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涌泉穴位于足掌前1/3,“人”字凹陷处。中药外敷涌泉穴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独特疗法,它是将药物敷贴于涌泉穴,让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急性扁桃体炎 取黄连30克、吴茱萸20克共研细末,混匀贮瓶备用。治疗时取上药适量,加米醋调成糊膏状,于晚睡前敷双侧涌泉穴,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第二天早晨取下。每日贴敷1次,3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2.
腮腺炎是由于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尤以小儿更为常见。临床表现以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伴有发热等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易流行。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贴敷涌泉穴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冬季气温低,很多人手脚冰凉,自我按摩一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手脚冰凉症状。按揉心俞穴心俞穴位于左右肩胛骨中间、脊梁骨和两侧大筋的部位。按揉36次,左转18次,右转18次。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次揉搓涌泉穴  相似文献   

4.
中药外用治疗儿科疾病,患儿痛苦少,易接受,简便易行。兹介绍如下: 1、牵牛子外敷肚脐治夜啼 牵牛子7粒,冰片少许。两药共捣碎,温开水调为糊状,临睡前敷小儿肚脐上,纱布包扎。敷药后当天即可止哭。 2、白芷、干姜敷肚脐治单纯腹泻  相似文献   

5.
单方验方     
笔者自1985年6月-2000年12月采用胡椒粉外敷肺俞穴治疗咳嗽166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般资料 166例病人中,男76例,女90例;年龄9个月-66岁;病程2天-1个月。其中136例曾经其它方法治疗咳嗽不能缓解。全部患者临床检查均未发现肺气肿、肺心病及其它明显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 胡椒粉加清凉油适量调成膏,摊于约3厘米×5厘米大小之麝香追风膏上,贴于双侧肺  相似文献   

6.
西洋参泡水可养心 养心本质上也就是养神,是整个养生的灵魂。因为心主神明,所以要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起居上要重视午休,因心经所对应的时辰是午时,即中午的11时到下午1时之间,这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晚上临睡前可以按摩手掌心的劳宫穴、脚掌心的涌泉穴,促进心肾相交而改善睡眠。饮食方面可以用西洋参泡水喝,益心气、养心阴。  相似文献   

7.
涌泉的妙用     
涌泉穴是属于心肾两经的相接点,位于足掌心,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头端与足跟中点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涌泉穴主肾及其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以及与肾有关的脾、胃、心、肺等脏腑病症。 《幼科推拿秘书》:“揉涌泉久揉亦能治眼病,左揉止吐,右揉止泻。”经常按摩涌泉穴对于神经血管性头痛、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癫痫以及中风、失眠、心悸、下肢  相似文献   

8.
人体究竟有多少长寿穴呢?从古今文献与临床应用证明,人体的长寿穴起码有十多个。 针灸经络学说认为,任脉和督脉是统帅全身阴阳的总纲,因而在任脉上的关元、气海、中脘穴及督脉上的百会、命门穴均可补益肾气,还有膏肓、志室、肾俞等背部俞穴,通过治疗多种慢性疾病而使人延年益寿。近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1996年开始用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腹泻2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用中药敷脐治疗,药物组成因证型而异。①寒泻:藿香、苍术、丁香、肉桂、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3—5克,用姜汁调成糊状。②热泻:黄连、黄芩、滑石、车前子、苍术各等份,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糊状。③伤食:槟榔、焦山楂、炒莱菔子、黄芩各等份,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④痢疾:石榴籽、石榴皮捣烂。敷脐方法:首先将药物制成膏,外敷于脐部,用纱布敷盖,胶布固定。一般每日换药2次,3日为1个疗程。注意敷脐前应先用75%酒精消毒,以免脐部感染而影响药物吸收,在贴敷及换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如有瘙痒、起泡、丘疹等过敏现象,应  相似文献   

