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敏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侗族民间文学和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多年来致力于侗族大歌及相关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及研究工作。访谈记录了邓敏文的学术历程,邓敏文还对后辈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相似文献   

2.
侗族自称“甘”,是聚居在黔、湘、桂边界近二十个县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侗族人民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诸如神话、传说、故事、谜语、歌谣、谚语、戏剧、史诗、叙事长诗;音乐方面有“窘”——琵琶歌、“嘎窘”——叙事歌、“嘎节卜”——叙事大歌等。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委婉、曲折、寓义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我国文学增添了艺术的光彩,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3.
叙事文学发展轨迹──神话、传说、故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传说、故事,乃民间文学中的三大叙事性文学。自古以来,它们因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而被人们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学。其实从文学角度看,它们之间是互有联系的,而且这种联系又正好体现了叙事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为便于论述,我们拟以侗族的神话、传说、故事为例,对它们进行比较说明,看看它们是怎样体现叙事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一、神话神话是人类最古老的叙事文学,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钟敬文教授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中说:“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4.
在浩如烟海的侗族民间文学中,侗族人民通过神话、传说、叙事史诗、故事、寓言、戏曲等瑰丽多姿的艺术形式,形象地反映了本民族古老的历史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刻地展示了本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以及波澜壮观的历史文化。因此,侗族民间文学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且也为研究侗族原始社会和各个时期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论侗族《约法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在真正的民间文学领域中不曾多见,越是古代越是这样。本文所论侗族《约法款》,便是一部富有艺术色彩的民间法典。一、《约法款》的产生款,是侗族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自治和民间自卫的社会组织形式。款词,最初是一种与侗族古代社会款组织有关的民间念词,后来发展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侗族民间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6.
“文革”时期受政治功利文化制约,权利文本文学缺失了文学的艺术精神和审美功能,蜕化为单纯的政治文化摹本、绝对权威话语的传声器。“文革”时期的民间文学经历了对主流文化从附应、怀疑到背离的三个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间文学站在民性立场审视社会生活,不受权利政治的束缚还原生活影像,满足社会成员的审美需求,从而对“文革”社会文化形态作了准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款词是侗族文学史上一种古老且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创造生成的具体机制也有其特殊性。审美人类学以文化的整体观点、动态发展的研究理念对其进行多视角的观照 ,以发现款词文化的创美机制 ,进一步透析侗族款词的内在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侗族以族群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拥有本民族突出的社会生活价值观。重义轻利、克己利人、热心公益是侗族人最为突出的传统美德。宽容儒雅、趋静求稳、崇尚和谐是侗族最为基本的民族品性。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承继和延续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民间文学研究理念,注重民间文学的思想性与社会历史价值,将其视为新的民族国家文学建构的重要部分。1949至1966年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除了继续20世纪初至40年代关注的各民族文化的认同外,其焦点转向新的人民的文学实践以及从文学上呈现新的社会主义的多民族国家制度。在这一构建与实践过程中,少数民族神话又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和珍贵的文化史料得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论侗款源流     
侗款在侗族地区的存在已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日益丰富完善,不但包括款组织、联款制度,而且还包涵了讲款、开款、聚款活动,包括具有法律性质的约法款和侗族民间文学样式之一的款词。从侗款制的产生、发展、完善、衰落及至款词的繁  相似文献   

11.
侗族文化资源,从其形态上看,可分为物态文化、符号文化和观念文化三大类。物态文化如鼓楼、风雨桥、民居、侗锦等日用品,它们具有实物属性,表现了侗族特有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民族特征;符号文化包括侗族神话传说、诗歌、音乐、舞蹈、侗戏、礼仪风习等,它们通过象征和特有的拟喻手法反映侗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观念文化如“萨”崇拜、伦理道德等,它直接表达了侗族意识形态的过去和现在。从内容上看,侗族文化资源概括了侗族  相似文献   

