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负担、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基层制度外财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基层制度外财政的膨胀内生于目前农村公共品稀缺的现实 ,然而 ,这并不必然导致农民负担的“加重”。事实上 ,农民负担只不过是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民博奕的结果 ,问题的关键在于确认并界定公共资源筹集制度的合法性及与农村公共品的区别 ,从而维护公共资源筹集制度的公正  相似文献   

2.
土地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土地,村社集体的经济实力是村民自治和农村公共品供给的重要经济基础.当前,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方法有二:一是充分发扬农村的民主,完善村民自治,让村民有表达自己利益的充分条件;二是强化村社集体的实力.村社集体在兴办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联系农民和国家、市场关系上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是在日前的土地制度形式下,我国村社集体的实力和办事能力被大大削弱,因此,必须完善自上而下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以提高村社集体的实力.  相似文献   

3.
基层政府供给农村公共品的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平 《兰州学刊》2008,(12):58-60
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及效率低下,是由于我国的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及基层政府的理性经济行为导致的,因而要以建立农村公共财政制度导向来完善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品供给优先序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今后国家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将主要用于农村,但是,相对于农村对公共品的需求而言,国家的财力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众多的农村公共品选项中必然存在优先序,这也是保证公共品供给公平与效率的重要议题。本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研究不同专家群体在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选项中的优先项目。结果表明,在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村电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医疗保健、社会保障、文化娱乐、信息服务、村庄规划等选项中,不同的专家群体存在不同的选择特征。由于不同的公共品之间存在协同、匹配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理应有不同的优先序,即应因地制宜地调整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影响了农村的正常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迫切需要包括城市在内的全社会支持.为此,应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围绕农村、农民、农业的实际需求,实行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品多中心供给.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但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造成农村各方面落后的一个因素就是国家对城乡公共品供给不平衡,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因此,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实现农村公共品供给均等,缩小对城乡公共品供给差距,逐步实现对城乡公共品的统一供给,这将极大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吴佩芬 《理论界》2012,(9):31-33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既要靠思想教育、价值引导,更要靠制度来支撑和保障。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经济基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基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众多,加之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使得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依然突出。以中西部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需求为基础,调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供给模式,即以地方政府供给为主向由中央政府供给转变,从而减缓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将主要精力放到农村低保工作的管理之中,对推动全国性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带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公共品的社区供给:制度变迁与结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在不能为农村居民大规模地直接提供基本公共品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手段促使农村社区以自给方式满足自身基本公共品的需求,实质上形成了农村基本公共品的国家主导型(或指令型)社区供给模式.这种国家指令化的社区供给模式反映了中国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和政策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的主调是将农村基本生活品最大限度地由市场供给.在此期问,农村最低限度的基本公共品供给实际上还是主要由社区来承担.当前,随着国家宏观农村政策的调整以及农村治理结构的相应变化,农村基本公共品供给正在发生从"国导(有)民办"到"国主民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乃至全国的长治久安。目前,农村公共品的普遍短缺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本文从公共品的不同性质、农民对不同公共品的需求探讨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机制,意在说明政府在改善农村公共品的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然而当前在中国政府的财政能力有限情况下,不同主体,以不同的方式供给的多元格局,也是在现有财政力量下,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创新的基本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中,政府应将公共利益的民主价值观、公民权和公共服务肯定为公共行政的规范性基础,这昭示着政府公共行政的现代转型。在统筹城乡的基础上采取多元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基层政府文化行政模式的现代转型,是实现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精英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属性的变化以及政府供给的局限性,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多元化供给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农村精英作为农村中的崛起阶层,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精英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力求对如何发挥农村精英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有所探讨,同时指出农村精英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衔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的现实需要。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衔接面临着理论研究之政治偏好、公共产品供给的非均衡、制度设计的缺陷性及管理的各方割据性等诸多障碍。克服其障碍,应在研究的导向性、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制度的科学设计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管理的法制化等方面寻找突破,着力推进城乡医疗保障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产品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为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目前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制度困境已经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五个重庆”的背景下,完善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路径既具有必要性,更具有迫切性。从制度变迁及路径依赖的视角对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创新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慧  邹丽丽 《兰州学刊》2009,(2):133-135
文章利用1982-2006年的统计数据,从农村教育经费、农村卫生医疗费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科技费用、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据此提出加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准公共品的本质特征和范围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产品按照其不同的消费方式 ,可以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两大类。过去2 0年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私人产品展开 ,并且基本上为之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当前 ,公共产品领域已经成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倍受人们关注的电信、电力、自来水、铁路运输等垄断行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品范畴。因此 ,分析界定准公共品的本质特征和范围变化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而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问题,一直是经济界和教育界最头疼问题。目前,对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的论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等教育是公共产品,另一种是高等教育是俱乐部产品。本文从公共产品的特性以及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着手,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了剖析,并进而提出了作者观点:高等教育是私人产品。在对高等教育的重新界定的基础上,进而论述了政府在高等教育中角色和地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公共产品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消农业税,减少了乡村两级组织的收入,公共产品供给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应调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公共产品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改变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形式,完善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机制,以适应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益物品和私益物品。这两种物品的供给是互为条件的,只有均衡提供,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分重视私益物品的生产而忽视公益物品的供给,不仅妨碍私益物品的生产,也将影响社会公正和社会团结。促进私益物品和公益物品的均衡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张琳 《学术探索》2007,(2):29-34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进展。我国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提出了有益的见解。从农村公共物品的制度外筹资与供给、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供给主体、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与政府责任等四个研究视角出发,梳理近几年学者在此问题上的讨论和研究成果,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此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于对农村公共物品的界定、供给模式、消费阻力、需求表达、监督机制、如何正确处理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相关配套改革等方面尚且缺乏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