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彦斐  易建州 《民族学刊》2020,11(2):22-29, 125-126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大国,近些年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增长,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西部民族地区作为全国扶贫工作攻坚难点地区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各类形态的特色文化资源,因此西部民族地区通过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脱贫工作并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可行性。但是,西部民族地区因历史地理等原因,生态系统脆弱、社会文化复杂多样以及文化资源本身的特点等客观因素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必须考虑生态系统和当地社会的承载能力。因此在扶贫视角下,西南民族地区通过开发文化资源脱贫并实现文化振兴,应当将以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效用放在首位,杜绝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具有内生互动性.国家《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给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指明方向,也将带来重大机遇.民族地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获得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市场空间,在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民间工艺、民族节庆会展、民族演出演艺等重点领域逐渐形成特色.但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给民族特色文化带来挑战和问题.要转变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树立新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观,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良性互动,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快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的传播有利于营造有利国际舆论环境,建构良好国家形象.通过文化输出的传播力量可深化对东盟的传播效果.在当前文化变革期,文化不能脱离文化产业这样具体的文化形态而存在,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厚,民族文化产业应成为其对东盟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要以民族文化产业提升西南民族边疆地区对东盟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正贤  杨艳辉 《民族学刊》2011,2(1):28-34,84-85
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但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在发展方式上,重文化产品生产,轻文化产业的培育;重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轻内容产业的发展;重文化产品的粗制滥造,轻特色产品的开发。因此,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是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举措。为此,要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由原始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取胜型转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国家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着力推动民族文化工作和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综合处处长刘震。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在推进民族传统特色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构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我国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艺术建设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上,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缺乏有效衔接和融合.为此,基于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艺术建设实际,就发展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重要性展开探讨,指出民族地区发展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具体原则,并就发展路径和措施展开归纳,促进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艺术建设工作科学、全面、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富有民族特色的价值取向、文化氛围,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都属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在传承、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的进程中有较大差距,文章主要从西双版纳基诺族和楚雄彝族的基本情况比较入手,通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非遗项目的挖掘和完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民族节庆的参与主体及影响范围等四个层面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活跃在艺术市场的基本上是民间美术人才,科班美术人才绝大部分在中小学任教;在民族美术作品生产的数量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力度上,民间美术人才的贡献大于科班美术人才。这种就业局面对包括西藏在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挑战:在非遗保护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培养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地方特色的美术人才,以担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尽行业之力。因此,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美育为基础,以文化传承和发展为使命,以非遗保护和文化产业为导向,以民族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创新为核心的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学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美术教育事业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9.
陈永亮  张立辉 《民族学刊》2020,11(6):29-35, 155-156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有其独特性,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J、Y两县的实际调查,对影响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的主要因素思想意识包括传统观念影响、思维定势等进行剖析,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要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多语言(方言)语音科普推广等方式积极推进,既保障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激发中华文化的内在活力,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彝族文化有其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新时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时代文化为视角,分析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罗里密村以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带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的个案,总结罗里密村在民生保障、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乡村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炼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的经验与启示,对新时代弘扬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性基础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作为人的生命解释系统以及生产力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双重基本事实,使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二重性特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技术革新或每一次方向选择,都是“他者”与“我者”双重因素交互作用的一种存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现代生产方式的...  相似文献   

12.
特色村寨存在和发展的基点是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异质性表达,但是在面对追求普适性的资本浪潮时,不同类型的特色村寨文化有着不同的生存适应选择。文化价值作为一类历史范畴的社会关系,可通过文化产业化发展实现其经济价值,而文化的功能价值提升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依据此逻辑基点,本研究在理解特色村寨文化价值的内涵、属性等理论问题上,深入剖析了特色村寨文化价值的利用现状和利用问题,认为特色村寨文化价值提升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两者间呈现互融互促的作用关系,由此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湖南:推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12日,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推荐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湖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大省,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地区地域辽阔,拥有大量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些少数民族村寨在产业、民居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集中体现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民族文化产业由于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作用,其发展愈加得到重视。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衍生出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能够与实体经济融合,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对民族文化产业具有重大意义。立足于“产业产品—内部架构—外部环境”理论框架,科学分析数字经济对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文化是新时期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一脉相承的教育属性;在实施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德育教育中,民族地区面临网络文化冲击、功能弱化等诸多现实问题;立足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走创新发展的德育教育之路,才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东北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富集,具备了跨越式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资源基础;推进落实过程中,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或问题,具有起步晚、规模小、资金不足、市场狭小、科技含量不高以及品牌不靓等缺点;适应东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需要,必须在提高思想认识、加大资金投入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狠下工夫,使该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现有基...  相似文献   

17.
陆九天  高娟  陈灿平 《民族学刊》2021,12(3):52-57, 99
网红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群体,随之产生的网红经济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脱贫攻坚战的推进,我国民族地区网红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网红经济在帮助民族地区民众增收脱贫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结合网红经济的生成逻辑和演化路径,对民族地区网红经济的生成逻辑、演化路径进行了探究,分析了网红经济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影响,摸清了网红经济在民族地区发展遇到的困境,并从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管体系、特色民族文化等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化品牌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品牌既是商品的标志,也是人与人基于商品而构建社会关系的符号表达。需求与消费的意义只有放置在一个社会框架之下才能被理解的事实,使得品牌在赋予品牌消费者社会地位及文化身份的同时也对品牌自身进行了定位。文化品牌的建设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换的重要基点。民族文化品牌不仅具有保障消费者权益及文化拥有者权力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使人类多元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中并置,并促使不同民族间的社会交往在更加平等的层面上进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集体文化记忆视角观察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以个案形式探索并阐明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共融促进关系.通过对云南双柏李方村的实地走访与考察分析李方村特色文化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提出进一步对应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策略,包括基础设施改进与文化建设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共融合,丰富群众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20.
肃北民族文化既面临着价值传播实现文化自信的挑战,也存在"涵化"而来的转型发展。不忘初心,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自觉的时代使命,弘扬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对于肃北发挥地域文化的特色优势、系牢民族情感纽带和以社会主义先进民族文化自信弘扬乌兰牧骑精神而言意义重大。为此,肃北传承民族文化要,坚持文化自信、提升民族文化价值传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