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万历《山西通志》的一些问题薛愈《中国方志大辞典》148页有这样一段话:“山西省部份,有明代万历《山西通志》一种,系明李维桢修纂,该志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脱稿未及时雕印,后由新任山西巡抚祝徽于崇祯二年(1629)作序并梓行。故著录学界对其纂修...  相似文献   

2.
<正>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的“湟中三捷”是明代边疆战斗史上重要的战事,但是《明史》、《甘肃通志》、《西宁府新志》等  相似文献   

3.
《山西通志·社会科学志》评介钟树《山西通志·社会科学志》(以下简称《山西社科志》)于1995年底正式出版。这部志书由着手至正式问世,曾数易其稿,历经十余春秋,最终以第一部社会科学志的资格进入中国方志行列,丰富了我国的方志种类,扩大了社会科学在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1 通志是指一省范围的地方志。它大致可推源于宋代王靖《广东会要》及张田《广西会要》之作(《宋史·艺文志》);但那是合数郡之要为一书,且篇卷甚少,尚无通志的名实。元代即有行省之设,又为纂修《大元大一统志》而命各行省撰送图志,遂为专修省志准备了条件。及至明代,各省多撰省志,其间有名“通志”者如浙江、山东、山西、河南、江西等省;有名“总志”者如湖广、四川;有名“新志”者如贵州;有名“书”者如福建(《闽书》),纂修省志工作可称一时之盛,对请以来的普修通志工作颇著影响。但是,地处冲要的畿辅地区却未闻有志,稽其原因,则因“明代以畿内之地直隶六部,与诸省州县各统于布政司者,体例不侔,故诸者皆有通志,而直隶独缺”(《四库提要》卷六八)。 入清以后,随着杜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编志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康熙十一年(1672年),大学士卫周祚奉命陈事六条,其一即“请令天下郡邑各修志书,宣付史馆,汇成通志”,其意在为纂修一统志准备材料,所以要求凡山川形势、户口丁徭、地亩钱粮、风俗人物、疆域险要均当涉及。康熙接受了这一建议,使命各地组织人力,纂修通志,并颁发了顺治十八年(1661年)纂辑的《河南通志》作为参考模式。二十二年(1683年),复由礼部命各省于三月内成书。这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草率  相似文献   

5.
(三)孙九畴,《寰宇通志》(卷七八,太原府“科甲”)记他为金“天会中进士”。《万历太原府志》(卷一八《选举》)称他是金进士。《光绪定襄县补志》(卷八《人物》)有传:孙九畴,状元九鼎仲弟,天会六年榜眼,官翰林编修,尝谓“吾无他长,惟步步践实也,昼之所为,夜必登记,用以自警”。  相似文献   

6.
由地方志所见明末社会秩序的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16世纪到17世纪前半期编纂的地方志“风俗”项中,时常可以看到编者们基于敏锐的危机意识,所叙述的有南及北全国范围内各种各样社会关系中的秩序变动,而且是剧烈变动的事实。笔者曾经于1978年的论文中论述过这一问题(1)。也就是,注意到作为地方志编者的各地士大夫阶层在“风俗”项的记载中所共同表现出来的深刻认识,将这种记载设定为“社会关系中的秩序”的概念,尝试着进行分析。所使用的地方志中,南方的有万历24年(1596)刊行的浙江嘉兴府《秀水县志》,万历 29年(1601)刊行的浙江绍兴府《余姚县志》,万历33年(1605)刊行的南直隶苏州府《嘉定县志》,万历 40年(1612)刊行的福建《泉州府志》,万历44年(1616)刊行的福建《福宁州志》。北方的则有嘉靖36年(1557)刊行的陕西《庆阳府志》,万历18年(1590)刊、天启元年(1621)补刊的陕西西安府《渭南县志》,万历27年(1599)刊行的山西大同府《应州志》、万历32年(1604)刊行的山西太原府《榆次县志》和万历47年(1609)刊行的山东滨州直隶州《(?)化县志》等等(2)。  相似文献   

7.
歙县志书志     
歙县志书,是现今徽州学研究十分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歙县宝贵的文化财富。歙县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1609)修成的第一部志书《歙志》至公元2008年,共有县志10部,乡镇志1部,村志9部(最早的村志为乾隆年间的《橙阳散志》和《沙溪集略》),行业志13部,部门志31部,其他专志8部,年鉴2部。  相似文献   

8.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2):I0004-I0005
特别荣誉奖 《上海通志》《上海年鉴(2007)》《上海乡镇旧志丛书》 一等奖 地方志书类:5部 《上海人民政府志》《中共上海党志》《上海租界志》《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志》《卢湾区志》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载,现存山西最早的方志,为明成化十一年(1475)刻印的《山西通志》,在华北地区,仅次于正统十年(1445)刻印的《大名府志》。残本《永乐大典》中,尚保存有较完整的《太原志》和《辽州志》,修于洪武、永乐年间,又较以上二志为早,明以前志则多已散逸。近年来,笔者辑录了数百种山西古方志,  相似文献   

10.
嘉靖《广西通志》是目前留存下来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广西通志,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其纂修时间历经六年之久,构思精良,材料准备充分;其间纂修者屡次更易,参与人数众多,但仍以任职广西的官员及当地有名学者为主。因此,这部志书综合官修的便利,又有当地学者的支持,无论从资料性,还是修志模式上看,都是一部比较完善、足以垂范后世的通志。  相似文献   

