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同时代的妇女形象相比,谌容笔下的妇女形象是独树一帜的。出于对中国妇女的特性和本质的思考,作者十分重视写出人物性格的民族特征。本文的前两部分,着重地论叙了谌容笔下的妇女形象对于理想的追求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一执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以及在正确地处理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关系中所具有的那种深明大义,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美好道德情操。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感情表达方式。性格内向,感情含蓄,则是这些妇女形象的又一个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2.
妇女形象批评家指出,传统文学作品中男性作家笔下的妇女形象往往呈两种极端形式: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他们是以男性的臆造来认识和再现女性的形象,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妇女形象均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惧怕、压迫和不公。阿瑟·密勒在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正落入这一窠臼。  相似文献   

3.
妇女形象批评家指出,传统文学作品中男性作家笔下的妇女形象往往呈两种极端形式: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他们是以男性的臆造来认识和再现女性的形象,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妇女形象均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惧怕、压迫和不公.阿瑟·密勒在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正落入这一窠臼.  相似文献   

4.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是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代表 ,祥林嫂形象出现后 ,现代作家塑造了一大批命运及精神气质与祥林嫂十分相似的劳动妇女形象。阶级、父权的压迫 ,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共同造就了妇女的悲惨命运。从祥林嫂妇女形象中 ,可见到鲁迅思想家独特的眼光和深刻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5.
赵树理笔下成功的妇女形象被讽刺、嘲笑、批判的居多,肯定赞扬的则少。几十年来对赵树理创作中的这一现象,许多评论工作者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兴笔问罪。对于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进行认真研究,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在今天,这个工作是应该而且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6.
紫式部笔下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式部笔下的女性形象牛水莲《源氏物语》充分展示了日本古代贵族妇女的悲剧命运。它通过源氏公子三代人的恋爱婚姻和猎艳渔色,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妇女形象,构成平安时代贵族妇女绚丽多姿的人物画廓。这一大批千姿百态、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不论是身份高贵的贵族上层妇...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大致有三类:一是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二是都市尤物;三是知识革命女性.这些女性形象在茅盾笔下都有呈现.从茅盾小说<蚀>中的大量的身体语言入手,具体分析了茅盾笔下时代新女性的特点,指出了茅盾受租界颓废叙事语言影响下的极端化肢体语言写作倾向,揭示了作者对时代新女性与身体政治关系背后的现代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视角,就乔叟笔下的巴斯妇形象,由其女性主义婚姻观、 争取妇女社会权益及强调女性家庭地位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其展示的女权主义特色,继而进一步探讨造就巴斯妇女权主义者的历史、 社会及性格诸因素,并因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一女权主义者的文学形象,乃是乔叟所持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建安文人继承并拓宽了表现妇女生活与命运的创作题材.在他们的笔下,出现了许多血肉丰满、感情浓厚的不同女性形象,构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女性系列。从作者对这些妇女形象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超人的创作才华与敏锐的艺术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而与前代创作不同的是,他们笔下的女性无一能逃脱悲剧的命运,透过对这些女性的描写,我们能窥视到当时的社会现实,留给人们以深深的思索与启迪。建安文人为了塑造不同类型的女性系列,抒发浓郁的感伤之情,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从这类作品总的风格来看,则具有清素淡雅的阴柔之美。创作主体的感伤意识,创作客体的悲惨处境,使得创作的文本具有浓郁的感伤色彩,留下了在历史上绕耳不绝的令人心酸的哀歌和鲜活欲出的妇女形象。  相似文献   

