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本文通过回顾前后两期孵化条件相似但关系形态不同的农村生计互助小组的培育经验,发现关系性因素是影响生计互助小组建设成败的关键。单向的小组与社会工作者(机构)的关系、小组与社区关系脱节、含混不清的市场关系定位等是导致农村生计互助小组遭受挫败的根本原因。社会工作者在培育生计互助小组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组员之间原有关系的维护,社会工作者与小组之间互为主体的核心关系构建,强化小组与社区的联结,明确互助小组在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的目标定位,从而更好地构建小组与社会工作者、社区、市场多重互倚合作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农户生计安全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当农户获得持续谋生的资产、收入和能力,并维持福利水平接近或达到社会公认的客观保障条件,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传递给下一代时,安全的生计由此获得。生计安全为农村减贫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农村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研究途径。贫困地区农户的生计困境表现在固有生计遭到破坏、替代生计尚未成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农民短期经济利益冲突,低水平均衡陷阱等方面。由于难以走出贫困农户生计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农户无法实现生计安全。因此应建立农户生计安全评价体系,促进农户生计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耦合,进而实现农业与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方社会学史的部分梳理,得出社会工作价值中立的本质是实证主义价值中立观。社会工作是专业的助人活动,价值中立作为基本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推进本土化的过程中,价值的多元性使得社会工作者不得不面临着价值选择的困境。价值观层面的困境已成为社会工作者道德压力的关键来源,影响着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职业性的发展。社会工作者必须要在实务中寻求价值困境的突破,"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保持必要的张力"成为突破价值困境的理论指导,而"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间的双向互动"已成为本土化过程中重要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和水平取得了一定发展,但面临着诸多职业困境和阻力,其核心能力亟待提升.研究发现,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可以表现为尊重学生多样性、自我反思与成长、温柔坚持并等待、跨文化和跨学科、政策分析与倡导、项目设计与管理、建立并维持关系、动态性系统评估、团队协作和整合等九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学校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从宏观上要加强国家党政方针和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中观上要通过专业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微观上要求学校社会工作者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相似文献   

5.
伦理价值作为社会工作的“生命线”,不仅是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工作者从业行为的规范。学界普遍将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归因于价值观的冲突,而本文基于关系性情境的本土实际分析认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场域多主体间的多重关系是另一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在学校场域社会工作者在学生“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与学生网络成员的多重关系影响了其伦理抉择,而他们之间的“二重交并关系”是伦理困境的生成机制。本研究通过对G省L市学校社会工作的个案分析,从社会工作关系理论的关系主体、关系力量、关系网络和关系世界四个方面提出突破伦理困境的策略:在关系主体层面,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建立以学生为目标的协作关系;在关系力量层面,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强度均衡关系;在关系网络层面,教育管理部门协调学校主动与社会工作者建立合作关系;而在关系世界层面,社会工作教育者倡议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网络进行支持。  相似文献   

6.
反贫困既是专业社会工作历史上关注的焦点,更是当代社会工作服务的重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中,专业社会工作者不仅更新了扶贫的价值理念和服务模式,更促进了扶贫社会政策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但随着精准扶贫的推进,反贫困社会工作者的本土化创新、多元化协调、制度化保障、专业化和理论化水平还有待完善,而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精准扶贫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不足。因此,需要以“价值—知识—技术”三位一体的能力框架为基础,从共同富裕、城乡平等、内源发展的价值理念层面,社会政策、生计发展、服务管理的知识层面,精准识别、跨界融合、统筹整合、评估跟进的实务技术层面构建精准扶贫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体系,并通过专业教育、继续教育、实务拓展和政策引导来培养、提升、拓展和巩固其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借助社会角色理论,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实践困境?通过调查研究,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是社会不同群体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待;其次,结合笔者在武汉市G医院调查的实际案例,了解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实践内容以及目前国内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实践特点;再次,通过比较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待和角色实践之间的差距,发现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距离;最后,希望研究为以后的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实务素材?  相似文献   