11.
《志略》是郑樵所著《通志》一书中的精华部分。《通志》全书共二百卷,由纪、谱、略、世家、列传、载记等六种形式组成。略分二十篇,五十二卷,通称《通志二十略》,简称为《通志略》。郑樵于史书编撰力主博通之论,《通志》即其所撰之通史。其书除二十略之外,皆为隋以前各史书之粗略综合,惟二十略有其独到之处,在体例方  相似文献   

12.
由王汝梅、李昭恂、于凤树等三同志校点的《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1987年1月,已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这是对《金瓶梅》研究的新贡献。 《金瓶梅》的最早刻本,是明万历年间的《新刻金瓶梅词话》(简称万历本或词话  相似文献   

13.
清代广西土司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兵入关后,于顺治三年(1646年)开始向西南进攻,以消灭明王朝的残余势力。在逐步占领广西过程中,当地土司分三批先后迎降。在“因明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清代广西土司制度。广西土司总数笔者据《清史稿》、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乾隆《历代职官表》、嘉庆《广西通志》诸籍统计,清代广西土司共有四十六人。其中:  相似文献   

14.
《万历野获编》是明代沈德符撰写的一部重要的史料笔记,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中华书局于1959年将之点校出版,后再版多次,裨益学者多矣,但也存在一些错误,有的甚至比较严重,兹举一例,辨识如下。《万历野获编.武臣好文》(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  相似文献   

15.
(一) 《明史·袁祟焕传》载:“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袁崇焕传》的《校勘记》注云: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东莞,《怀宗实录》卷三崇祯三年八月癸亥条、《国榷》卷九一页五五四四、《明进士题名碑录》万历已末科都作‘藤县’。疑作‘藤县’是。”据广西《平南县志》载,袁崇焕为平南人。由上,袁崇焕籍贯的说法有三:其一为广东东莞县,其二为广西藤县,其三为广西平南县。袁崇焕在明季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崇祯三年(1630),袁崇焕因后金反间、阉党诬陷、崇祯昏庸,含冤被磔死。在北京广渠门内广东旧义园有袁  相似文献   

16.
《嘉定镇江志》嘉定镇江志,是现存镇江府志中最早的一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据阮元家藏写本校正重刊。此写本“乃乾隆六十年宣城张木青所赠之书,嘉庆间进呈内府,又录两付本”(阮元:《重刊嘉定和至顺镇江志序》)。嘉定镇江志写本未著撰人姓名,因《文献通考》中著录此书称宪或卢宪,知是卢宪  相似文献   

17.
明政府为巩固边防,在边关要地设立军镇卫所,屯兵戍守。延绥为九边重镇之一,万历《延绥镇志》是现存最早的延绥志书,对于该地区疆场城塞、兵马刍粮记载详尽,是明代颇具代表性的关镇志书。《延绥镇志》在万历年间有过两次暴修与增修,万历刻本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已非全帙。该志取材严谨,体例完备,虽为残卷存世,却尤为珍贵。对于研究蒙古史、长城史以及边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由广东省社科联主持编修的《广东省志·社会科学志》出版发行了。这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重大举措 ,也是广东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该志有许多优点和特色 ,值得肯定和总结。一是该志在已出版的省志分志中 ,是一部体例完善、结构科学 ,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文字流畅、可读性强的专业志。广东省的新修方志工作始于 1 984年 3月 ,至 2 0 0 4年 9月 ,《广东省志》 93部分志中 ,已出版发行了 80部。而《社会科学志》涉及的学科多 ,时间跨度大 ,内容丰富多彩 ,是《广东省志》中最富特色、质量较高的一部 ,堪称精品佳作。二是该…  相似文献   

19.
葡萄牙人如何进入澳门问题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葡萄牙人如何进入澳门的问题,在中国国内似乎已有共识,即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藉口“借地晾晒”贡物从而混入澳门。我在《澳门四百年》和《澳门四百年》英文版中虽未认同此说,但也认为,此说出自中文史料的记载①。近年来,经一再查核原始资料,发现此说根本没有史料依据,因而也是根本不能成立的。目前,认同“借地晾晒”贡物说的人们都以刻印于明代万历三十年(1602年)的《广东通志》卷六十九“澳门”条为依据。然而,在查阅万历《广东通志》卷六十九后,可以看到该书的纂修者郭等人并未认为“借地晾晒”贡物…  相似文献   

20.
《啖影集》乃清代贵州的一部志怪小说,作者范兴荣,字仲华,普安厅人,嘉庆戊辰恩科举人,历官湖北黄岗江夏等知县,后升武昌府同知。罢归后构书楼,藏书数百种,文章自娱,吸引后进。该小说集即为其著作之一,初镌于道光丁未年,署名宛温三一溪鱼人著,江右赏音子琴仙评。现省图书馆文献部藏本为贵州盘县平街鸿文五彩石印局印行。全书分四卷,共收故事七十余则。《贵州通志·人物志》评价作者的文学成就时,说他“著有《环溪草堂文集》、《望余文课》行世,《啖影集》尤脍炙人口”。显然,这是一部为人称道,颇有价值的书。笔者拜读之余,亦有同感,遂欣然命笔,作如下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