12.
侗族大歌是南侗地区的侗家人至今仍然保持和传承着的一种古老的多声部民歌演唱形式。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音乐的展演方式具有浓厚的仪式化色彩。大歌的仪式精神在侗族村寨社区中起着凝聚族群、整合社会文化的功能。从文化传承来看,也是侗寨儿童成长过程中通过美育方式获得社会化的过程。大歌仪式在侗族文化中有一种超越了具体的现实诉求而将人提升到一种诗意的、审美的纯然忘我的澄明境界之中的力量。这种奇妙的声音艺术显示出侗族人对声音形式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侗族大歌不仅是侗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属于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满族在自己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有清一代,满族的作家文学曾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大丰富了祖国文化宝库,同时,在几千年的民族发展过程中,满族民间也孕育和产生了丰富的民间文学。这些民间口头创作,再现了民族的历史生活,贯穿着满民族对生活的认识和评判,渗透了独特的民族审美情趣,世世代代在满族群众中传唱不息。但是,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满族民间文学曾长期被忽视,以至受到重大损失。十年浩劫之后,伴随着祖国文艺百花园的复苏,满族民间文学的挖掘与整理工作也迅速展开,在诸多同志的努  相似文献   

14.
回族民间文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一个民族文学的兴起、繁荣和发展中,创造与研究,作品与评论就如同一对孪生子,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与评论对于创作的影响还会更大一些。 回族民间文学的研究领域,在解放前几近空白。虽然也曾出现过若干屈指可数的回族民间文学作品,但人们当时不论从歌谣学的角度去考察它,还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运用它,都还没有从回族民间文学特定的含义、功能、作用等等方面去研究,更不消说旗帜鲜明地提倡和介绍了。可以说,对回族民间文学的真正研究始于开国以后,勃兴于三中全会以来。  相似文献   

15.
一民间文学的本质特征问题,是民间文学根本的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五四到三十年代,是学科的创建时期。那时,学术气氛浓厚,众说纷纭。有认为它是落后民族的文化遗留物,有认为它即通俗文学,有认为它即“口述的耳听的”文学,有的已涉及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等特征。鲁迅、瞿秋白则指出,它是“生产者的艺术”,以之区别于“消费者的艺术”,对后人影响较大。这被认为是抓住了作者的阶级属性,加上苏联的影响,从此探讨渐趋一致。解放后,经过《民间文学》1957年的讨论,已使得许多人接受了民间文学主要应该是劳动人民创作的观点。如认为:“民间文学从它一开始形成的时候起,就规定了自己最本质的,不可缺少的特征:它是劳动者即生产者所创造和传播的文学,是他们进行阶级斗争的武器。”1958年的  相似文献   

16.
与汉族文学及一般文学相比,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及由此产生的教育,认识和娱乐功能外,还有其文学的扩展功能:社会调节功能,传授功能及择偶功能等。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扩展功能现象的分析,找出了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并探讨这些文学扩展功能对少数民族社会的运转起到的作用。目的是让人们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特点有更宽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侗族是中国古百越民族的重要成员,千百年来在与自然与生态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侗族大歌”这一优秀的口承文化,并在2008年成功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丰富的侗族大歌曲库表明,侗族大歌乃是一部极其珍贵的“侗族社会百科全书”。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对“侗族大歌”的生存困境及其保护对策进行思考和规划。  相似文献   

18.
侗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善于利用当地各种优势媒体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掘弘扬侗族和谐文化,尽量减少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媒介内容.电视等媒体的普及和使用,从瓦解侗族文化赖以存活的社会土壤、消解和取代其社会功能等方面,对侗族文化传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其传承、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手段和机遇,尤其是侗族网站等网络媒体的兴起,为侗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传播渠道和广阔的接受空间,使其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在传播交流上有望摆脱"二八定律"宿命,看到了由长尾理论所展示的"长尾"前景.  相似文献   

19.
"侗族大歌"已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结构框架浑然有趣,多声形态绚丽多彩,合唱技艺出神入化。作为植入民间的多声部歌曲,能够完整保存,这与侗族地区特定的歌师、歌头、歌班、歌俗等传统制度的人类学背景有密切关系。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侗族大歌"又是侗族传统社区整体"文化场"的记录和再现,是活态流动的存在,作为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而成的音乐文化遗产,它呈现出的非物质性,具有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这些价值与侗族传统社区人群的存在与发展紧密联系,互动互存,从而形成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的独自特点。文章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侗族大歌"传统内部的传承保护机制,分析在社会文化生境不断变迁的今天,如何对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对黔东南黎从榕地区侗族情歌音乐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多种形式举例分析了侗族大歌的音乐特征,并指出侗族大歌音乐文化作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应促进侗族大歌音乐从田野走向社会,进一步提高音乐文化的研究层次,实现传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