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说野史     
野史是中国史学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作者多非史官,二是体裁不拘,三是所记史事大多出于闻见,四是记事较少忌讳。野史同正史相对而言,在发展过程中,正史的内涵趋于稳定,野史的内涵愈来愈宽。全面的和辩证的观点、历史主义的观点和批判继承的观点,是对待野史以及野史与正史关系的正确态度。野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治史的优良传统和史家自觉意识的不断增强,丰富了历史记载的内容,活泼了历史编撰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史和野史,是人们学习、研究历史不可缺少的两大部类史料。千多年来,学人对于正史和野史的涵义以及它们分别在史料学上之价值的认识,看法歧异,以至大相径庭。对上述问题的正确认识,乃是关系到正确对待史学遗产的问题,对当前的史学研究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宋初宽松的政治环境,所以宋人好做野史。到了两宋之际,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野史的创作达到高峰。秦桧第二次为相后,出于维护投降路线、打压政敌等目的,在高宗的支持下,全面展开禁野史的运动。然而,此次禁野史不管从过程还是结果来看都是不彻底的。  相似文献   

4.
李伟敏 《兰州学刊》2007,(9):172-174
发生于乾隆二十二年的彭家屏私藏明末野史案以及由此引发的段昌绪私藏吴三桂伪檄案对乾隆帝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触动,促使乾隆帝思考如何消除汉人心中潜藏的反清民族意识,维护清朝统治的合法性。最终在实践中,乾隆帝探索出了禁书这样一种手段,以彻底地、一劳永逸地消灭汉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5.
“野史”特征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史是民间史学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史学文化现象。其特征有丰富性、实录性、轶事性、笔记性。并就这种文化现象,呼吁建立一门野史学科。  相似文献   

6.
封建社会的有识之士倡导廉政。宋人罗大经所著的《鹤林玉露》中就有很多廉政诗文,其要旨明确:为官要清正。提倡俭约、勤勉、敬畏、谨慎,要做好人好事。在“为官者”的人格塑造方面,提出了一定的道德尺度,很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和承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鲁迅世界是神奇多彩的 ,要真正认识鲁迅 ,就必须进行立体的全面考察 ,在深入鲁迅的同时 ,还要跳出鲁迅 ,只有选好方位 ,站得越高 ,才能看得越清越透。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治学     
被当今世界公认为人类有史以来十大作家之一的鲁迅,同时也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伟大学者。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接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若干学科,后来经过长期刻苦治学和勇于在变革现实社会的斗争中不断地探索、总结,这不仅促进了鲁迅世界观的转变,奠定了鲁迅坚实的学术根柢,使他的学识既博大且精深,而且对于他的文学创作,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鲁迅比起许许多多缺乏高度文化科学素养的所谓“纯”作家来,他的高明之处与迥异之处,我以为就在于他既有艺术家的敏感又有学者的沉思。一生治学的鲁迅,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中都有精深的造诣和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治学经验和从事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探讨他的治学经验及学术成就,是我们全面学习鲁迅,继承鲁迅思想遗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笔名西谛、郭新源,福建长乐人.他在北京念书期间认识鲁迅.一九二一年一月四日,文学研究会在北京中山公园今雨轩开成立会.郑振铎曾致函周作人,约请鲁迅参加,当时鲁迅因病,未能出席.同年四月,郑振铎到上海编《时事新报·学灯》,一九二三年主编《小说月报》,曾多次邀请鲁迅写稿.后来因讨论问题,合编笺谱,出版书籍,关系越来越密切.一九三五年间,他曾积极支持鲁迅编辑出版瞿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与孔子     
鲁迅与孔子蔡正发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孔子批判、对旧礼教抨击最猛烈者,历来首推鲁迅,始终未改变反孔立场者,历来也公推鲁迅。那么鲁迅是否全盘否定了孔子呢?笔者以为不仅未全盘否定,而且不论在言论还是行动方面,鲁迅对孔子都有诸多肯定。一、鲁迅之著作对孔子有所肯...  相似文献   

