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生命之树常青是值得认真思考的研究命题。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青年"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化"青年的统一,其精神实质就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的青春活力,让广大青年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共同要求和重要保证。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要以深入实施"青马工程"为着力点,培养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信仰是对既定政治形态的价值认同,是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关系着我国未来的政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还不十分理想,因此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对于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现实角度出发剖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如何改进政治信仰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对今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大量史实中精选资料,简要地分类、论述了五四时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不是直线地接近马克思主义,而是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是在摆脱无政府主义影响后,才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同时,从历史的、认识上的、社会的角度、客观而科学地分析了产生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厚望八十年代的青年学生能从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的进步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一个经历了理想目标、改造手段、依靠力量的多重转换的复杂过程。如果以摆脱民初中国政治社会的困境而作的救国选择为线索,五四进步知识分子完成由一般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这样一种大致相同的思想发展轨迹:选择对青年群体进行文化改造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选择依靠平和的民众运动推动社会改造实现社会主义;选择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5.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与农民大众相结合,建设新农村"是我国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的一贯思想。百年来,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经历了"五四"先驱者、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派、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5个时期。不同的历史时期寄予青年知识分子各不相同的历史使命,而新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扛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摘要]塑造当代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本文以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为个案,从政治信仰认知、政治信仰认同心理、政治信仰认同行为三方面进行调研,针对发现的目前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不明确、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参与主动性不强烈等问题,指出应当在政治认同视野下,从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逻辑演进、发掘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现实实践性、激发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内在需求等三个方面增强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省十所高校"90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国家政府形象认可度越高、对社会热点问题越关注、对党员在热点问题中的表现越认可、对经济转型和社会风气因素负面认知越低、个人想法受周边因素影响越大、感知校园文化越积极,总体政治信仰得分就越高。"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各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青年师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当前,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危机,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重庆市开展的大学生"六个一工程"活动,分析了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党对高校青年师生信仰吸引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深入挖掘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会发现五四青年身上有明显的斗争精神,他们敢于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作斗争,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五四青年的斗争精神对后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曾在历史中闪耀光芒的五四青年斗争精神,如今仍有其深刻的当代价值,传承五四青年斗争精神是时代的呼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党引领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之前的繁荣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纵深发展四个阶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与时代同进步,与青年同发展,积累了坚持党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全面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坚持以全面发展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中心思想、坚持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与时俱进、坚持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虚功实做、实功细作等基本的实践经验。深刻分析这些宝贵经验背后的历史逻辑,对于开创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百年历史,是我们党不断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风险的历史。从理论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信仰建设思想是百年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理论来源;从历史维度看,党的政治信仰建设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全过程;从实践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信仰建设的未来展望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逻辑起点。从理论、历史与实践三个维度,审视党的百年政治信仰建设实践,有利于推进党的政治信仰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以来,李达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奋斗了近半个世纪。在此期间,他正确、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创造性地发展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我国学者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五四精神是在五四运动过程中淬炼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内在核心,力求进步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内容,科学民主是五四精神的鲜明特征,敢于破旧立新、勇于创新是五四精神的价值追求.弘扬和培育五四精神,有利于激发青年的爱国主义热情,有利于培育青年的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批判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深层底蕴。五四批判精神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保守、专制的一面,引发国民救国图强的思考,确立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青年应继承五四批判精神,以诚挚的家国情怀勇担历史重任,以敢于质疑的态度练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同时,也要以反思的态度超越五四批判精神,认清五四批判精神中形而上学的一面,在批判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同时确立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杨贤江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杨贤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教育的基本问题作了深刻而富有创见的阐述,为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和理论建树。杨贤江的教育理论不仅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战斗作用,而且迄今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杨贤江在建立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先驱者的功绩应予高度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6.
《星期评论》是五四时期重要的进步刊物之一,它以研究和介绍社会主义特别是世界和中国的劳工运动而在当时的知识界、思想界获得盛名。该刊所发表的大量文章,积极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客观报道国内外工人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状况,并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等问题有所讨论。因此,应对《星期评论》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表现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予以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方法论是马、恩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教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也是经济学专业系统学习的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教学,要求教材中要体现方法论,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备"方法"、讲"方法"、用"方法"、考"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一般教育的特质在于,它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贯穿着政治教化,在这种政治教化中意识形态具有重要地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特定意识形式其本质是"属性"而不是"实体"。意识形态具有科学、价值、特定政治信仰三个维度。科学维度的意识形态有虚假与否问题;价值维度的意识形态有正当与否问题;政治信仰维度的意识形态有欺骗与否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识形态政治教化功能的转变,要求我们全面准确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要透过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的外部表面挖掘其具有政治教化功能的部分,由过去的偏重于对意识形态的"科学"认知向价值判断转变;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意识形态政治教化功能的提升,则要求把意识形态从一般的文化价值诉求,提升到特定的政治信仰诉求上来。  相似文献   

19.
苏雪林是处于五四新时代却具有浓厚封建传统的青年知识女性,其创作展现了所谓"历史中间物"面临的困惑和抉择。追求自由进步的同时,无法摆脱传统的重负,痛定思痛之后仍回归传统,阐释了早期女性觉醒的艰难。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历史实践的过程,也是理论研究的过程.五四运动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做一综述和归纳,可以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提供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