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征难 《理论界》2009,(11):150-151
简·奥斯丁是18世纪英国最后一位小说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佳作《傲慢与偏见》、《罗斯菲尔德公园》、《爱玛》、《桑觉修道院》等,以及她创造的伊丽莎白、吉英、爱玛、凯瑟琳、芬丽等女性形象将与奥斯丁一样流传百世、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2.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与《面纱》中的凯蒂,她们推崇感官感受,陷入“灵与肉”的心理矛盾中,在经历了自我放纵、毁灭、顿悟之后,形成了个性化的人格。基于两位女主人公的时代背景,究其形象形成原因,凸显新时代女性要有理想、有目标、有人道主义情怀,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追求和谐统一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解读简.奥斯汀和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两位女作家经典代表作品《傲慢与偏见》、《爱玛》和《小妇人》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两位作家在生活时代背景下赋予作品的社会意义与精神追求,阐述这些伟大作品传承至今的重要作用和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安琦 《兰州学刊》2013,(9):222-224
小说《爱玛》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艺术成就最高的、最成熟的完美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女性人物,其中她笔下的主人公爱玛既可爱又带有明显缺点.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把爱玛自负、势利、冷酷无情的缺点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使爱玛在奈特利先生地指引下重新接受教育,从自省中不断反省自己的错误,最终使爱玛成为其作品中塑造得最深刻的一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王亮 《兰州学刊》2010,(Z1):102-103
沈从文指出,丁玲从《包法利夫人》的女主人公(爱玛)那里,学习了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从男作家(福楼拜)那里学习描写女人的方法。说法虽然简单,内容却极为含蓄。从爱玛的无意识到莎菲的有意识转化,丁玲是在用被束缚的女性眼光来避免爱玛的悲剧在自己作品里重现,同时也是对男作家的描写女性形象有了充分认识之后的拒绝与反抗。  相似文献   

6.
从伊丽莎白到爱玛,奥斯丁凭借其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获得了读者的宠爱,而英国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正始于19世纪,始于奥斯丁.奥斯丁以她的道德观和深邃无比的观察力,成为文学评论界唯一能不断与莎士比亚并提的女作家,在她的笔下,女性的爱情与婚姻不再是没有经济自主权下的女性拿来与自由交换的等价物,奥斯丁作为一个女性写作主体,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女性价值的新认识与爱情、社会、性格、道德、命运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假面--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心理阴影的理性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4年,张爱玲将她早期发表的十篇小说结集出版,命名为《传奇》。这本《传奇》囊括了张爱玲对人性,尤其是对女性心理痼疾的仔细观察与理性思考。在《传奇》一书中,张爱玲以女性自身所特有的敏锐和感悟,透过历史、社会和文化诸因素加于女性身上的种种华丽光环,深入到女性精神世界内部,记叙下了她所触摸与理解到的女性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8.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巴斯妇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亚、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简·爱和《谢利》中的谢利,这四位女性形象是英国文学中女性争取妇女主体地位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这四位女性人物所表达出的女性意识,我们可以看出在英国文学中,女性的文化主体地位的发展经历了觉醒、抗争和确立三个阶段。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妇女要摆脱他者的地位,摆脱受压迫的地位,除了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赢得自己在婚姻爱情上的自由外,更应该关注女性本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女性只有作为第一位的、独立自在的人来表现,有着自己的尊严和存在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妇女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确立妇女的文化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薇拉·凯瑟(1873-1947)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也是最著名的一位以描写拓荒生活而见长的女作家。《啊,拓荒者!》中亚历山德拉以其身上含有的二维性格成为凯瑟塑造的第一位令人难以忘怀的高大女性形象,她身上不仅含有女性特有的性格,也蕴含着鲜明的男性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对于王安忆的《长恨歌》,很多评论家和学者都着眼于从女性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着重阐述作品女性意识下潜在的无意识的男权思想,深层次挖掘作品中人物身上所蕴含着的无意识的男权思想。  相似文献   

