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董必武担任过中共汉口地委书记、中共湖北区委委员(负责国民运动)、中共湖北省委委员(负责国民运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委和常委、湖北省政府常委兼农工厅厅长、《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经理、湖北省立中小学教师党义研究所所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暨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成员、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议成员、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等职务。他从事的革命工作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从事国共合作的工作,在这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董必武担任过中共汉口地委书记、中共湖北区委委员(负责国民运动)、中共湖北省委委员(负责国民运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委和常委、湖北省政府常委兼农工厅厅长、《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经理、湖北省立中小学教师党义研究所所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暨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成员、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议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为在妇女群众中开展宣传与组织工作,推动妇女解放运动,陈独秀、李达等人将上海女界联合会改组为中华女界联合会,并以中华女界联合会的名义出版妇女刊物——《妇女声》。《妇女声》出版后,以中华女界联合会的纲领为宗旨,号召妇女取得生存权和劳动权。它主张妇女运动,促进妇女觉醒;它关注底层妇女,培养其自立精神。《妇女声》将妇女解放与当时的革命形势相结合,动员贫苦妇女进行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4.
1925年3月8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妇女周报"的"三八"专版上,刊登<国际妇女纪念日与中国妇女>一文,署名秋华."秋华"熟悉和领会中共中央有关决议精神,能够把握国共合作时期妇女运动的政策方针,有意识地将中国"三八"节纪念活动与"国际"大背景结合起来,纳入现实政治斗争中.能够把握此文的评论尺寸,加之其他种种因素,只有向警予、杨之华是最佳人选,而根据"秋华"笔名来分析,杨之华可能性最大.当然不排除此文经过向警予修改的可能,或者说瞿秋白可能审看过此文.如果后者有确证,那么"秋华"笔名就名副其实了.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侯补中央执行委员,她就是向警予同志,中共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模范的妇女运动领袖。她的一生,主要从事妇女解放运动,为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结合的问题,最早从事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结合的实践。本文就此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6.
作为早期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家,向警予发表了大量专门论述妇女运动的文章.她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妇女运动分为劳动妇女运动、基督教妇女运动和女权及参政运动,从而科学地指明了劳动妇女在妇女运动中的基础地位,奠定了中国妇女运动的方法论基础,成为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理论家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7.
论抗战初期的"新运妇指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爆发后,为了联合各界妇女团体,团结和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抗战,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新运妇指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的新运妇指会,设立了慰劳、儿童保育、战地服务等小组,成为全国性的领导和动员妇女参加抗战的总机构.各小组在新运妇指会的领导下,积极宣传抗战、抢救难童、慰劳伤兵、训练妇女,为支援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杰出领袖,她积极领导妇女运动,尤其重视知识妇女在妇女运动中的作用,她依据党在民主革命中建立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倡议中国妇女运动之团结,为发展妇女界统一战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向警予深切同情中国广大妇女的悲苦地位 ,积极投身到为妇女争取自由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主张妇女解放运动同国民革命运动相结合 ;高度评价劳动妇女在妇女运动中的主力军作用 ,积极倡导知识妇女与劳动妇女相结合 ;呼吁妇女团结 ,主张建立统一战线和加强妇女组织  相似文献   

10.
向警予是我党妇女解放运动中杰出的领袖.她是党的第一位女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她在《妇女周报》、《妇女日报》、《妇女杂志》、《少年中国》等杂志报刊上发表了妇女论文十余篇,为劳动解放和妇女解放呐喊.重温向警予的妇女理论,给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广大妇女以理论上的启示和实践中的力量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民国新疆妇女运动主要由新疆妇女协会(1934--1943)和新疆省党部妇女运动委员会(1943--1949)领导,基本性质同属政治组织,其工作开展与新疆政府、女校支持密切相关。在民国新疆特殊的政治形势和地方政策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得以广泛传播,前期共产党员是妇女运动的主力。妇女协会的主要活动以宣传为主,新疆妇女运动对抗战的主要贡献是宣传募捐;依托于女校发展的妇女文化教育事业是其运动最见实绩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茅盾与民众戏剧社一九二一年四、五月间,茅盾接编《小说月报》,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不久,《时事新报·青光》的主编柯一岑受上海九亩地新舞台著名演员汪优游(仲贤)之托,与茅盾协商共同发起一个戏剧社。几经洽谈,戏剧社于一九二一年五月正式成立。茅盾回忆说:“当汪请我为他办的剧  相似文献   

13.
《新妇女》是五四运动时期在《新青年》及其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下,在五四运动的直接推动下,于1920年1月1日在上海创刊。《新妇女》积极宣传妇女解放的思想,抨击封建婚姻制度,提倡自由恋爱,提倡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提倡妇女运动应当与劳动运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唐宋 《山西老年》2013,(3):20-21
黄慕兰出身名门的奇女子黄慕兰出身湘中名门,父亲曾是谭嗣同的老师。黄慕兰于北伐前夕在武汉投奔革命,成为当时的妇运领袖。黄慕兰一生结过四次婚,其中有三次就属于典型的"革命联姻"。在武汉时期,她结识了《民国日报》总编辑宛希俨,在董必武、瞿秋白撮合下结婚。宛希俨后来在赣南牺牲,黄慕兰调至上海任中央书记处秘书和交通员,遇到新任的中央委员贺昌,经周恩来批准,两人正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有70多年的历史.70多年来,中国妇女运动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在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妇女运动相结合,使中国妇女运动走出了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妇女在党的领导下,把妇女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进程中,铲除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结束了几千年受奴役  相似文献   

16.
妇女问题一向是联合国社会和发展领域的关注重点.联合国成立后不久,就设立了提高妇女地位委员会(简称妇地会),它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设立的一个职司委员会.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对妇地会的会议,有关妇女的大会和活动非常重视 ,并予以积极支持和参与.1975年是联合国发起的“国际妇女年”.同  相似文献   

17.
<正> 向警予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第一任中央妇女部长、中国早期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湖南妇女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人之一。她为妇女的解放、为劳动大众的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在那刀光剑影、血风腥雨的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岁月里,始终是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深恶痛绝地鞭答旧世界,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毕生精力,直至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18.
我有幸为罗琼同志的《妇女解放论丛》、《改革开放与妇女解放》、《苦难与抗争——三十年代中叶中国经济与妇女》三本书当责任编辑,受益匪浅,愿意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罗琼同志是原全国妇联副主席。半个世纪以来,她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了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她在实际工作的同时,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妇女解放基本原理,注意总结妇女工作经验,笔耕不辍,撰写、编辑了许多有关妇女理论、妇女运动的论著,为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三本书就是她研究妇女理论、总结妇女运动实践经验的一部分重要成果,是广大妇女工作者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也可供妇女理论、妇女运动的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真正的妇女参政,开始于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此后它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女权运动下的妇女参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运动下的妇女参政;二战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下的妇女参政.在当前学术界对妇女参政问题争论不休的热门时机,回顾与探讨一下它的历史进程,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不仅使女性知识分子而且也使众多底层劳动妇女步入了历史前台。作为国民党妇女团体———妇女共鸣社的机关刊物,《妇女共鸣》为我们展现了抗战时期"女国民"们高呼"救国为女性之天职"、"民族解放就是妇女解放"、"爱国救国,匹妇有责",并积极参加民族解放战争的女性的光辉历史,反映了妇女运动者在面对民族危机时将女性话语置于国族话语之下以寻求自身解放的言说策略,以及这一言说策略下女性解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由此可见,女性话语只有以独立的姿态超越于国族话语之外,才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真正实现女性的自主和最终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