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表事物颜色属性的单音节形容词,而且是单音节形容词中很重要且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类。在传统词汇语义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逻辑语义学理论,以"红"为个案,考察"红+N"二字组合的语义结构关系,能初步建立汉语单音节形容词和后现名词性成分组合的逻辑语义模型及理解模式,为进一步形式化提供语义信息和知识,从而为中文信息处理的词义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形容词的语义可以形式化描述为某个属性的值。只不过有的形容词表示的属性比较单一、明确,如"久",而有的形容词表示的属性则比较多样、模糊,如"长"。本文通过对单音节形容词"长"和"久"的语义属性的形式化描述,对比分析了它们在构词及构句中的表现,进而指出,"长"和"久"的语义属性对比并非个别现象,它们的语义研究对形容词的语义研究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定中逻辑修饰关系是影响形容词定语语流顺序的首要因素;形容词定语标明中心语的语义类型与中心语构成语义关系的亲疏程度,是决定形容词定语语流顺序的重要因素。音节节奏等其他因素也对形容词定语的语流顺序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语流顺序,在层递关系形容词定中短语中,情状形容词>属性形容词,主观属性形容词>客观属性形容词,非本质属性形容词>本质属性形容词,多音节形容词>双音节形容词>单音节形容词;在并列关系形容词定中短语中,标明中心语非稳定语义类型的形容词>稳定语义类型的形容词,非强调的形容词>强调的形容词;在一体关系形容词定中短语中,先认知的形容词>后认知的形容词,民族文化心理上崇敬的形容词>非崇敬的形容词。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常用祈使句“A+V+(一)点儿!”(V代表单音节动词,A代表单音节形容词)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意愿,句式中的A常为表示数量范畴的形容词“多”和“少”;而其他语义范畴的形容词只能构成“V+A+(一)点儿!”的句式,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语言现象。而且后一种格式都可以转换为前一种格式,前一种格式一般不能转换为后一种格式。从认知语言学和汉语语法化的角度去探究其动因和机制,可以发现祈使句对语境的依赖性使得表达了数量范畴的“多”“少”使用的频率高,范围广,在人们的头脑中有深刻的认知基础,祈使句与数量范畴建立关联后是无标记项,同时“A+V+(一)点儿!”的语序结构也是保留了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用于动词前直接作状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从《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2010)中选取“紧、熟、痛”等65个典型单音节形容词,考察其带宾语的使用情况,发现有部分单音节形容词可以带宾语,但其带宾语的自由度存在差异,有些单音节形容词可以直接带宾语,另外一些则需要辅助手段;考察能带宾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动词性句法表现,认为动词性句法表现越多的单音节形容词在动名连续统上越靠近动词一端,单音节形容词带宾语的句法表现反映了形容词和动词关系的复杂性及单音节形容词内部的不均质性。  相似文献   

6.
对西周金文形容词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西周金文中形容词可以分布在定语、状语、谓语和补语的位置上。西周金文中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一般修饰单音节的中心语,双音节形容词一般修饰双音节中心语。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一般修饰单音节动词;复音节形容词可以位于句首作状语,也可以位于句中作状语,其语义指向都没有偏离所修饰的成分。西周金文中形容词一般单独作谓语,两个形容词联合作谓语是个别现象。而形容词作补语的只有一例,这说明西周金文中形容词作补语处在萌芽阶段,可以论断西周时期形容词的结构方式发生质变的同时,其语法功能也发生了质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与普通话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的特点,包括形式、语义、语法三个方面。形式特点:重叠形式丰富。语义特点:表绝对意义的形容词和“坏字眼”形容词可以重叠。“A里AB”的感情色彩有贬义、褒义和中性三种。重叠式中有很多成对反义词,体现了语义的对称性。一个形容词可以有多个重叠式。组合方式多样,包括AB—AB、AAB中A与B的组合,AXX中A与XX的组合。语法特点:一些方言的重叠构词中存在词类转换现象;从式可以前加否定副词“不”、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8.
在对英语否定前缀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之后,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在线搜索“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里以-less或-free为否定词尾的形容词,观察其频率和分布情况,试图归纳这两种带否定后缀的形容词的语义生成机制以及该两个否定后缀共享同一词基所派生出的形容词的语义区别。结果发现,该两个后缀都只能与名词组合,且对其所依附的名词具有典型的语义选择限制。为验证“名词+less/free”生成规则的有效性和能产性,用Google在线搜索Internet语义受-less/free限制的名词组合的形容词,结果为合法有效,进而窥探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单音节形容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中的单音节形容词共有157个,其中单音节形容词作谓语(不带宾语)、单音节形容词作宾语、单音节形容词带宾语以及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孟子》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量的角度对《孟子》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句法功能进行研究,通过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特征比较,结果发现单音节形容词作谓语(不带宾语),单音节形容词作宾语,单音节形容词带宾语以及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是《孟子》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泗洪县位于淮河北沿、洪泽湖西岸。处于官话方言和吴方言交汇地带的泗洪方言具有较高的语言学价值,其方言词汇特色鲜明,这在形容词的复杂形式(也称复杂形容词)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包括重叠式、附加式、程度副词和单音节形容词的组合以及这种组合的重叠。以现代汉语形容词为参照,对泗洪方言形容词的复杂形式的构成、重音、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进行考察描写,为官话方言与吴方言形容词比较研究提供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2.
试论四川方言的“倒X不X/Y“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四川方言的”倒X不X/Y”结构的语法、语义、语用特点。该结构中的词语X或Y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多有反义关系。其中名词通常是单纯的方位名词,动词是自主动词,形容词是性质形容词。X或Y多为单音节词语。从语义上看,此格式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从X或Y偏移。从语用上看,此类格式具有形容词短语的特点,带有说话人的很强的主观性,口语性强。  相似文献   

