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市场经济下人口规模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讨论了市场经济下,人口规模对市场需求的影响。认为受人口规模左右的消费群体规模,会通过市场供应弹性不同程度地影响市场需求。这种影响和由投资、生产所决定的消费品供应弹性的大小成反比。市场供应弹性的作用和中国庞大消费群体规模,要求我们对某些生活必须消费品进行合理市场计划。提出供应弹性在人口与消费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是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继续,是对原有研究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口学刊》2019,(5):35-44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中心地带,经济总量大且人口密集,研究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对促进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基于1995-2015年我国中原经济区的人口与经济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时空演变以及空间关联结构。研究发现:从人口与经济增长协调性来看,人口-经济增长弹性系数为0.05,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从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时空演变看,中原经济区人口高度集中区域范围缩小,经济发展进一步向核心区域极化,呈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人口与经济集聚关系多为协调型和超前型,主要位于中原经济区的中部和北部,其人口、经济集聚能力较强。滞后型地市数量逐渐增多,经济集聚滞后于人口集聚。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联结构看,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趋势不强,关联性有所减弱,大部分城市分布在一、三象限,呈现出高-高(H-H)分布和低-低(L-L)分布,区域内人口与经济发展差异大,不利于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按产业部门划分的在业人口所形成的比例关系,如人口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各次产业内部的结构等。人口产业结构主要由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决定,但它又对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有反作用。研究人口产业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与世界人口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相对比,对我国近期的人口产业结构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口结构对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文选择劳动人口所占比重、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男女性别比例、文盲及半文盲比重与人均GDP作为研究指标,基于陕西省1989-2008年相关数据,对陕西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VEC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文盲及半文盲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城镇人口比重和男女比例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除开劳动人口所占比重外,其余三个指标对经济增长影响存在不同的滞后期.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陕西省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人口压力的地域差异及其特征分析○林成策︵山东教育学院人口教育系济南240013︶人口压力主要是指人口数量对当地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荷。它是人口、生态、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人口压力对于协调人口与生态、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胡伟华 《西北人口》2011,(6):79-83,88
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复杂的,内蒙古是民族自治地方,人口有其独特性,运用OLS模型实证分析各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上升及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对1990年以来的内蒙古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作用;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少数民族人口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负相关作用;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性别比及平均受教育年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就人口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以及建立人口经济理论这门学科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谈些浅见。 (一)什么是人口经济和人口经济理论 人口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随着人口增长,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明显地摆在人们面前。我们在深入研究经济时常常感到不能回避人口的影响;同样我们在研究人口时也总离不开经济在里面起的决定作用。因此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日益成为人口学和经济学都必须十分注意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 人口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经典作家以及现代诸多学者对此都有过很多论述。一般地讲,人们多肯定经济对人口的决定作用,人口对经济的反作用是怎样的,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究竟如何,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9.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新修订了研究生专业目录,新增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经济学界对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深刻思考所得出的结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性质可概括为三点:综合性,理论性,以研究解决经济问题为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将成为21世纪经济学领域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人口死亡率研究一直是人口学家的传统的研究问题之一,经济与死亡率关系的研究更是人口死亡率研究中一个普遍关心的“热点”。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人口死亡率的现状及下降的程度,促使更多的西方人口学者投入到经济与人口死亡率的研究行列,形成了一个研究经济条件与人口死亡率下降关系的高潮。然而,有关经济与人口死亡率关系研究在我国人口学界尚不多见,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比较少。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的资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对经济和人口死亡率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人口与经济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人口增长与经济技术发展过程中“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社会效益”共同作用的结果。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摆正人口发展与经济技术进步在人类发展系统中的地位,确定人口与经济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本的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通屏 《人口研究》2002,26(6):63-68
本文以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视角 ,解析战后 5 0多年来日本经济增长的演变。通过两者的相关分析发现 ,1 95 6~ 1 973年期间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是一种抵消作用 ,1 990年以后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是一种刺激作用。以 1 95 6~ 2 0 0 0年为考察期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积极的。研究还发现 ,两者的相关程度随考察期的延长而提高 ,短期低而长期高。人口增长尽管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但对低生育率的日本来讲 ,要扩大内需 ,刺激经济增长 ,必须容忍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已为人们所普遍关注。但是,对于这一复杂的有机体,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人口数量、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这只是二者关系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内容。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也是人口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探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妇女生育率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人类对于人口问题的关注,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于对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关心。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之多、争论之烈,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从古典西方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许多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但最早对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是人们熟知的马尔萨斯的人口经济模型。因此,本文拟从马尔萨斯时期开始,介绍国外不同时期各流派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的观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考察的只是宏观的人口与经济关系,而没有具体探讨诸如出生、死亡、迁移  相似文献   

15.
人口移动不仅会带来人口再分布,而且对整个人口构成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人口移动对源出地和流入地的影响各不一样,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也大不相同。研究人口迁移流动是研究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指针。 北京、天津两座特大城市座落在古老的河北大地上,在历史上多与河北省同一辖治,其人际联系至为密切。建国后,京、津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口成倍增长。具体地剖析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间人口移动的关系,对研究我国人口移动以及人口城镇化,当前我国人口移动形态特点和趋向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增长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都偏重于强调二者间相互影响的外部联系,而对于二者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环节和强度都很少涉及。本文试图循着一个新的构思,对中国40年来人口——经济增长的过程进行考察,以求在比较深刻和广泛的意义上剖析和刻画中国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过去,对于人口的研究,无论从历史人口学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经济历史学的角度,人们在人口、社会与经济各项变量之间的关系早有一定的见解。这里笔者打算就历史文献中经常用以表述这些关系的若干方法进行简要说明,并对工业化前西欧人口、社会与经济关系加以探讨.首先,要强调的就是出生率、结婚率和死亡率。这三个人口变量彼此之间有着复杂而又系统的联系。其次,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人口结构特点可以充分地反映当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胡伟略先生近著《人口社会学》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学文库学术专著之一 ,已经与读者见面。在社会学的旗帜下 ,人口社会学是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 ,它与社会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人口学深化的结果。人口社会学通过对人口行为的社会分析 ,探究人口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社会分析要比社会学分析广泛 ,可以而且应当包括经济分析。人口社会行为多种多样 ,但为了生存和满足的经济行为总是基本的 ,离开经济分析的社会学或人口社会学都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胡伟略先生专门从事人口经济学研究多年 ,深谙人口和经济互相作用的辩证关系 ,…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口对环境作用机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口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系,也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还有很多的概念和理解误区。本文从一些基本概念出发,对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和影响的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口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人口的动态变化中,而这种变化的后果将通过社会经济的中间媒介对环境表现为两个基本作用———倍乘作用和激发作用,最后给出了作者关于人口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框架。  相似文献   

20.
影响人口生育率的因素是多方面、错综复杂的。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医疗卫生状况、人们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人口政策等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对生育率的变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人口学界越来越关注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对降低生育率的作用。但是,在影响生育率的诸因素中,文化因素的作用与地位到底怎样,人们并不是很明确的。例如“浙江生育率变动的分析”(见《人口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理论研究所编)一文指出:文化教育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经济是影响生育率的决定性因素、人口政策是影响生育率的关键因素。然而,各个因素对降低我国当前生育水平的净作用大小如何、文化因素在所有影响生育率变动的因素中又占据怎样的地位,该文的分析是不清楚的,缺乏进一步深入的定量分析。本文利用我国第三次、第四次人口普查、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和历年统计年鉴资料对文化因素与生育率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