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健康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在协整理论框架下对中国健康水平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过去的50多年里,健康水平的改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副产品,更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不能代替健康水平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教育与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的,共同作用于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消费与人口、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环境负荷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理论,实证研究我国能源消费和人口、经济、技术三大人文因素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再利用误差修正模型来拟合能源消费与它们之间的短期调整过程,测算出在短期它们各自对能源消费的贡献份额,并从生产节能、生活节能以及控制人口增长三个方面提出节能降耗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对人口起着决定的作用;人口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口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只有适当的人口规模,既可保证物质生产发展对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的需要,又能保证物质的成果给人类以最美好的生活享用,这样,才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世界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除了个别地区和国家在某段时间,由于特殊的原因,导致人口的增长超过食物(主要指粮食)的增长之外,在世界范围,经济、农业和食物的增长速度,都是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在不断地得到改善,这是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应用于物资生活的必然结果。所以,总的来看,人类食物的数  相似文献   

4.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人口学者和一些政府的有关部门十分关心和注意研究的一个课题。1977年6月联合国在开罗召开了一个人口与发展问题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联合国世界人口会的秘书长、联合国人口司司长、人口活动基金副执行主任以及许多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共计几十人。会上就人口与经济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写出了报告。在亚太地区的人口会上,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1980年10月份召开的亚  相似文献   

5.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是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这一问题的表现、性质和解决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主要人口(劳动者)不是被并入工具之内,就是被依附在土地之上或从属于资本,成为被这些东西统治的对象。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恢复了人自身的主动地位,从而才有可能自觉地、正确地处理和解决人口与经济的内在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劳动力要素供给、增加储蓄、带动公共投资等方面,说明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从高效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化劳动力配置制度,以及加大劳动力质量投资等方面说明如何最大化吸收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7.
中国各地区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各省级行政区1989~2005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和经济统计数据,文章研究了各地区人口转变对各地区储蓄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储蓄率和少儿抚养比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和老年抚养比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基于2000年各地区人口预期寿命和储蓄率的分析,证实了生命周期假说预言的储蓄率和人口预期寿命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使得劳动负担逐渐下降,这对于储蓄水平的上升和劳动力投入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劳动负担比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劳动负担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将提高1.06个百分点,在过去的30年里劳动负担降低累计带来的经济增长占总增长的27.23%。通过计量检验证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促进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是存在的。由此我们推断,由于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向人口老龄化,劳动负担逐步上升,这将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造成制约。利用未来10~20年时间较轻的劳动负担的机遇期,我们应当建立良好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以及制定积极的人口政策,调整当前生育政策、适时执行宏观经济政策(劳动就业政策)来应对已发生的、正在进行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经济继续保持强有力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 ,分析 1985年至 2 0 0 1年期间内蒙古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 ,使我们了解近年来内蒙古就业增长的基本状况 ,为今后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衡涛  梁轩  胡碧玉 《西北人口》2005,(6):27-29,33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不同步现象,本文运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对四川省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试从中国西部一个人口大省的角度,找出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出现悖论的问题本质。  相似文献   

11.
王秀银、孙树琛二同志所著的《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荣成市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研究》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对计划生育三为主方针的发源地——荣成市的计划生育工作的途径、成就与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作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引起读者注意的是,此书并非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从一个新的角度,结合理论与实践分析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雄辩地说明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以诱导性措施为主、约束性措施为辅的计划生育机制,实现人口转变,达到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当时的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是不断增加的。到20世纪初,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开始加速,并在60年代达到高峰。自从1950年以来,世界上85%的新增人口都产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预测的中位方案,一个世纪以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比重将由现在的76%上升到88%。  相似文献   

13.
人口增长的数量表现是比较明确的,用每年新生人口数减去每年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即得每年净增人数,用这个净增人数比人口基数,即得人口增长率。在这里,我们试图分析人口应该怎样增长,才能与整个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经济增长的数量表现却比较复杂,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数量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某一程度,人均国民收入达到某一程度等等。如果把经济增长同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类对于人口问题的关注,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于对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关心。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之多、争论之烈,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从古典西方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许多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但最早对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是人们熟知的马尔萨斯的人口经济模型。因此,本文拟从马尔萨斯时期开始,介绍国外不同时期各流派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的观点。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考察的只是宏观的人口与经济关系,而没有具体探讨诸如出生、死亡、迁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因子综合得分对人口素质和经济系统进行协调分析,得出结论2000年与1990年相比,经济系统对人口素质的协调程度下降,人口素质对经济系统的协调程度稍有改善,人口素质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口素质提高的速度慢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人口素质有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人口红利与日本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红利"在经济增长重要战略机遇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日本快速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的"人口红利"逐渐式微并向少子老龄化社会迈进,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的结束,居民储蓄、老年人再就业、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或将推动"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出现。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其经济增长模式和人口转变模式与作为经济大国的日本都呈现出相似的情形,对日本的研究可以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应充分利用当前的"人口红利"并促使"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实现,延长人口红利作用期以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与经济增长稳定关系的实证分析(1953-20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增加推动了经济增长,人口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关系;改革开放后,大部分地区的人口逐渐趋向于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个外生变量。在1953-2000年间,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以西藏为代表)的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正的效应。总体来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人口与经济增长一般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人口与经济增长可能不存在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层级理论阐述了人类社会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历史演进及其未来发展;用实证分析证明了层级理论对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指出了中国未来人口与环境关系演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李鹏 《西北人口》2010,31(6):42-48
文章在内生经济理论的框架下推导了在一定条件下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规模负相关的结论,同时基于1954年至2007年的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规模负相关。文章的动态面板协整检验表明,我国人口规模每增加一亿,人口增长率将减少2.13‰,我国人口规模将会达到15.4亿的峰值,然后人口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最后文章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表明,人口规模的变化是人口增长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本身具有动态性,与消费的关系也随之变化。文章基于1987-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乡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消费率与少儿抚养比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少儿抚养比越低,城、乡居民消费率越低,但少儿抚养比的降低对城、乡居民消费率边际变化的影响差异不大;现阶段整体来看老年抚养比对城、乡居民消费率的作用并不显著;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具有时期效应,与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之前相比,我国城、乡老年抚养比相对于少儿抚养比对消费变化的影响更大;此外,少儿抚养比通过家庭收入增长率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偏效应,老年抚养比则通过家庭收入增长率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偏效应,这说明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城、乡居民分别在子女照料、老人赡养等方面作出了消费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