8.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家庭照顾者存在心理困境大、能力不足、社会支持弱等问题。研究选择了行动研究法,选择能力提升、心理调适、建构社会支持网络三位一体的服务框架,探讨社会工作者在机构如何推展社会工作服务,并从实证的角度探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行动研究表明,要在康复机构提供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者要整合心理调适、能力提升、社会服务三个维度,处理好专业关系的建立及与机构的合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后脱贫攻坚时代的脱贫帮扶面临多种困境,影响了农村社会工作者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参与帮扶。基于多年的农村实习教学实践,通过质性研究观察法和半开放式访谈法研究发现:在农村帮扶场域中,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交流困难、需求不清、目标模糊、缺乏创新、信念下降等困境形成了"困境链"。运用社会学习理论从认知、行为、环境三个层面分析困境来源,使用"五环图"模型探索解决困境的"解链圈"策略模式,以解决帮扶中出现的问题,培养更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持续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增添力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文科建设成为推动有关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社会工作领域积极推动新文科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实践。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与设计专业学生在社区营造中的跨学科合作为例,通过观察与访谈发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跨学科合作情境中面临着专业知识应用乏力的自主性困境、缺乏专业话语权的能动性困境和难以彰显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体验性困境等多重主体性困境。基于此,社会工作者借助赋权增能理论,通过陪伴、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社区中开展创新创造行动,在跨界交流中挖掘内源性潜力,在专业对话中形成互补性分工,在解决问题中焕发社会性价值,激活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潜在的主体性意识和行动,专业自信得到重拾和彰显。  相似文献   

11.
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社会学角度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在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两个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在处理社会分层、收入差距问题上,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公正应该是机会公正、程序公正、结果公正三者的有机结合,为全体国民创造越来越多的公正竞争机会、公正的程序条件和公正的分配结果。社会空间属于重大的社会资源。近年来,我国城市社会空间成为社会各利益群体激烈争夺的焦点领域,特别凸显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分化,许多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利益纠纷都与社会公平、社会公正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女性犯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处于急剧的社会变迁时期,社会变迁带来的社会角色的变迁、社会地位的分化、社会整合力的减弱以及社会流动的加速,是当代女性犯罪不断上升和蔓延的重要原因.本文从社会变迁角度探讨当代女性犯罪的复杂成因.  相似文献   

13.
社会企业着眼于社会问题的解决,通过商业机制弥合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部门的明显界限,同时注重发展营利和非营利的融合模式,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在结合环境脉络对社会企业进行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社会企业的本土化表征及其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中国的社会企业已初步形成依托传统体制、引进市场机制、投身社会目的及关注社区成员利益等四种社会治理创新模式,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多元互动的视角出发,在中国发展社会企业应寻求政府支持,鼓励企业与社会组织参与。  相似文献   

14.
学业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社会交往、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三个方面对国内现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在社会交往上,多数研究表明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不良,师生关系消极,家庭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在社会认知上,大量研究发现学业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消极,不良情绪体验较多,学习动机弱,缺乏正确的归因方法;在社会行为上,研究显示学业不良儿童存在较多的问题行为,并且与未成年犯罪者有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5.
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问题研究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阐释社会建构论的基本观点与本质意含,分析了建构主义视角下社会问题研究的特点与走向,以及对于“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的中国社会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功能视角看,社会失序是社会秩序的整合与控制功能逐渐弱化以至于最终溃散的过程与状态,表现为社会失范、社会冲突、社会解体等3个程度不同的层面。总体看来,社会失序源于社会原有秩序功能逐步弱化和缺失。在社会失序的3个层面,分别贯穿着规则缺失与功能弱化、关系紧张与功能分化、结构瓦解与功能溃散的演化和作用机理。探寻和把握社会失序的机理,对于社会治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时空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革命性的。社会实践是社会时空的源泉,时间形式赋予社会发展持续性、不可逆性,空间形式赋予社会发展空间性、向外扩张性、向内积累性,社会时空是社会发展的存在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社会时空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虚拟时空、压缩时空的产生引起了人类社会的急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社会时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立足于社会时空坐标,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该文借助于经典社会学理论,对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社会资源的阶层分布以及社会流动进行了重新解读,认为缺乏中间阶层优势、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合理,以及社会流动调节机制的弱化,成为社会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分化对原有的整合方式所构成的挑战。指出由于社会结构的快速分化,使得在社会分化和整合之间出现了断裂,这种断裂必将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的急速分化,维护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整合方式,即培育中介组织,增强政府权威;建立健全法制,理顺利益关系;加强文化整合,重构价值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了中国社会矛盾学说和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在概念内涵、矛盾根源和解决方式上的不同,并提出了其对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