10.
托尔斯泰塑造的众多丰满凸出、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中,妇女形象则是呼之欲出,光彩照人的。她们少的是男人那种浓厚的宗教意识、伦理道德观念和托尔斯泰主义,她们有的是俄罗斯民族女性的美好品质,热爱生活、感情炽热、追求幸福的爱情、性格坚强、纯朴自然和反抗精神等。因此,这些妇女形象在托尔斯泰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托尔斯泰满怀激情地描写妇女们的悲欢离合。并对她们的命运和遭遇,寄以无限的同情。同其它社会问题一样,托尔斯泰对妇女问题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娜塔莎是托尔斯泰塑造的妇女形象中少有的最完美、最富于理想化的形象,是作者重视妇女、同情妇女、赞美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审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沉沦和挣扎的,应特别推出冰心、丁玲和萧红。冰心笔下的“淑女型”女性形象,“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冰心《诗的女神》)。丁玲笔下的“叛逆型”女性形象则无一例外是那些心灵上负着苦闷的创伤的年轻的绝叫者。萧红笔下的“挣扎型”女性形象则是“负着时代和社会最深沉的灾难,在‘生死场’上呼喊着人生、诅咒着人生的劳动妇女。”(陆文采《冰心、丁玲、萧红与女性文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11期,第99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华裔青少年文学作品多出自第二、三代华裔作者之手。相比传统华美作品,他们笔下的中国形象在表征和功能方面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改变表现在当代美国华裔青少年文学中中国书写的三个维度上。探讨华裔青少年文学作品如何展开中国想象,有助于品察本民族经验怎样在异域文化空间生根,并借以重新定义非西方文明在现代化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典文学的悲剧故事中,《红楼梦》是一部最有价值的书。它以金陵十二钗为中心,写了众多妇女的不幸,既揭示了造成这种不幸的社会原因,也展示了由于人物形象本身的矛盾冲突所引起的悲剧后果。诚然,中国古老、丰富的文学宝库,不乏美丽动人的妇女形象。不过以往时代的作家所创造的,大多是妇女性格特点的某个侧面,完整而又丰满的妇女形象,实在并不多见,甚至有些优秀作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扭曲了妇女形象和性格。比如唐代大诗人元稹在《莺莺传》中,通过他笔下张生的口,指责莺莺是“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尤物”,而莺莺竟能容忍;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各民族院校是少数民族女教职员工和女学生相对集中之处,以贵州民族学院为例,全院现有教职员工896人,其中女性315人,占总数的35%;1993年,全院录取新生(包括13个系和预科、中专、干训)961人,其中女生316人,占新生总数的32.8%,可见女教职员工、女学生人数比例都不容忽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与四化建设的发展,一些民族院校通常是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在外国人心目中,民族院校女士们的形象,不仅反映该院校的形象,而且反映当代中国的形象。不言而喻,这就有个国际影响问题。不仅如此,民族院校妇女和妇女工作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5.
西藏妇女的传统“沉寂”与现代化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国内研究成果多以历史研究方法,论述藏族妇女在婚姻家庭、宗教中的角色与作用,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理论研究深度。通过对于西方现代化理论与女权主义发展介绍,分析研究了作为“无区别群体”的藏族妇女形象历史表述,关注于藏族妇女在妇女中与民族中的“双重边缘”性,强调性别平等与民族平等间的双向关系。西藏妇女研究,需要将其纳入政治经济分析框架,进行多学科研究成果借鉴,需要关注妇女的性别角色及其族群身份,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推动性别平等、民族发展与社会进步,实现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6.
萧伯纳十分关心妇女问题,他笔下的众多女性形象很大程度上颠覆了维多利亚时期妇女为“家庭天使”的标准.《华伦夫人的职业》是萧伯纳早期创作中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剧作,在这部剧作中,萧伯纳成功地塑造了薇薇和华伦夫人两个女性形象:薇薇是个有主见、独立自尊的女性;华伦夫人也追求独立与自尊,虽然在许多读者的眼里是个“不道德”的女人,但她不过是一个力求生存的女性,是父权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个受害者.  相似文献   

17.
女娲意象这一神话原型对毕淑敏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毕淑敏小说立足于女娲式的民族精神积淀和现代女性独立、自尊、坚韧的中介点,从"创世""救世"等角度广泛展开,深入开掘,从而完成理想的女性塑造。毕淑敏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品格特征与女娲意象两者之间存在着命脉相传的对位性关联,在她们身上融合了毕淑敏对生命传承、生存抗争、女性品格的深刻阐释。伴随着源远流长的女娲原型神话,毕淑敏笔下的女性形象也获得了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明清时期江南女作家创作的弹词小说中,男性弱化现象非常突出.这些男性形象的显赫地位与他们在家庭、国家中所发挥的作用极不相称,表现出一种懦弱无能的状态,与作品中有勇有谋、敢作敢当的女性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迥异于男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是女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对男性具体感触的外化,体现了她们对当时身居高位者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19.
<正> 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伯德家的苔丝》里的悲剧主人公,这一形象,历来得到广大读者的同情和赞美。由杨周翰先生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欧洲文学史》,在分析这一形象时认为:“苔丝和裘德,虽然一个是农业工人,一个是石匠,这两个形象在哈代笔下,都是他的‘仁爱’思想的具体表现,并不是工人、农民的真实形象”。笔者认为这一评价不甚公正。本文试图从苔丝形象的自然性和反抗性的有机结合出发,论证哈代把苔丝塑造为真实的工农形象的典型意义。在小说中,男主人公安玑·克莱把苔丝称做“自然的女儿”,作者也一再把乡村田园妇女的纯洁朴实与城市资产阶级妇女的矫揉造作相比较,衷心赞美苔丝这个生活在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婚姻,性格三个方面分析了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了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原因,同时指出妇女要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不把婚姻当作自己的唯一归宿是妇女解放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