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9年首次授予以来,已有二十一届共二十七位欧美经济学家获此殊荣。他们或是建立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或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或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为推动经济学的现代化做出了独创和奠基性的贡献。授奖的范围从横向上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四大部分,从纵向上包括了经济理论、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三个层次,从流派上涉及剑桥学派、奥国学派、瑞典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等欧美经济学众家之说。该奖基本上代表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最高水平和发展走向。本文通过对获奖者的贡献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个基本方面,以补充按“微观+宏观+流派”的模式来介绍当代西方经济学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理论肇源于西欧,雏形见于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利维斯派”的文学研究,成形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兴起的英国“伯明翰学派”和其后的后现代主义诸派文化理论丰富和开拓了当代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实践,继而影响世界,使文化研究和大众文化批评迅速普及于许多国家,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为当前世界上最活跃的理论领域。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经济学说的发展史上存在着三个影响巨大的经济学派别,分别是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这三大学派的经济理论充满根本的差异和冲突,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反对者,而即便是同属自由主义传统的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它们在理论逻辑上也是迥异的。事实上,通过追根溯源可以发现,三者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决非是无法沟通的。原因在于,在上述三个经济学派别的发源地,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主旨——应对经济世界的真实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经济学存在的含义经济学作为研究一般经济规律的学说,从来没有以国别分类过,如我们知道有剑桥学派、奥地利学派等说法,但从来没有人分英国经济学。奥地利经济学。也不可能进行这种分类,因为像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不存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异变现象。但是,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背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一致的经济理论,即使是最基本的价值理论、经济学分析方法也有较大的理论冲突。因此,要明确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性和理论框架,就必须明确中国经济学概念的含义。首先,西方经济学中的“西方”二字具有政治的…  相似文献   

5.
政府俘获理论的比较分析——芝加哥学派与弗吉尼亚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加哥学派和弗吉尼亚学派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两个重要学派,它们都从经济学角度对规制领域中的政府俘获问题(或利益集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规制机构为特殊利益集团服务的观点。但是,二者在理论假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竞争影响、租金耗散等问题上观点迥异,从而形成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俘获理论研究上的不同派别。  相似文献   

6.
从宋仁宗嘉祜初(1056)到来神宗元丰末(1085)的三十年间,是家学的兴盛时期。在这个兴盛时期,先后形成了四个学派,即:以王安石为首的荆公学派,以司马光为首的温公学派,以苏洵、苏轼、苏辙为核心的苏蜀学派,以及张载、二程(程颢、程颐)为代表的关、洛道学派。在这四个学派中,由于荆公学派在政治上得到变法派的支持,称之为官学,自熙丰以来“独行于世者六十年”①,学术上亦处于压倒的优势地位,放影响亦最大。其他学派虽然居于次要地位,对宋学的发展也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亦都有自己的特色。荆公学派虽属于官学,但这个学派却…  相似文献   

7.
历史学派是在德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经济学派。作为历史学派的创始人,罗雪尔希望以历史经济学为落后德国的经济发展开出一条新路。在《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中,罗雪尔引入历史方法,追求忠实地描绘现实生活,与古典经济学构成了经验主义与演绎主义、特殊性与普遍性、直觉思维与理性分析等方法论上的对立。《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将国民经济视为有机体,从国家整体运作的视角构造整个经济学体系,强调国家的核心作用。《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既反对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又反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是资本主义改良思想和自我修复的先声,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消极影响。重新考察罗雪尔的理论,可为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形成提供一种思想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由于所持的学科立场及研究视角的不同,对法经济学关注的学者们并没有就其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以波斯纳为代表的主流学派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法律的经济分析”,在研究范围上包括从反托拉斯法到法律和法学的各个领域,在研究方法上偏重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以麦乐怡为代表的非主流学派则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经济、社会、哲学等比较分析”,在研究范围上纳入更多意识形态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经济、政治、社会判断方法的综合。主流学派凭借其研究方法上的“技术优势”,在过去4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非主流学派试图突破法经济学研究中“法律的经济分析”这种狭窄的分析框架,发展出一种新的思考法学与经济学的方法。这一发展趋势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其研究方法和分析结论在多大程度上能显示出超过“法律的经济分析”。从根本上讲,法经济学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造性过程。作为新兴的理论学科,法经济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百姓日用即道”是泰州学派的基本思想和其他一切思想产生的理论前提,在泰州学派思想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只注意阐释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而很少从整体上考察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演变过程。本文认为,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有一个提出、发展和推向现实的过程,并从这三方面对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0.
最早使用“生产力”一词的要数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派,他们以当时经济学的发展水平与角度出发、定义“生产力”’为经济能力的一种量度。马克思由此出发,但并没有囿于此,而赋予“生产力”以哲学的意义,从而使之在质上得到一个规定。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形成和发展相一致,它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巴黎笔记》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生产力理论的萌芽阶段,其含义在不同的场合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延用了古典经济学派的“生产力”概念。第二阶段约从1845年2月的《神圣…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70年代,由于既不能科学地解释“滞胀”现象,又不能使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摆脱“滞胀”困境,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受到了严重打击。由此,应运而生了新古典宏观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本文将在简单介绍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论述新古典宏观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贡献和影响,并分析两学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其面临的困境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新古典经济学居于西方经济学界的正统地位。新古典经济学是主张自由放任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对…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批判理论”最初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提出的。早在1932年,霍克海默就提出要建立一种“从整体上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理论。1937年.在《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一文小,他把这一理论正式称之为“社会批判理论”后来,他又进一步阐述。哲学即批判理论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批判现存东西”,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人们忘却社会的现有组织所给予人们的那些观念和行为方式。”[1]霍克海默关于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社会功能的观点.匠映了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思想和政治倾向。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最何影响的代表人物。’一…  相似文献   

