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其昀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1):40-43
转注既非用字法,更非造字法,而是对于一种文字关系的揭示。转注当是指:彼字由此字之形体转生,彼字之意义包含于此字之中,彼字之读音近乎此字。 相似文献
2.
许慎的六书“转注”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桂宴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六书的“转注”,也是以形表意的汉字的一种表意方式。这种表意方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字分别表示同一事物,这就是《说文·叙》所说的“建类一首”。“类”,当解释为事物之首,“建类”即用不同字形表示相类的事物;“首”,当解释为事物之首,一首”即那些相类的事物原来是同一个事物。正因为用不同的字形所表示的相类事物原来是同一个事物,所以这些不同的字形的意义才完全相同,才可以展转相注,这就是《说文·叙》所说的“同意相受”。 相似文献
3.
黄绮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
从分析汉字结构归纳制造汉字的基本方法是所谓“六书”。六书说能不能把制造汉字的基本方法概括得准确而无遗,我们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題,但六书确实都是制造汉字的基本方法。六书的名称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方法在制造汉字的过程中不可能同时产生,而必有先有后,逐步趋向完善。我们从汉字的性质和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转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梦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3)
转注是汉字六书之一,历代对其解释岐义纷纭,以致成为汉文字学上的千古疑案。本文从考察六书的的来历和分析汉文字发展的历史入手,在历代学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本文认为:转注是汉字的重要造字法之一,是《说文序》所说的“形声相益”的一种,提出:以形益声为形声,以声益形即为转注。许说的“形声”这一概念,实即刘说的“象声”、郑说的“谐声”,本意为“有形之声”。由于转注字与形声字的来历不同,所以尽管两者的结构都是半形半声,但有着明显的区别:形声以声符为主,加上形符,一声数义,转注以义符为主,加上声符,一义数声;形声的形符,只表示类属,且力求简化;转注的义符,却须表示该字的确定意义;形声字一般是名词,转注字则是表意阶段文字的声化。 相似文献
5.
张治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2)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日:“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关于“转注”,许慎并没有明确界说,而且除“考、老”以外,他在《说文》九千多字例的诠释中,也没有明确指出哪些属于转注结构,由此导致后人对“转注”的理解有颇多分歧.近两千年来,学者们关于“转注”的讨论,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本文拟以赵古则《六书本义·转注论》为基点,比较古今学者的观点,试就转注的定义、性质、特点,及其在文字学中的作用作一浅显探析和说明.转注和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其他“六书”一样,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造字法.相比较而言,转注造字更为灵活、便捷.在“六书”中,转注、假借之所以区别于前四书,关键在于前四书是从孤立的角度用平面静态的方式建构汉字,而转注则是从动态的角度用联系的方式来建构汉字,把字与字之间“形、音、义”的关系结合地更为密切、灵便.转注为我们厘清了新字如何孳生的途径.“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是转注造字的根本原则,即两字之间形体结构相似或相类,意义相通. 相似文献
6.
陈钧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8,(2)
鲁迅早年在南京求学期间的诗作,共六题十三首,即1900年的《别诸弟三首》、《莲蓬人》,1901年的《庚子送灶即事》、《祭书神文》、《别诸弟三首》、《惜花四律》。对于这些诗篇的注析,分歧颇多。笔者认为,把握鲁迅当时的思想倾向,是正确理解这些诗篇的关键。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他求学于南京,就是为了“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在《朝花夕拾·琐记》中,又说,“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 S 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许寿裳先生回忆说,鲁迅早年最爱诵《离骚》中的四句:“朝吾将济于白水分,登阆风而(纟枼)马。忽反顾以流涕分,哀高丘之无女。”许先生认为,“这四句大有求不到理想的人誓不罢休之意。”(《亡友鲁迅印象记》第7页)换句话说,“寻别一类人们去”便是青年鲁迅思想倾向的集中反映。“诗言志”。 相似文献
7.
8.
李英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逍遥游》“旧是难解处”。自魏晋以还,解者纷纷,时至于今,虽不乏精到之见、确切之解,但仍有欠妥未安、不尽人意之处。本文撮其三点,略申己见,不敢自是,权做臆解。一、“犹有所待也”《逍遥游》之中,论到列子,尝云:“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末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 相似文献
9.
