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经济人"假设的重新思考--基于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明确了对个体行为进行评价的主体以及行为评价时点的基础上,个体是在完全理性的基础上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即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对于个体仍然是成立的.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组成的群体,由于存在着目标的不一致、彼此间行为的协同作用等众多原因,他们的行为与个体行为有着很大的不同,"经济人"的最大化假设就不再适用了. 相似文献
2.
罗春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150-156
文章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古典诗歌、日本诗歌、英美现代意象主义诗歌和中国早期白话诗之间的传承影响为例,论证了原语诗歌是通过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动态因素,如原诗文本、译者、译语读者等的共同影响,来实现译语诗歌的再生,从而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对立统一学说是辩证法的核心.在如何说明和发挥这个"核心"的问题上,一方面先后出现了用存在缺陷的"一分为二"命题和失范的"一分为三"命题的来表述对立统一学说的问题;另一方面,人们长期以来对对立统一学说只停留于狭义的认识水平上,忽视了对立两极之间的"中介"在统一物内的应有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提出过但没有详细地考察的"中介"范畴正在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得到确立.我们要明确地把"中介"范畴引入对立统一学说,把狭义对立统一学说提升为广义对立统一学说. 相似文献
5.
肖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57-60
"发展"的观念,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到关注社会综合指标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日益突出了发展的人文特征和价值属性,前者表明人是一切发展的中心,后者意味着发展必须付出代价,因此诉诸公平的发展就格外重要了;而这些内容,我们均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隐秩序与显秩序--兼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品越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2,39(4)
社会显秩序是指用权力与法规命令推行的秩序,隐秩序是指由自发的适应性交往构成的秩序,它使人们理性决断成为可能。正像在资源配置上,单纯的计划经济企图用显秩序取代隐秩序招致失败一样,在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控制上,单纯依靠显秩序也必将导致“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政府失灵现象。应当通过法制来加强德治,改造社会隐秩序以创造依法治国的道德环境,建设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7.
李秀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3):1-11
唯物史观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分为普遍规律、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使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具有时代意义和特征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郭松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2):20-23
人的理性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必须加强对人的理性内涵和层次结构的研究。尤其是要深入探讨人的理性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矛盾化解和推动社会向更高层次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的理性发展要有新的内容,要与和谐社会构架的科学建设和时代的最新发展紧密融合,这也是新的历史时期人的理性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使社会的组织形式更加松散;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使社会主体利益多元化、差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利益结构日趋失衡,利益关系日渐紧张;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使公共道德与信任关系受到冲击,传统的观念认同出现危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政策引导、制度创新、观念认同三个方面建立起发展目标明确、充满社会活力、利益结构合理、利益关系和谐、具有广泛社会认同的社会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学术界有广义、中义与狭义三种解读方法。这里系统梳理与论证了广义国际经济法存在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特别是通过明确其产生路径、学科性质与特点、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论证了该概念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李斌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5):1-4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发展的协调性很大程度表现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是要放慢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要防止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不惜牺牲其他社会价值发展的偏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清楚一些问题:第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第二;新的发展环境决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针是统筹兼顾;第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怎样进一步推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申盛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125-128
"五个统筹"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但各个统筹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为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最终动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江泽民同志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科学理论 ,以实践性的特点和现代的内涵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5.
黎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6):188-1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实现科学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从最初掌握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武器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全部过程,不仅意蕴学习、批判、借鉴的理论生成,更为主要的是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践养成.从中人们可以真切感受到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玉汝于成,是怎样的民族力量聚化为怎样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如何培育区域经济优势是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必须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区域经济的要素和结构入手,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空间上以宏观的角度,在时间上用动态的目光来谋划未来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翁伯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59-64
简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努力开创整体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哲学和经济学观点深入分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闽江流域联接了闽东南发达的闽江口经济圈和闽西北较落后的山区,是实现城乡统筹、山海联动发展的大动脉。因此,开发闽江经济走廊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探讨闽江经济走廊的开发模式入手,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战略、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生态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其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9.
蔡佳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121-124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中国西部各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 ,运用法律手段 ,促进和保障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的措施包括 :必须树立长期性 ,全局性的观念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立法 ,以实现西部地区方经济立法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完善地方经济立法 ,以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特色经济 ;依据WTO的标准 ,提高西部地区地方经济立法的质量 ,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吴长春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Z1)
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为着眼点 ,通过分析这两个文件中的两个主要内容———关于革命纲领与统一战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阐述了科学的革命理论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