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国民党在1929年6月制定了三民主义文艺政策,但第二年6月,这个党的实权派———蒋陈派又暗中支持发动了长达7年之久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政策和运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而矛盾背后又隐藏着深刻的政治原因: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制定是孙中山思想影响和国民党政治惯性运动的结果,而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动则是国民党实权派政治意志的曲折体现。 相似文献
4.
柔弱不争是胡适自由思想的重要因子。胡适深受老子“弱之胜强,弱之胜刚”的思想影响,并缘此而接受了基督教及当时一些人道主义的不抵抗思想。胡适运用柔弱不争的自由思想观察中日关系,在“二十一条”危机和“九一八”事变前期主张对日示弱,反对与日本作战,要以不争为争。胡适柔弱不争的自由思想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处处示人以柔弱不争,藏起全部锋芒,广交朋友,各式朋友遍天下。胡适形成这种柔弱不争的自由思想,还是特殊的家庭教养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胡乔木中学时代发表<近代文艺观测>,论述近代文艺思潮的起伏.1935年担任文总党团书记,发表了可观的文学评论.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注重运用文艺批评.他注重对优秀作品的发现和弘扬,从20世纪30年代到八九十年代都是如此.他对许多作家作品的肯定,说明他与作家的情谊和对繁荣发展文艺的热诚.胡乔木坚持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对反社会主义的、宣传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作品,不赞同宽容,同时又反对批评的简单、笼统和粗暴.对保守僵化的思想,胡乔木同样进行有力的批评.他尽量从中外文学史的事实出发进行科学分析.他赞成创新,不排斥对现代派技巧的借鉴.胡乔木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又避免将其教条化、神圣化.他指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确切、不全面的提法,并联系发动文革的原因,指出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胡适的思维方式及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适早年生活在血火交迸 ,战争频仍的时代。这一时期 ,文化论争的火药味浓烈 ,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交互论战 ,最后 ,革命的激进主义横行天下。论战的时代 ,促使胡适深入思考 ,逐渐形成他那种独具特色的以互相融通为主要特征的对话性思维方式。他在思考相对的两个事物时 ,总是将它们看作是平等的 ,而反对你死我活的对立和权力等级层次。这种对话性思维方式 ,表现在他对文化、文学、伦理学、哲学等问题的思考中 ,尤其是表现在其中西文化观上 ,他认为 ,中西文化是平等的 ,变化的 ,它们应该有无相生 ,长短相形 ,自由对话。 相似文献
7.
胡适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他不仅是文学革命的首倡者 ,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文学理论观念 ,而且对诗歌、戏剧、小说的创作均作了大胆的尝试和创造性的实践。相比较而言 ,胡适更大的贡献是在文学理论上。他的文学革命理论 ,不仅包括“诗学革命”理论 ,“戏剧革命”理论 ,而且包括“小说革命”理论。他的“小说革命”的理论观念主要表现在 :肯定了小说的文学正宗地位 ;标举写实主义 ,文学面向人生 ;反对团圆主义 ,提倡新的悲剧观念 ;科学地界定了小说文体 ,规则了短篇小说做法。他是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之一。 相似文献
8.
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目前国内对其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前期的《保卫马克思》和《阅读〈资本论〉》上,而忽视了他后期在《自我批评材料》及《来日方长》等著作中对前期思想所进行的一系列反思。本文立足于阿尔都塞的后期著作,重点论述他后期自我反思的三大阶段及其主要内容,以达到完整解读阿尔都塞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胡适是近百年来提倡“文学改良”和推行“白话文学”的第一人。他以西方的进化论思想与实用主义思想为哲学基础,以两方近现代现实主义文学为参照,确立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并以易卜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典范,进行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实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