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面对对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必须面对竞争面对对手。对待竞争,有两种选择,要么是主动应战要么是被动应付。古人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主动应战者,就会自觉把工作做在先,时刻提醒自不能松懈,这样就能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据报载,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纽约梅瑞公司购物大厅里,有一个小小的咨询服务亭,它的主要务宗旨是:如果你在该公司没有买到你想要买的意商品,就指引你去某一家有这种商品或更满意品的店家。换言之,就是把你送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里去。梅瑞公司的这种做法,看似不可思议,然而,却赢来了“上帝”的…  相似文献   

2.
<正> 在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纽约梅瑞公司,购物大厅里有一个很大的服务台,是专门为在公司未购到物的顾客服务的。它的主要服务内容是:如果你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服务员就会指引你到另外一家有这种商品的商店去购买。这种“推”顾客的作法,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却赢得顾客的欢迎和好评。服务台开设后,不仅没有把顾客推走,相反的是顾客与日俱增,人们纷纷慕名前来采购。  相似文献   

3.
迅速增加的超市数量正在改变着我国商品流通的格局。尽管很多超市为了吸引消费者而不断的花样翻新,但从整体上来说,中资超市在经营上仍然大同小异,除了凭借地点的优势之外,仍缺乏把消费者牢牢吸引到自己门下的“亮点”。它们似乎忘记了优质服务这一商家的宗旨,忽略了对顾客心理需要这一细节的关注,而不遗余力地抢占地盘,连锁扩张。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所谓“一站式”购物的机会,中资超市都把注意力投入在连锁店的具体模式以及扩大商品品种范围上,而淡化了在服务细节上的管理。虽然,“让顾客满意”已经成为商家的口号,但很少有企业能够把这种观…  相似文献   

4.
近来,在一些大中城市的超市和商场里,常有一些带着商务通、随身听记录商品价格而不买东西的被称之为“价格密探”的顾客,他们每天穿梭在各大商家之间,一旦发现某些低价位商品立即通报给雇主,由此形成一支支“抄价族”。然而普通顾客在挑选商品过程中,为了把价格作个比较,也会用纸笔随手抄下商品的价格,有时商家会以为他们是其它商家派来“探底细”的,因此经常引发矛盾。这两种顾客常在呵斥声中提出质问:“进了你的商场就是你的‘上帝’,我抄价格违反了哪一条法律法规?”从法律上讲,无论顾客是出于何种目的商家都无权阻止人家抄…  相似文献   

5.
<正> 《三十六计·暗渡陈仓》中指出:“示之以功,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意思是说,故意暴露行动进行佯攻,利用对手在一方固守时,向另一方进行掩袭,以达到乘虚而入、出其不意的目的。把这种用佯攻、佯动迷惑手段,来伪装进攻路线和突破点的军事思想引伸到企业价格决策之中而形成的“暗渡陈仓”定价术,是指企业在对其商品或劳务进行定价时,故意暴露自己的“虚假”行动,掩盖其真实的意图,用以麻痹竞争对手,以此吸引顾客、战胜对手、拓展市场。一般来说,企业经营的商品是多样的,为了  相似文献   

6.
诸强新 《经理人》2005,(9):40-42
浙江奥克斯集团的老板曾说过这 样一句话:“只有让对手睡不着 觉,我才能睡得着!”可见,在 激烈的竞争中,有多少企业在想方设法让 “对手睡不着觉”。那么,谁更容易让对手睡 不着觉呢?从企业内部出来的人!因为没 有一个对手比自己人更可怕。兵法云:知己 知彼,百战百胜。知己已经很难,知彼更不 容易!许多公司为了知彼,不惜重金请专 业公司调研,想尽一切办法从对手那里刺 探军情,若是原先内部的战友成了对手,这 种危害性自然让人不敢小视。  相似文献   

7.
一位年轻的建筑师问他的老师:“怎样才能把楼盖得又高又结实?”老师告诉他:“向下,地基牢固了楼才能高。”学生大悟。当市场经济教会了我们要敢于和对手竞争时,也让企业家们明白:企业要发展,就得先在内部管理上做文章,夯实基础,才能再谋大业。天津市文通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总经理李文斌这几年就是在倾心房地产开发经营中不断强化对企业的管理的。因为他明白,当房屋也作为商品只能到市场上任消费者挑选时,作为商品房的“生产者”应当着力打造的首先不是商品房,而是商品房的市场。而支撑企业商品房市场的就毫无疑问地属于企业自己…  相似文献   

8.
到那所知名大企业———“方正电器公司”竞聘,我凭借过硬的知识,优美的文笔和流利的口才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进入老总亲自面试这最后一关。我喜形于色,仿佛看见自己梦寐以求的销售部经理一职正迎面而来。面试当天,老总简单与我寒暄了几句后,招呼我坐下,问:“经考核,我们已经了解你很出色,想必你对我们方正电器公司也已经有所了解。刚才有人向消协投诉了我们的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太阳电器公司。他们公司产品质量不合格,引起一场劣性事故,造成了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你作为销售部经理,对此有什么举措?10分钟后,我想听听你的想法。”老总…  相似文献   

9.
以情促销     
<正> 想买,您自己开个价 1995年初,奥瑞特贸易公司率先推出“标明进价运费,买主自行定价”的销售招数,在南京商界欣起了不小的波澜。做法很简单:商家把所有商品的进价、运费及当地市场参考价都标注在标价签上,并作出承诺:您看中了哪件商品,只要高出该商品的保本价——进价加运费,这买卖就可以成交。至于高出多少,全由“上帝”做主。售出的商品一律保证质量,并按国家有关法规实行“三包”。奥瑞特公司以经营空调、彩  相似文献   