13.
演化经济学:现代流派与创造性综合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新奇”是划分演化与非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标准 ,它否定了所谓“新古典演化经济学”的提法。按照这个标准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是由老制度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奥地利学派和“调节”学派所构成。本文认为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四大流派所承继的传统近二十年来已发生了很大的嬗变 ,共同的东西越来越多 ,这就为我们的创造性综合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而目前的这四大流派基本上仍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着 ,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片面性 ,如果能在新的框架下相互杂交 ,这将有可能在理论上产生重大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形成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形成在理论上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为其阶格形成的理论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形成,是以资产阶级庸俗派经济学家所宣扬的价值学说为依据。不论是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Marshall Alfred)所提出的供求价值论,还是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庞·巴维克(Bohn-Bawerk)及其门徒熊彼特(Schunpeter Joseph  相似文献   

15.
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与接受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与接受美学刘月新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与接受美学同属西方现代美学史上的两个重要美学流派,前者所指的是以阿多诺与马尔库塞为代表的后期法兰克福学派美学。后者以尧斯和伊瑟尔为代表。这两个学派之间是否存在渊源关系,难以找到确切的材料来证明,我们只知...  相似文献   

16.
施穆勒是德国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施穆勒纲领被视为融合理论与历史的方法论,但它只不过是用社会意识去理解社会存在,而不是用社会存在去理解社会意识的唯心主义方法论。门格尔与施穆勒之间的“方法论”之争是“两小儿辩日”式的争论。德国历史学派作为讲坛社会主义者曾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鄙视和批判,他们也对马克思进行了诬陷。今天一些人希望借鉴德国历史学派的主张,以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在这方面,德国历史学派也完败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真正把经济学变成历史科学的是马克思,而不是德国历史学派。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危机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哲学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并以社会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的眼光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其中,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哈贝马斯(J·Habermas)以他的“危机理论”闻名于西方。因此,对他的“危机理论”作一些述评,既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也能使我们更为全面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及变化脉络。“合法性危机”是哈贝马斯危机理论的核心。哈贝马斯认为合法性是同政治制度紧密相关的概念,是指一个合法的制…  相似文献   

18.
在198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布坎南的宪法理论发生了明显的奥地利学派化,他淡化了“维克塞尔模式”的内容,而扩展了“哈耶克领域”的因素。布坎南将知识理论引入了自身的研究纲领之中,试图与原有的契约论方法形成互补。契约理论与知识理论的结合产生出了一个混合的宪政经济学研究纲领。由于布坎南坚持使用理性方法来解决立宪时的知识问题,新的研究纲领存在内在的紧张。实质上,紧张源于在规则问题上两种进路——“休谟-哈耶克”式的不可知论与“康德-罗尔斯”式的理性主义——之间的冲突。康德传统所代表的进路强调以理性来设计规则,而休谟传统所代表的进路则主张规则的自发演化。哈耶克和布坎南的工作都是综合性的,相对而言,哈耶克更偏向休谟,而布坎南则更接近康德。  相似文献   

19.
文炳赞 《船山学刊》2011,(1):177-180
清军入关推翻明王朝,奉明为宗祖国的朝鲜在感情上根本无法接受。以宋时烈为代表的“北伐派”提出要北伐清朝,而洪大容、朴齐家、金正喜等学者通过入访北京,提出“北学中原”的主张,形成历史上著名的“北学派”。金正喜作为李朝纯祖时的经学家、书画家,1809年随父亲往中国北京,搜集了大量经史、书画资料,结识了嘉庆朝很多学者,尤其得到敬仰已久的翁方纲和阮元的器重。在中国的短暂一个多月的时光,对金正喜这位将来“海东第一通儒”学术思想的确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形成多学派的分化,现代西方经济学在承袭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多学派的研究方法,形成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的综合。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逻辑演进为认识和分析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