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傣族共有五十多万人,较大的聚居区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两个自治县,共计三十余万人,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景东、景谷等县。解放前,傣族虽处于封建社会阶段,但由于各地的具体历史条件不尽相同,在社会发展上是不平衡的。总的说来,边疆地区傣族以封建领主经济为主,内地区傣族则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而在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之下,两类地区又都具有半殖民地的性质。本文将以西双版纳为重点,阐述边疆地区傣族的封建领主大土地所有制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云南与一些同志谈到这几年民族地区发展变化时,都深有感触地说,少数民族中某些陈规陋习和旧观念,仍然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民族的进步和兴旺发达。对此,我们不妨做一点历史的分析。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从原始公社制解休向封建地主经济的过渡,经历了漫长而又十分缓慢的发展过程,同时,每个社会发展阶段又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以景颇族为例,其奴隶制尚未充分发展时就开始了向封建制的过渡。一些地区受周围汉族和傣族封建制的影响,在未形成领主经济时,就开始向地主经济发展了。这种夹生饭式的演变,使景颇族社会比较多地保留了其历史各个发展阶段的陈迹,残存着多种落后因素。更不必说那些直至解放时还保留许多原始社会残余的民族了。五十年代,党对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保留原始社  相似文献   

3.
胡绍华 《民族研究》2006,(4):103-104
农村公社是原始社会解体时期形成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以村社土地公有和生活资料个人所有的二重性为特征的社会组织形态。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些民族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社会形态,在这些地区,村社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傣族村社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的出版,为研究村社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该书的第一个特点是提出了傣族文化的概念———“村社文化”。这一结论是作者经过长期钻研和实地调查的必然结果。作者以傣族封建领主制社会是建立在农村公社基础之上的理论为出发点,进而延伸至研究…  相似文献   

4.
阿佤山的人文地理范畴,除了西盟,还有沧源(全县山区面积占99.2%)。这两个佤族聚居的地方,都地处中缅边境,在上个世纪中期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至今仍是国家级的贫困县。1964年成立的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面和西南面与缅甸相邻,边境线长147公里,有一个国家级的二类口岸。全县16.7万人口中,佤族、傣族、拉祜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占93%;其中佤族13.6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38%。截止去年底,沧源的财政收入只有26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6元,人均口粮343公斤,还有10万贫困人口,在全省73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综合经济实力排…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我国民族工作者对部分少数民族、重点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开展了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社会调查,以了解和认识各民族的政治状况、社会组织、所有制结构、经济发展及风俗习惯等等。本文通过西南民族学院当时参加民族工作调查组的工作人员深入西盟阿佤山大马撒佤寨开展调查,所拍摄的照片展示,再现当时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西盟阿佤山佤族的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解放前各民族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为我们研究各种社会发展形态,提供了极其丰富生动的材料。早在六十年代,马曜、缪鸾和同志就从事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社会和中原地区周代历史的对比研究,用力甚勤,成绩显著。1963年发表了《从西双版纳看西周》一文。1978年的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会上,  相似文献   

7.
杨文安 《民族学刊》2014,5(2):43-45,119
傣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历史上南传佛教与封建领主统治、村社统治和社会等级制度紧密结合,长期维持着傣族社会的稳定,并对基督教的传播产生了强大的抵制作用。过去虽然有少部分傣族民众由于各种原因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但没有对傣族社会和传统文化造成大的影响。近年来,部分傣族改信基督教现象再次出现,并有增长态势。对此,首先应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必然性、长期性和社会性,其次,应围绕焦点问题和突出矛盾,采用政府引导下的民间协调方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佤族文化与傣族文化之间产生互动和对话由来已久,并且在某些区域内广泛而深刻地互相渗透着,形成两种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西部地区的佤族文化就是这种和谐共生的典型,既是具有傣族文化特点的佤族文化,同时又是具有佤族传统文化特点的傣族文化。佤族寨桩就是这种辩证和谐文化形态的典型标志,其名称、内涵及功能都暗含了民族文化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在已发表的研究傣族古代社会历史的论著中,都一致认为古代傣族是经过奴隶制发展阶段,出现过奴隶社会的。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傣族社会在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出现家长奴隶制以后,由于本身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没有发展到奴隶占有制阶段,形成奴隶占有制社会,就向封建社会过渡了。  相似文献   

