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经历急剧社会转型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当代中国,在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社会心态形成过程中的社会心理汇聚效应、从众效应和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为此,需通过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的建设和主流意识形态外在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改善,来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社会创新国内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创新是国内外行政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关注的前沿问题。在国外社会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和国内社会转型发展的推动下,社会创新正在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并从社会创新的概念、特征与类型,社会创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中国社会创新的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也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创新实践。但国内社会创新研究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更加深入而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态折射和展示的是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在我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推进过程中,社会心态出现失衡,并已成为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实现社会公正、加快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构建社会公众诉求机制,是当前治理社会心态失衡,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同时带来了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碰撞中,吸纳其他意识形态中有益、合理的成分,从而发展壮大自己。同时,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的冲击,我们要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实践指导作用,敢于迎击。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之根本所在,社会思想动态才能不断获得正能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才能在社会思潮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中彰显自身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领域赢得最广大人民根本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研究,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课题,也是学术界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学界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基本理论方面主要强调对话语、话语权的概念界定和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阐释的研究。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研究的热点聚焦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弱化的原因和表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优势、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路径及方法等方面。围绕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学界虽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研究核心概念时模棱两可、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研究趋势分析较少、研究方法的实证性和比较性薄弱等。  相似文献   

6.
社会心态是作为社会成员对自身及当今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应与折射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更是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通过对当前社会心态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的探讨,我们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问题的原因探析,给出了用道德教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三个渠道进行理性、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语:社会心态一般是指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情绪基调和感受,并在深层次上影响着社会共识、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社会心态成为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中国学术界广泛重视,也成为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8.
伏云珍 《国际公关》2023,(20):158-160
本文旨在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方法,并探讨其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的结合,本研究发现,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需要关注个体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塑造、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积极社会心态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高和扩展。新时代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不够、理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自我约束不严和集体观念不浓等问题,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需改进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落实机制,统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育人资源并促进各方面全方位联动,打通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时空思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论题展开:马克思主义时空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时间思想与社会空间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时空思想的视阈拓展。马克思主义时空思想研究呈现多维化趋势,从对自然时空批判走向自然与社会时空相统一、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走向文本研究与社会历史相统一、客观性研究与人的价值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时空研究的综合性、交叉性与学术话语权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而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心态危机显化,并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抵触消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态问题亦不容乐观。如何科学地把握和调适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培育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已成为高校、社会和家庭共同重视、亟待求解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心态是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并内化在每一个人身上的精神状态。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以及主体自身的因素等,都对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变化具有不尽相同的影响和作用。对之加以系统探讨,有助于化解各种不良社会心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健康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发生前,日本在东北的蓄意侵略早已为民众所反感,并在危机中萌发了“忧患意识”。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事入侵东北以及随后东北三省的沦陷,使民众的社会心理逐渐发生演变。沦陷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理主要呈现出三种表现形态:抗日心态;麻木不仁心态;奴化心态。  相似文献   

14.
鲍德里亚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被誉为"后现代主义的牧师",其符号消费思想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对鲍德里亚的研究尚不到20年,国内的鲍德里亚思想研究仍处在不成熟阶段,学者们达成了诸多共识,亦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国内鲍德里亚作品的译介和研究概况、鲍德里亚思想的定位和源头判定、思想演变阶段划分及对其思想的评价角度四个方面来梳理近年来国内的鲍德里亚消费思想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利益交织,矛盾突出,对立情绪漫延,一些突发事件,给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时造成政府公信力的降低。例如火车站砍人、公交车燃烧、孩子被摔、城管打人等等事件,当事人以极端暴力的方式不惜危害社会公共安全来宣泄个人内心的不满,让整个社会充满戾气,使公共安全和个人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6.
农民政治社会心态的变化反映时代格局的变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融入世界市场步伐的加快,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我国农民的政治社会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海南省Z市农民政治社会心态的调研来了解我国农民政治社会心态的现状,以我国农民政治社会心态的现状为基点,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民的政治社会心态的产生原因,从多角度来探讨农民政治社会心态的合理引导方式,使农民政治社会心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迁,从而实现农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会心态何以可能这一论题包括网络社会心态存在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和价值何以可能三个方面。其中,网络社会心态的存在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前提;认识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核心;价值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目的。分析表明,网络社会心态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可对其加以认识;它对网络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目前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与特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挑战、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和方法等方面,梳理和评价近五年我国学术界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研究,指出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底线伦理不断受到冲击。梳理近年来底线伦理的研究成果,指出底线伦理在概念、特征、内容、建构以及底线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德育教育、和谐社会、全球伦理关系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异同,提出今后国内底线伦理研究应避免虚无化、极端化、狭隘化、唯底线伦理的错误倾向,加强基本问题研究,深化对马克思经典作家伦理思想的研究,拓宽底线伦理研究的论域,为应对和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伦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三峡移民心态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国内20多篇关于三峡移民心态论文的研究,发现10多年来学者主要研究了移民心态的表现、影响因素、对三峡移民工程的影响及其对策等几个主要问题。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缺陷。为此,从建立移民心态长效研究机制,加强移民心态的多方互动研究,增强区域合作、学科领域合作研究等新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