售商成本结构完全信息的情况下 ,考虑基于成本下降动因的零售商横向兼并效应问题 ,研究这种零售商横向兼并对参与兼并的零售商、未参与兼并的零售商、供应商以及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 ,无论零售商横向兼并导致运作成本如何变化 ,这种横向兼并不可能使供应链中所有成员都同时增加收益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 ,基于成本下降动因的企业横向兼并能使供应链中部分成员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8.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下,福建省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农业转移人口个人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决策可以视为一种投资行为,其考虑迁移城市至市民化与否的经济动因是进行成本收益因素分析,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及收入收益、教育收益、医疗收益、文化收益。作为公共政府应该制定措施,降低市民化总成本,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要以强制性制度创新,构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美国环境行政实践表明,风险衡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利益衡量方式。风险衡量包括风险—收益衡量和风险—风险权衡。其中,风险—收益衡量建立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之上,包括风险—收益分析和可接受风险分析等,主要用来解决是否对风险采取行动以及风险阈值确定的问题。风险—风险权衡则主要是对风险规制可能产生的派生风险进行进一步的比较权衡,以确定应当优先考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消费观念提出至今,我国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法律法规来规范消费者的行为.然而,作为分散决策的行为主体,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考虑的往往是在消费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追求消费行为成本最小化;在消费成本(付费)一定的情况下,追求消费收益最大化.可持续消费有可能增加他们的消费成本,而收益却难以即时和完全地获得.所以,消费者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并没有可持续消费的持久意愿.因而,政府必须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来推进可持续消费这一社会理性,并使之成为消费者的个人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1.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会计理论.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主要采用的是以收入费用观来确认和计量企业的收益.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传统收入费用观下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受到质疑.在适度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条件下,全面收益观的提出,使会计收益计量模式的重心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2006年2月我国企业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很多地方也引入了资产负债观理念.对这两种收益计量模式作简单的比较,揭示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的趋势,并分析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及其他分析工具,以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探讨新疆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实证分析表明:新疆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及单向的因果关系;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呈较大且持续的正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随着时间的持续,居民消费的贡献将逐步赶上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从长期看,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力最大。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较小。因此。若要使其经济得到长远发展,必须采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提高居民收入以获得更多消费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建立固定资产会计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固定资产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中存在计量标准不一致、入账价值不统一、价值补偿不合理、减值准备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等问题。为此需要建立固定资产会计。本文提出了构建固定资产会计的前提是将固定资产计量基础由历史成本改为当期市价,指出了构建固定资产会计的目的、固定资产会计应设置的账户,说明了在固定资产会计在固定资产取得、增值、折旧、处置、减值等各种情况的会计处理,还就固定资产会计信息的披露方法与所得税法的衔接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4.
论述最小费用法均衡原理,建立了五种情形的最小费用均衡分析模型。提出把相关收入看作既定的最高收入与相关费用代数和的方法,使最小费用均衡模型更具广泛适用性。通过分析各种应用场合两类相关费用的变化规律及其联系,论证固定资产更新周期和修理周期、各类资产持有量、企事业部门人员和各工种人员定编、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企业各类把关程度,以及社会公共物品供给量等等决策变量,在一定条件下都适用最小费用均衡分析模型确定最佳取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东部地区最终消费、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收支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和最优化理论对东部地区经济平稳增长路径下的财政收支进行了经验研究。通过MATLAB计算可知,要实现东部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03930亿元、108800亿元和272360亿元,最优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规模为22247亿元和29030亿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1—199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建立两者相关关系的回归模型,并且具体分析了国有固定资产投资、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1991—2013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增收效应存在显著地域差异,西部最高,东部最低,因此在政策选择上应该逐步建立以财政金融为引导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的扩大都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Granger原因;另外,VAR脉冲累积效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表明,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一体化,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分期收款销售等业务中涉及未确认融资费用(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问题时必须使用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是解决实际利率法摊销问题。在会计核算中要想正确处理实际利率法摊销问题,关键是把摊余成本的计算及账务处理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两税法是唐代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适应当时土地集中、商品经济发展的赋役制度。两税法的总原则是“量出制入”,其主要特点是以资产定税。这一制度否定了“以丁身为本”的赋役制度,征税标准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资产,对唐朝后期的政治以及唐以后历代税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发展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