13.
大冶话里的状态形容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 0.1 大冶地处鄂东南。按现在通行的说法,大冶话归属赣语。 0.2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将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性质形容词包括单音节形容词和一般的双音节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主要包括:(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2)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3)“冰凉、通红”一类形容词;(4)带后缀的形容词。本文讨论状态形容词只限于后两种及其相类情况,前两种作为重叠式留待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有限、确定的单音节极性对立形容词为研究对象,阐述极性对立形容词的肯定与否定形式和程度副词"很、最"组合的程度表达及其对应性和不平行性。提出极性对立形容词中间态的存在,从而尝试建立更为细节化的极性对立形容词的典型连续统。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不少方言形容词除了用副词表示程度的高低以外,还可以用其它语法手段来表达,主要是重叠和声调屈折。其中又包含多种类型,如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单音节形容词声调曲折、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兼声调曲折以及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兼声调曲折等。  相似文献   

16.
尽管对形名修饰结构的句法生成与语义解释存在异议,但是学者们都将普通名词和形名结构本身赋予的语义类型.因此,形名修饰结构的研究重心就落在了形容词的语义类型如何确定上.形名结构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而汉语形名结构则体现出自身的特点,比如形名结构中出现虚化成分“的”字等.混合范畴类型逻辑将多模态组合范畴语法的前提敏感特征带入了范畴类型逻辑,使得范畴类型逻辑可以对自然语言现象进行更为准确的刻画,这种逻辑工具对处理汉语这一意合型语言无疑具有值得期待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新语“弱弱”是形容词“弱”的重叠形式.单音节形容词“弱”的AA式重叠用法的出现是汉语句法规则类推效应的产物,但由于“弱义”语义场中大量近义词项的存在限制了“弱弱”功能的扩展与使用频率的提高,因而其作用范围比较有限.在当下网络权势关系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弱弱”在网络单向询问中大为流行,原因在于语义上它契合了发问者的弱势地位特征,具备表达消极礼貌的潜能;形式上符合网络语境的表达取向,具有描绘性、活泼性的特征,因而在诸多实现手段中最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有这样一类结构,如“轻轻一碰、粗粗一算、苦苦一笑、细细一读、重重一击”等,它们都是由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AA加上虚化的状位性成分“一”,再共同修饰动词V而成的,在此将其记作“AA—V”结构。此结构在句法功能和语义上均对V有一定的选择与限制。基于大规模的语料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句法上,结构倾向选择具有原型性特征的典型动词,以单音节的单纯动作动词居多。(2)语义上,倾向选择包含具有[+述人]、[+自主]、[+有界]这三个语义特征的动词。  相似文献   

19.
动态形容词,其与静态形容词词相对,是形容词内部的语义分类,因此划分的标准应是语义的,而非句法(结构)的,按句法(结构)标准划分出来的所谓的动态形容词,其实只是“形容词的动态化”现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形容词”,二者应该区别开来。动态形容词的动性不是来源于形容词的动态化,而是源于自身;静态形容词的动性不是源于自身,而是通过形容词动态化而获得的,二者在语义上有根本差异。动态形容词具有“有意志”性和“内在特征”性,与此相对,静态形容词具有“无意志”性和“外在特征”性。  相似文献   

20.
动态形容词,其与静态形容词词相对,是形容词内部的语义分类,因此划分的标准应是语义的,而非句法(结构)的,按句法(结构)标准划分出来的所谓的动态形容词,其实只是“形容词的动态化”现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形容词”,二者应该区别开来。动态形容词的动性不是来源于形容词的动态化,而是源于自身;静态形容词的动性不是源于自身,而是通过形容词动态化而获得的,二者在语义上有根本差异。动态形容词具有“有意志”性和“内在特征”性,与此相对。静态形容词具有“无意志”性和“外在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