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即民主主义)、民生主义(即“社会主义”)构成了孙中山著名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在三民主义中占据最为突出的地位.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所提出的一切政治要求,本质上都根源于民生主义所提出的经济要求.可以说,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基础、出发点和归宿.孙中山自己曾经指出,“民生主义若是不能实行,民权主义不过是一句空话”.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孙中山在《关于民生主义之说明》中又指出:民生主义是一个“重大问题”,这“一重大问题为本党之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主政治: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之精华张星炜民权主义是孙中山创立并倡导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核。C,是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也是他政治思想中最有光彩的一部分。研究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揭示其精华并加以总结,对于我们今天建设...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无论是在旧三民主义的发展阶段还是在新三民主义的发展阶段 ,始终贯穿和体现着主权在民的思想。而孙中山主权在民思想的发展 ,则是对民权主义的重大发展。这就表明 ,主权在民的思想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核心。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不当之处 ,请学术界同仁批评指正。一辛亥革命前 ,孙中山有相当长的时间流亡于欧美 ,从事于反清的革命活动。在欧美 ,孙中山不仅考察了欧美的政治和民主共和政体 ,同时大量阅读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深入研究了欧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接受了欧美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赞同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的民权主义“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新三民主义政治原则。国民革命失败后党在根据地的建设中仍然坚持了这一正确的原则,并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和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是对《国民党一大宣言》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在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前,孙中山所形成的思想体系是所谓旧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也正是在此思想基础上才形成了后来的新三民主义以及“五权宪法”。旧三民主义与“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经历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阶段。在这里,我们把旧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称之为早期民生主义,并从政治经济角度就其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作一粗浅探讨。 一、孙中山早期民生主义思想的形成 孙中山早期民生主义思想,与他的早期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思想,并不是同步产生的。孙中山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时,只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主张,尚无“平均地权”一说,即当时尚无民生主义思想。在此八年后即1903年秋,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革命军事训练班时,才首次提出了“平均地权”的经济政治主张,从而初步形成了民生主义思想。1905年10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正式问世。现在我们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是他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而民权主义则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鉴于以往对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民权主义研究不足,本文拟借纪念辛亥革命七十二周年的机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思想,总起来讲,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它所要求的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下,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通过民权政体,实行普遍民主,在中国建立一个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8.
鉴于中国国情与历史传统,结合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孙中山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全国实行中央、省、县三级管理:对于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务应该实行中央集权;县为自治单位,负责地方事务;省级是“上承中央之指挥,下为各县之监督”。对如何克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弊端,怎样解决政府与国民间的矛盾,他认为必须从政治体制上入手,对权力运作实行彻底改革。在借鉴西方三权分立的民权思想上,他提出五权分立的主张。认为应废除“官本位”统治,创立以民为本的“民本位”崭新政治体制。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践中孙中山对民权思想内涵进行充实发展,构成了民权主义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9.
孔斯坦与孙中山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分别提出了君 主立宪和民权主义的政治主张,但孔斯坦的君主立宪思想受到当时法国及西欧其他资本主义 国家的普遍欢迎,而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却陷入了历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正> 张磊同志撰写的《孙中山思想研究》是一本独具特色,颇有创见的学术专著.该书由中华书局于一九八一年出版,全书十八万六千字.它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的一生;着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其理论基础——哲学思想,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论述.这些论述力求做到既不苛求,也不溢美,实事求是.全书分导言、民族主义思想、民权主义思想、民生主义思想、三民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等五章,还附录了孙中山主要活动年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4.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11)
"周公梦"和"蝴蝶梦"既是孔子和庄子曾经实际做过的梦,也是他们梦想的体现。前者渴望某种成就,后者渴望某种自由。借助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可以挖掘出两者深层次的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抉择。深受其影响的后世学者也常常借助梦境展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既要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追求充分的自由,张扬个人的特性。这种融"周公梦"和"蝴蝶梦"为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无意识层面,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