10.
脚心即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中医认为肾藏精,为发育生殖之源;主五液以维持体内水液平衡;主纳气以调节全身气机升降。此外,还主骨、生髓、通脑,故称肾是先天之本,实为生命之源。刺激涌泉穴,可以改善肌体循环、神经、泌尿等系统功能,提高肌体免疫力,抗老防衰。因此,脚心敷药能治疗疾病,并且具有简易、速效、无副作用,大人小孩都愿接受的优点。下边  相似文献   

11.
治疗方法金银花20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川椒15克,艾叶20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生水煎制成半糊半干状。用纱布包裹,趁热外敷于脓肿处,每日3次,每剂中药可外敷3次(第二三次用药锅温热即用)。一般外敷1~3日,脓液即可排除干净,继续外敷则创面很快痊愈,不留瘢痕。早期脓肿全面吸收,中晚期脓肿脓液多自行排净。  相似文献   

12.
小儿腹胀临床上比较多见,常继发于肠炎、肺炎、外感及其他疾病。轻者出现哭闹、烦躁、食欲减退;重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不振等。我们用外敷法治疗小儿腹胀,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黄膏是一种具有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外伤、疖肿、感染及各种注射后引起的局部红肿热痛。笔者采用金黄膏外敷治疗58例局部炎症,疗效显著。治疗方法。黄柏40克,大黄40克,天花粉80克,白芷40克,姜黄40克,川厚朴15克,苍术  相似文献   

14.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又名。痄腮”、“衬耳寒”,是春季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采用中药外敷颇有疗效。 一、青黛粉用醋调匀敷于腮部,每日3—4次; 二、蚯蚓适量,拌等量白糖成糊状敷腮部;  相似文献   

15.
5岁的奇奇因长期厌食面色焦黄,形体消瘦,发育迟缓,经常发热或腹胀,脾气急躁,多动易怒,睡觉经常磨牙。几经治疗,但疗效不佳,后经中医师采取针刺四缝穴,配合口服健脾理气、化湿和胃、清热平肝的中药治愈。中医学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相似文献   

16.
杨凯艳 《家庭科技》2008,(11):32-32
天气开始变冷,不少爱美女性纷纷穿上了各式各样的高筒皮靴。但长期穿高筒皮靴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麻烦。女性在享受着靴子带来的美丽的同时,一些疾病也接踵而来。有些女孩长期穿高筒皮靴后,小腿下1/3处出现了轻度肿胀和小腿肚外侧疼痛,甚至足背处也感到疼痛,此外,还有可能发生跟腱周围炎、腱鞘炎和脚气病等。这些病症统称为皮靴病。  相似文献   

17.
笔者用露蜂房外敷治疗有头疽,疗效显著。 治疗方法 以露蜂房焙焦黄研末,香油调敷患处。 陈某,女性,8岁,右侧耳后颈部红、肿、热、痛3  相似文献   

18.
跌打丸为骨伤科常甩的中成药,有活血化淤、舒筋活络、行气止痛之功,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症,一般都是口服。临床上发现,跌打丸外用也能治疗很多疾病。 1.急性乳腺炎 用跌打丸3—5粒,研细,加白酒适量调成稀糊状,将药糊均匀敷于患处,以超过肿块3—5厘米为宜,覆盖以消毒纱布,胶布固定,外敷时适时在敷料上滴洒白酒以保持局部湿润,借以增强药效。每日换药2次,每次维持4—6小时,2次敷药间隔2—3小时,连续5—10天。  相似文献   

19.
中药在肿瘤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很多病人在用药方面存在诸多误区,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影响疗效.本文介绍中药治疗肿瘤的常见误区,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以便更好地运用中药治疗肿瘤. 误区一 肿瘤晚期用中药 许多肿瘤患者在西医治疗效果不好甚至到晚期复发转移时才去寻求中医.此时患者机体功能已经很差,中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痛苦,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如果到了疾病的最后阶段才求助中药,甚至将中药当作最后一根救命草,往往起不到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治脚气验方     
郭旭光 《家庭科技》2007,(12):34-34
进入冬季,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脚是很好的卫生习惯,更是一项非常好的保健措施.而泡脚时加些中药,在水温的刺激和药物的作用下不仅可预防疾病,对某些疾病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