10.
一 解放前,云南傣族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包括领主制和地主制两个阶段,但由于各地区的具体历史条件不同,这两个阶段的发展程度在各地显得很不平衡。大体说来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西双版纳和德宏的陇川、瑞丽等县以及耿马、孟连的大部份地区,领主制还比较完整,其中西双版纳最有代表性,在这类地区,领主的大土地所有制构成其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民族地区生活、工作40多年,凝出深深的少数民族情结。每到一地总要随乡问俗,到了云南孟连傣族佤族自治县岂能例外。刀县长向我介绍孟连傣族的历史时,说这里的傣族先民是从勐卯(今瑞丽)迁徙来的,据史料记载,南宋末年的宝元年(公元1252年),麓川王国(都城在今瑞丽县境)内部弟兄争权。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攻云南,烽烟四起,民不聊生,为避免战祸,罕帕法王子率领亲信大臣兵将和一批民众出走,先到勐板(今潞西市的一部分、缅境一部分),后又顺澜沧江而下,经阿佤山到达孟连。这里的气候、土壤、植物等自然生态环境与勐卯差不多,就定居下来,取名孟连,意…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以当时的中国科学院为主加上一些高等院校和有关单位的科学工作者开展了对西藏社会历史的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西藏和平解放前,其社会发展尚处于封建农奴社会的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当时着重调查了西藏腹心地区领主庄园制经济。因此,保留至今的大部分调查材料和有关社会经济制度的文章,大多是关于领主庄园制的。西藏庄园是封建农奴制度的一种典型,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庄园比较,又有许多共同之处,研究它  相似文献   

13.
我们佤族分布在中国与邻邦缅甸交界线一带,是一个跨境的民族,境内共有人口35万多.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少量分布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们通常把佤族比较集中的西盟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及邻近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称为阿佤山.佤族人民在秦汉时期不是生活在这一带地区,而是生活在云南中部一带.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明珠"的滇池曾是佤族最早活动的历史舞台之一.今天的阿佤山区是佤族人民经过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50华诞。50年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曾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社会和封建地主制社会并存的云南民族地区,经过各族人民的拼搏奋斗,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大跨越,迈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62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589.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77元增加到1998年的1164元。回顾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云南民族工作,我们可以自豪…  相似文献   

15.
一、封建领主占有土地的情况西藏社会现在尚保存着一种世界上最黑暗、反动、残酷的封建农奴制度,它吮干了西藏劳动人民的血汗,阻碍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西藏所有的土地都掌握在地方政府、贵族、寺院三大封建领主手中。他们三者共同构成西藏的农奴主阶级。原西藏地方政府对所有土地享有最高的权利,它可将土地分封或租佃给贵族、寺院,又可因某种原因而没收他们的士地。地方政府并规定,任何一块土地(包括山、水、草地、森林等),都须向地方政府支差或交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在民主改革以前,不仅保存着比较完整的封建领主经济,并且还保留着农村公社的外壳和一些反映古代奴隶制的痕迹。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对  相似文献   

17.
到过阿佤山区的人都说:阿佤山变了。那么,它变得怎么样呢?我乘车一离开昆明,就恨不得一下子来到它的身边,来一个“百闻不如一见”。阿佤山在怒江、澜沧江两江夹持的怒山山脉南段,是我国佤族聚居区。解放前,它像居住在这里的苦难深重的佤族一样,是一个遍体鳞伤的地方。那时,一棵棵刀耕火种残留下的黑树桩伴着剽牛祭鬼的佤族在西风  相似文献   

18.
清乾隆朝曾两次对四川西北藏区用兵,此即著名的“杂谷事件”与“大小金川事件”。事后推行改土归流或改土设屯,在一些原土司区设置土屯,委土屯守备等进行管理,称土屯制。迄至解放前夕,在理县及大小金川地区尚有11个土屯。清初在土屯区仍保持封建领主制度,土地名义归朝廷所有,而由土屯守备代管并分与屯民耕种,不能进行买卖。解放以来,众多调查报告与著述均认为这一土地制度一直延续至1913年或1935年左右。近期在理县甘堡乡发现的两份以汉文书写的田契纠正了上述看法。从二田契可看出,在乾隆十七年改土设屯以后的30年间,土屯区已有土地买卖行为。这表明当地的封建领主制已走向崩溃,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经济的发展与相邻地区封建地主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何平 《世界民族》2001,(5):45-53
佤族是一个以阿佤山为中心 ,主要分布于中国和缅甸两国交界的边境地区的跨国境民族。跨国境民族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由于战争、自然灾害、民族压迫或人口压力等因素 ,导致某一民族的一部分由原先居住的国家向邻国迁徙 ,从而形成跨国境分布的格局 ,即形成了所谓的跨国境民族 ;另一种情况是 ,某一民族原来就居住在某国的边境地区 ,并没有明显的、大范围的迁徙 ,但由于边界的变动 ,从而成了分布在两个国家的跨国境民族。今天分布于中缅两国边境地区的佤族的情形就属于后一种情况。而且 ,佤族的跨国境分布格局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历…  相似文献   

20.
关于明代西北民族地区土地所有制的结构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西北民族地区土地所有制结构,是以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多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同时并存和发展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认为此时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具有区域性、延续性、复合性、庞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