10.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杜康”臆解曹操的代表诗作《短歌行》以其充沛的感情、质朴的语言和雄健的气势,写出了作者求才若渴的迫切心情。诗歌开篇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面对醇香的美酒,纵情歌吟,仍然排遣不了人生... 相似文献
1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5)
传统文字学的核心是“六书”,“六书”中说解最纷纭的是“转注”和“假借”两书,本文想从新的角度给这两书作些新的解释。“六书”是西汉以来的古文经学家接受古代遗产时从研究、比较篆文字形里归纳出来的六种“速字法”和“写词法”。“六书”一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六书”的细目最早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 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 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其次见于郑众的《周礼》注,所注“六书”名称、次序有的和班固不同,他说:“六书: 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班固、郑众的“六书”都可能是从刘歆《七略》里接受来的,不过他们只列名 相似文献
12.
杜桂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2)
自从许氏叔重之《说文解字》问世以来,小学界研究《说文》,成了一种风尚,特别是宋代以后,徐铉、徐锴的注本刊行于世,《说文》之学更加普及。发展到清朝,简直可以说达到了鼎盛时期。成果累累,难以赘述。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六书的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尤其是关于“转注”之法,争论更是激烈,孰是孰非,还要等待历史来宣判。 相似文献
13.
白兆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62-66
本文在吸取众多学者有益成果的基础上 ,对传统“六书”作为汉字构形的演化 ,尤其对其中“假借、转注、形声”提出了新的解说 ,以重现许慎《说文》的本原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六书”新论——论先秦六书与东汉六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本文考定班志六书与郑、许六书性质不同。班志所载六书大约是产生于战国中后期由齐鲁间儒者提出的“字义一字性教学法”,是哲学与语文学研究的结晶体,其次第无关造字先后。四象主要是按思维逻辑方式划分的字(词)的功能类型,转注、假借属字义研究的内容,转注即互训,假借也包括引伸。郑、许等人从捍卫古文经学出发,将四象改造为形义学理论,仍保留转注、假借的原貌。形义学六书的提出和完成都在东汉,应当正名为“东汉六书”。 相似文献
15.
毕桂发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意境说”是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这一体系是由意境的本质、特征、衡量标准。创作方法、物我关系及作家修养构成的。 相似文献
16.
王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107-109
严羽论诗,唯标"兴趣",以"兴趣"作为审视诗歌艺术高下、优劣的标准。"兴趣"说也是他对诗歌本质特征的概括。本文从"兴趣"说的含义、"兴趣"的获取途径两方面展开论述,以求获得最接近严羽本人观点的"兴趣"说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程浩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1)
《尚书》中的《君陈》、《君牙》两篇久已亡佚,今可得见者唯有见引于《礼记》的寥寥数语,故而君陈与君牙的身份难以得到确证.新出竹书《良臣》将君陈与君牙列于武王之世,且地位与周公、召公相匹.根据这一线索,或可判断君陈即曹叔振铎而君牙则是太公望.两位都是辅佐武王建功立业的重臣,基本上符合《良臣》与《礼记》引文的记载.至于《书序》对此二篇的说解,则可能并没有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振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82-186
《醒世姻缘传》通过谐音、照应、拆字、用典、白描等方法给人物命名,利用人名寄托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品格、职业和在故事中的功能的评价和暗示。这些人名具有强烈的诙谐感和反讽效果,体现了作者对世道人心的评价。通过谐音法还可推测作者“西周生”可能是“戏诌生”、“戏众生”或者“戏诸生”的谐音,而“环碧主人”可能是“幻笔主人”的谐音。 相似文献
19.
何晓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4):21-27
城市历来是作为独立系统同企业分开研究的,然而理论分析表明城市和企业具有共同的本质,都属于长期稳定多边契约组合的社会生产组织.城市和许多企业一样也属于"内公外私"产权,即对内公有或部分公有,对外具有私有性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城市之间有市场竞争,为什么可以经营城市和需要提高城市竞争力.中国初期市场经济同成熟市场经济的城市性质存在重要区别,即前者属于地方或城市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而后者属于城市市民主导型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孙元璋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楚辞·九辩》乃宋玉所作,已为多数学者所共认。但对《九辩》主题思想的理解,至今尚有不少分歧。如果把“知人论世”这句话用到文学批评上,则应该是知其人而论其作。惜乎我们至今对宋玉此人所知甚少,信史如《史记》,只在《屈原列传》里有一句对宋玉的评论,却没涉及他的生平历史。其他如《韩诗外传》七、《新序·杂事》只是一点零星的记载,至于晋人习凿齿之《襄阳耆旧传》,亦多综合前人之成说,虽记叙较详,然亦不足凭信。这就使得我们只能就《九辩》而论《九辩》,自然难免有主观臆测之处,故名之曰“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