10.
登山 《经营管理者》1996,(11):18-18
<正> 促销是商家的经营之道。正经的促销手段,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提高商品的销售率,使商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加剧,商品促销变了味,一些商家不择手段地设置促销圈套,欺骗顾客,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大酬宾,弄虚作假渡陈仓。时下,以“大酬宾”来推销自己的商品,在企业商场舞台上颇为流行。什么“佳节大酬宾”、“开业大酬宾”、“清仓大酬宾”、“换季大酬宾”、“有奖大酬宾”、“优惠大酬宾”等等,多得令人目不暇接。然  相似文献   

11.
<正> 品牌是商品的“脸”。正是凭借这张“脸”,消费者才得以区分不同的商品,进而区分不同的生产者;名牌是企业的“摇钱树”,不管你相信与否,“万宝路”这块牌子就值400亿美元,它远远超过了该品牌的拥有者——菲力普·莫里斯公司的有形资产的价值;名牌更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日本小岩乳业公司利用导入cI来提升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使其营业额一年提高了270%,创造了世界经营史上的奇迹…… 消费者认脾购货意识的增强,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充分发挥品牌促销功能。 一,品牌定位:企业开拓市场的第一步 所谓品牌定位,是指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传媒,把企业的产品品牌以一定的形象,准确的植入未来消  相似文献   

12.
“逗你玩儿”。自从马三立在相声“挠挠”里抖出这个包袱以后,“这你玩儿”便成为对某种诱近虐美的世相一种调侃和讽刺。但迄今,“这你玩儿”并未拨旗息鼓。谬种流传坊间还颇有一些花样翻新。推销产品发大奖,说的天花乱坠,但对应声投入者许愿多、兑现少,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这种钓饵式的悬赏已是屡遭唾骂,有的还诉至公堂。某商家开业搞宴席抓奖,主持人特请某小姐口吐莲花满屋火爆。及至揭晓获奖者其实都是该商家的顶头上司及往来大户。抓奖是虚,送礼是真。逗你玩儿!商家为利玩点手段,文化圣地清水衙门想不会搞这些小把戏了。巴?…  相似文献   

13.
马云 《经理人》2010,(8):80-80
以前我们把自己定位为最佳雇主公司,现在需要做出新的调整。我们认为,所谓的最佳雇主公司,其实还是停留在老板对员工的“我待你不错,你要感恩”这样的浅层次上,这违背了我们缔造企业价值观的初衷。我们觉得整个阿里巴巴的下一步,应该是将“最佳雇主公司”努力转变为“员工最感幸福的公司”。  相似文献   

14.
松下电器公司是日本第一家具有精神价值观和公司之歌的企业。在解释“松下精神”时,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犯了一个诚实的错误,公司是会宽恕你的,把它作为一笔学费;而你背离了公司的价值规范,就会  相似文献   

15.
危情时刻     
朱凌波 《经理人》2000,(1):90-91
你所有的努力都是防止对方使出致命的“杀手锏”,而你最致命的“杀手锏”就是让对手明白,他的“杀手锏”是一把双刃剑,伤害你的同时也会刺杀他自己。  相似文献   

16.
<正>我公司为将自己所生产的商品不仅从外观上,而且从内在资料上区别于其它同类商品,专门设计出一种条形码,并已向有关物品编码中心申请、依法注册。但前不久发现,该条形码已被他人用于另外一种商品,同样作为另外一种商品区别于与它同类商品的标识。他人之举是否构成侵权?——谢莹该行为已侵犯了你公司的商品条形码专用权,你公司有权请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  相似文献   

17.
从金山网络到猎豹移动,在这几年时间里,傅盛带领自己的企业躲过了强大对手可能带来的劫难,并挑战了360。5月8日,傅盛终于让自己创建四年多的猎豹登上了纽交所,而他自己也实现了从“马前卒”到“美梦成真”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都希望当亲朋好友问到“你在哪儿上班”的时候,可以骄傲地回答出一家有名的大公司,或是一个有地位的职称, 像是医生、律师,或甚至只说自己在航空公司、科学园区也好,只要听起来混得还不错,大家总会对你投以羡慕的眼光。然而如果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上班,许多人也许就不想把公司名称说出来,因为会觉得有些丢脸。似乎大家是以大公司或小公司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这种以到大公司才能衬托出身价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大公司是之前的人造成的,与你无关,进到大公司不代表你的厉害或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希望当亲朋好友问到“你在哪儿上班”的时候,可以骄傲地回答出一家有名的大公司,或是一个有地位的职称, 像是医生、律师,或甚至只说自己在航空公司、科学园区也好,只要听起来混得还不错,大家总会对你投以羡慕的眼光。然而如果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上班,许多人也许就不想把公司名称说出来,因为会觉得有些丢脸。似乎大家是以大公司或小公司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这种以到大公司才能衬托出身价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大公司是之前的人造成的,与你无关,进到大公司不代表你的厉害或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正> 到现在为止,西方国家已经历了五次大的企业购并潮。在一次又一次购并潮中,无数的企业陷入了你购我并、你争我夺的大小战役之中。每次尘埃落定之后,总有数以万计的企业葬身“鱼”腹。在每次的争夺战中,总有一些企业为了保存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品牌而奋起搏斗,这就是反购并。在西方企业的反购并实战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或富有创见的反购并手段。 一、利用法律手段——名正言顺 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当完备的法律体系。当一个公司成为其他公司的收购目标时,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于法律的支持。这种法律一般又可分为两种,反托拉斯法和证卷交易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