11.
对于王安忆的《长恨歌》,很多评论家和学者都着眼于从女性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着重阐述作品女性意识下潜在的无意识的男权思想,深层次挖掘作品中人物身上所蕴含着的无意识的男权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大都具有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交融的性格特点,也就是既具有传统儒家文化里中国女性温柔、顺从、忍耐的特性,也具有基督式的牺牲、宽恕和博爱精神,而且这两种性格特点是完全“融合于血液里”、难分彼此的.这一特征在她的《少女小渔》、《扶桑》、《金陵十三钗》几部小说中有非常突出的表现,使得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内涵更为丰富、复杂,也更为动人.严歌苓小说中女性人物身上所表现的单纯、善良及美好人性,对于人们反思当下社会中堕落、阴暗、污浊的人性很有现实参照性;她塑造这些人物所采用的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互补共融的思维方式,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汉卿是我国元代最杰出的戏曲家,他在几十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鲜明独特的艺术形象,其中窦娥就是最成功的一个。与关剧《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望江亭》中的谭记儿等具有喜剧意味的下层女性形象不同,窦娥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在她身上,集中而深刻地体现了自我牺牲精神和至死不屈的斗争性,打上了传统的中原文化和外来草原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的烙印,因而具有文化学上的意义。一纵观窦娥短暂、悲苦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纯洁善良、与世无争、相信命运和坚贞不屈、抗争到底,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完美地结合在她身上,成为…  相似文献   

14.
莫言的《丰乳肥臀》通过对母性的想像分析,力图表现在男权历史中被遮蔽的女性身上的母性光辉以及找回女性失落的自我的悲剧性。进而在小说的深层意蕴上显示了作者对母性文化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15.
清代末期,随着西学东渐的趋势,早期维新派代表在接触西方思想、热切呼唤新文明到来的同时,也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深刻的反思.王韬作为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传统与现代都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在他的小说中折射出来.《淞滨琐话》作为王韬文言小说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体现得更为充分.《淞滨琐话》中女性形象分为进步女性观和保守女性观两个方面,其中进步女性观重点分析那些对爱情和婚姻大胆追求的女子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女子,保守女性观重点分析其传统的婚姻观、子嗣观、贞节观和对妓女的态度.而作为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王韬,却在思想中还保留着顽固的保守女性观印迹.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和紫式部这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女性作家无论是人生经历、创作思想,还是其小说的主题指向和艺术特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对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和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紫姬两个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对人的本质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两位女性作家的共同偏好,并体悟两位作家创作中的女性观、人性观和婚恋观的异同及成因。  相似文献   

17.
当代华裔女作家塑造的母亲形象颇多,也颇为成功。文章结合社会性别理论,通过对比分析汤亭亭《女勇士》中“勇兰”和谭恩美《喜福会》中“琳达”两位母亲形象,探讨母亲形象蕴含的对于女性社会性别重新阐释的特质,解构了传统意义上对两性差异的认识以及美国主流文化对华裔女性的性格刻板印象,建构了融合男性特质的新女性形象以及属于华裔女性独特的社会性别和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J·奥斯丁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在《傲慢与偏见》、《爱玛》这两部小说中,反讽技巧成为 奥斯丁小说中的一个显著特色。不仅运用于人物塑造,还见于个别场面、情节的处理,并融汇在整部作品的构 思之中。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小说《呼唤》被西方文坛誉为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族小说和爱情传奇”。小说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成功刻画了茹贝、伊丽莎白、内尔等各具个性而鲜活逼真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对爱与自由锲而不舍的孜孜追求改变了各自的命运并将她们的生活“塑造成艺术品”。作者这一女性生存美学思想给当下的女性生存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十分关注在男性统治的世界中妇女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将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进食"当作一个象征,诠释了传统社会施加在女性身上的压力。存在主义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的思想和自由的意识。从存在主义角度解析《可以吃的女人》,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玛丽安从自欺状态走向自由状态的发展历程,从而呈现出其作为一位女性回归自我、挑战命运的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