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6)
人间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品性、一种宗教理趣,反映着佛陀之创教本怀,更是汉传佛教之本质特征.祖师禅之标帜慧能揭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打通了人性与佛性、世间与出世间、世俗与神圣、生活与解脱之界隔,开出中土佛教人生化、人间化、生活化的活水源头,树立了后世人间佛教的千年道统.但因了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结构之约制以及其自身一些修行理念之畸重畸轻,导致后世禅宗重智轻悲的种种流弊;20世纪初叶,太虚应运振起,遥接祖师禅真脉,凸显大乘佛教慈悲精神,揭橥“人成即佛成”的人生佛教,将佛法世间化落实为圆成人格及人间净土建设,构筑了人间佛教的现代形态.然而作为禅宗末流重智轻悲流弊之反拨,后来的人间佛教推展又出现重悲轻智极端世俗化的歧变.当今,净慧力倡生活禅,以禅门探究人间佛教的修行法门,标榜以禅的生活化达成禅化的生活,从而将太虚强调的人格建设更深一步地具体化为以禅的智慧化导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在在处处;为针治“重智轻悲”和“重悲轻智”两种流弊,净慧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作为生活禅的根本宗旨,力图实现佛教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完美结合.人间佛教在其嬗变过程中,人间性、现实性和生活化的品质一脉相承,同时在其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又能够与时相谐,契理契机,重释佛法,不断自我调适、自我修正,引出相宜的修行法门,进而不断开出发展之新进境. 相似文献
2.
陈恒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6-18
"禅"文化在古代的东方及现代世界许多地区极为流行,对人们的生活思想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当代社会充满着矛盾,人的生存环境遭到异化,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对生存的思索和构建对生命意义已经十分迫切,作者认为禅宗美学所倡导的众生平等、出世入世、摆脱自执、修平常心等思想对人生艺术化的建构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唐晓萍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本文着重论述嵇康散文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敢于真实地抒写个体情性,勇于表现肯定自我的要求和愿望;二是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长于析理,不论议论、叙事,都注重理性的感悟和阐发。 相似文献
4.
张慧远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5):16-17
惠洪与紫柏真可都因倡导文字禅而闻名于世。惠洪与紫柏真可的文字禅有着较为浓厚的因缘。紫柏真可文字禅思想与惠洪文字禅一脉相承,是对惠洪文字禅的继承与发展,但侧重点并非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高克勤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北宋散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北宋散文的发展几乎是与北宋古文运动同步发展的。欧阳修奠定了北宋古文运动胜利的基础,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并标志了北宋古文运动的胜利完成。北宋散文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散文宝库中璀璨的珍宝。 相似文献
6.
孙希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本文着重从丰子恺一生不同的创作阶段来观照其思想发展和艺术主张。作者的创作大致经历了抗战前、抗战期间、解放后(50—60年代初)和晚年创作几个阶段。他的散文随笔大多撷取身边小事,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艺术上则遵循着“小中见大、弦外余音”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7.
周瑶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34-37,52
前人在探讨宗杲批评默照禅的原因时,多从禅学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宗杲生活的时代背景,因而所得结论相去甚远。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禅学背景,结合临济宗的宗风与大慧宗杲的性格特点,大慧宗杲批评默照禅,除由于禅法不同的因素之外,主要是以积极用世的态度批评默照禅事事莫管的冷漠态度,以求变通佛法切合当时的世情,实现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为物作则之功。 相似文献
8.
蔡镇楚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1):19-23
禅,是中国禅宗的一种思维方法;茶禅,乃是以茶参禅的一种人文境界,一种艺术境界。茶禅联姻,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关于“茶禅一味”的总体研究,应该是中国茶文化研究和佛教文化研究共同关注的重大命题,然而至今尚无甚创见。 相似文献
9.