11.
田汉与鲁迅     
在三十年代,田汉与鲁迅曾有过很多交往.在交往中他们结下了战斗友谊,也产生了一些误解.直到今天,人们只知道田汉是鲁迅所说的“四条汉子”之一,甚至误以为田汉曾化名“绍伯”攻击过鲁迅等等,不论是鲁迅的著作还是田汉的著作的“注释”仍然认为“绍伯”就是田汉的化名.实际上,有些事情完全是因时代的关系由“误解”产生的.为了进一步弄清田汉与鲁迅交往中的一些事情,诸如“四条汉子”问题,“绍伯”文章的由来等问题,笔者依据所收集到的一些资料作如下论述,以就教于各位专家.田汉与鲁迅的交往始于1927年.据《鲁迅日记》1927年11月23日载:“晚得田汉信,夜复.”田汉的信遗失,内容不得而知.当时,正是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笼罩文坛的时期.鲁迅和田汉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不同的方式展开着斗争.鲁迅以杂文为武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进步文化事业的罪行;田汉则以戏剧为阵地,创办南国社,带领学生以穷干苦干的精神开展“民众的戏剧”运动,通过戏剧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内战、追求真理、向往自由光明的进步思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尼采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尼采是十九世纪德国的反动思想家。但是,本世纪初,尼采思想风靡一时的时候,曾给世界观正在形成的青年鲁迅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到二十年代鲁迅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才彻底清除。资产阶级文人学者说鲁迅是中国的尼采,自然是恶意的诽谤;但尼采思想确曾给鲁迅以影响,这是历来鲁迅研究者一致公认的。但如何正确地理解思想史上这一复杂的现象,仍是鲁迅研究者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胡风与鲁迅     
本文的宗旨,完全不在于讨论胡风与鲁迅的个人关系。一般说来,作家之间的个人关系,同他们的文艺思想一致或不一致,固然有某种联系,但并非一回事。因此,对于研究工作来说,它也许能说明什么,也许什么也不能说明,胡风和鲁迅这个题目的应有主义,同样不在这一点。本文也不打算讨论在例如。“两个口号”论争这样的具体事件中,胡风和鲁迅的共同见解。因为,个别事件或某个问题上的一致或不一致,也未必就能说明作家之间文艺思想根本点上的联系及其性质。而胡风和鲁迅文艺思想根本点上的联系及  相似文献   

14.
<正> 鲁迅在世的时候,欧美的文豪评论过鲁迅作品的,是罗曼·罗兰,而与鲁迅见过面、谈过话的则是萧伯纳。翻译的序跋除外,鲁迅为外国作家写专文最多的也是萧伯纳。本文不拟详细描绘二人的会面,而是对鲁迅与萧伯纳的思想与创作进行比较与反省,并探究萧伯纳对鲁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目连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晓平 《晋阳学刊》2001,6(3):71-77
鲁迅对目连戏的认识及目连戏对鲁迅创作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宓与鲁迅     
本文通过对吴宓生平的介绍 ,以及鲁迅与“学衡派”之间斗争的剖析 ,用大量事实证明 ,鲁迅批评《学衡》没有点作者的名 ,完全是对文不对人。驳斥了“鲁迅主要批评的对象是吴宓”的观点 ,主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客观地评价吴宓 ,更加深入地研究鲁迅 ,得出一个尽可能准确的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17.
柯仲平,原名柯维翰,曾用名冬山。1902年1月25日出生在云南省广南县城内一个没落的小地主家底。早年参加过学生运动,肄业于北平法政大学法律系,曾在狂飙社出版部,创造社出版部工作。大革命时期,参加过党领导的上海工人秘密斗争,组织过秘密工会。1924年前后开始写抒情诗,多发表在当时的《语丝》、《洪水》、《狂飙》和《草原》等杂志。还出版过抒情长诗《海夜歌声》和大型诗剧《风火山》。1927年在西安陕西省立一中做国文教员,同年夏,在西安讲习会讲《革命与艺术》,对文艺的社会作用有过精辟见解。1929年在上海建设大学任国文教授。1930年经潘汉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中央《红旗日报》采访员,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胡适     
<正> 关于鲁迅与胡适的关系,不少现代文学史和文章都把他们说成一开始就是对立的,好象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交往,只有鲁迅对胡适的口诛笔伐。有些文章甚至把鲁迅与胡适在一些问题上明明有一致的观点,也把它“改造”成为“对立面”。至于鲁迅与胡适在五四前后存在的一段友谊史,只好讳莫如深,束之高阁了。这里想根据史实,对长期被“禁锢”的鲁迅与胡适前期一度存在的友谊,作一必要的回顾,对鲁迅与胡适后来的对立,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同志是我党早期历史上有威信的领导人之一,是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在争取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的伟大斗争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瞿秋白同志在上海坚持三年斗争。在此期间,他同鲁迅并肩战斗,结下了亲密的友谊。这一段光荣历史,至今仍然是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民俗     
鲁迅从童年到晚年与民俗都有联系,他在杂文、小说、散文中都涉及民俗,他关于民俗的意见是片断的,但它是鲁迅思想总体的一部分。如果把它贯穿起来,能成为完整明晰的观点,为我国民俗学增添宝贵的财富。鲁迅于二、三十年代在民俗学方面就有真知灼见,但迄今四十多年了,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这说明我们全面认识这位文化巨人很不容易。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鲁迅关于民俗的精辟见解。就从鲁迅与歌谣运动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