李迎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126-128
禅诗是随着禅宗在中国的传播兴盛起来的,它携带着禅的信息,具有禅疗和心理保健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禅诗宣扬的四个方面的禅理中:自性即佛、空观世界、无念为宗、随缘任运。仔细体悟禅诗中蕴涵的禅理,可以调整认知结构,改变不合理信念,化解不良心态,疗愈心理痼疾。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名列唐宋八大家之列,其散文除了内容充实,文备众体等特点外,更承载了他内心深处的感触。欧阳修人生起起落落,坎坷多艰,苦楚与孤独往往不期而至。身世悲苦之孤、仕途偃蹇之孤、体弱多病之孤、亲朋零落之孤,他在著书立文时,不可避免地把这些反映到文中,使其文始终透露出孤独寂寞之感。 相似文献
11.
晚明李贽、管志道、罗汝芳等人被程朱学者尤其是<四库全书>的编篡者称为"狂禅",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思想与学说中的禅儒互释.狂禅派人物认为佛禅和儒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佛禅和儒学可以相互阐释,这样就能更容易明了佛禅和儒学的本旨.认识到狂禅思潮中的这种禅儒互释,对于我们更加深入理解狂禅派人物看似矛盾的内心世界,以及狂禅思潮为思想界和文学界带来了的活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庄国瑞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4):99-103
王安石诗歌创作以熙宁罢相为界限,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诗作中有不少充满禅理、禅意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王安石表达了各种复杂情感,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种脱略尘世的心境,文章从三个不同的感悟角度深入考察了王安石晚年禅诗中的超然境界。 相似文献
13.
14.
闫笑非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6):53-57
无论在先秦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韩非都处于集大成的地位。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韩非散文特以其说理议论的风格气势垂范后世,其文格高气盛、立意高远,笔力雄健、谈锋犀利;呜咽凄楚,文章处处寓深沉的身世之悲,满纸血泪,激越沉痛的真情感人肺腑;另外,韩非的散文在语言表达和修辞方法的运用上也十分讲究,而且大量地运用寓言故事、历史传说故事等,文章形式多样,极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4(1)
散文(广义的),作为人类共有的交流思想情感的文字载体,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交际活动和语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因为人们将日常生活的活动、话语用非韵的文字记录下来,加以整理,便成了散文。这远比用“合韵”的文字来记事说理要容易和方便得多。在古希腊,早在公元前12世纪,人们就用碑文的形式来记事,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历史和地形测量的记载。在我国,更早在公元前17世纪的商代,在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上已初见散文的雏型。而希腊最早的“荷马史诗”则诞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初,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编成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因此,从书面语言的角度来说,散文的产生要早于诗歌。 既然散文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因而在对散文这一文学样式的内容和形式的把握上,中外人士既有许多共识,也因民族、地理、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存在一些差异。本文试图从散文的名称、特质、类型、风格诸方面,对中外散文观作一比较,以期明确各自的长短,吸取营养,促进我国散文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王茂建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91-94
丰子恺散文的创作既有一以贯之的主题,又有不同的阶段表现,尤其在抗战期间的散文创作具有较强的时代色彩——控诉了敌寇的滔天罪行,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抗敌决心和对抗战胜利前途的坚定信心,对鼓动抗战、推进抗战文艺向前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建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1):50-51
《孙子兵法》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兵家著作,历来深受中外学术界重视。但从文学角度对《孙子》进行研究的却凤毛麟角。一般的文学通史对诸子散文的关注多集中于儒、道、墨、法、纵横家身上,于《孙子》之文似未见有过论述。然纯粹从文学角度而言,《孙子》在阐述其军事理论时与诸子阐述其政治理论一样,都运用了文学的笔法,将之列入诸子散文艺术之列自属当然。以文学的眼光通览《孙子》十三篇,可以将其形象概括为几句话,即:结构如环如网,语言如歌如诗,句式多用连弩句或鸳鸯句;兼有诸子散文之长,而少诸子散文之弊。 相似文献
19.
刘胜利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简贞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领悟,是一种近似于参禅式的感悟。她把对山水景观的欣赏提升到了对生命的盘诘,体悟到的是禅意浓厚的人生;而把山水景物当作“偈子”来写的散文篇章,则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空灵美感。简贞散文表现出来的对现代生存意识的讽刺和批判,可以看成是对海德格尔“此在即烦”的哲学命题所做的文学性的阐发。在简贞看来,人的生存充满了悲剧色彩,悲剧感成了她生命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