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闽浙三省新移民身份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潮龙起 《南方人口》2009,24(4):52-58,13
根据侨情调查和人口普查资料,通过对粤、闽、浙三省新移民出国时身份特征的比较发现.就粤、闽、浙三省新移民的自然属性来说,粤籍新移民年龄层次的多元化特点明显,性别比例平衡:浙籍新移民的年龄较集中在青壮年,但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向,性别比例不大平衡:而闽籍新移民青壮年比例最高,性别比例失衡。就粤、闽、浙三省新移民的社会属性来说,粤籍新移民文化程度最高,浙籍次之,闽籍最低;三省新移民的职业身份都以农民、工人为主,但广东、浙江新移民职业结构的多元化特征明显,而福建新移民的职业层次相对较低。造成粤、闽、浙三省新移民身份特征的差异主要是三省侨乡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移民传统、新移民迁移的不同途径以及目标国的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2.
畲族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畲族人口已达371965人。浙江省是畲族人口较为集中的一个省份,1982年,居住在浙江的畲族人口为148259人,占全国的39.86%,仅次于福建省。畲族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然而目前对该民族人口的研究仍然很少,资料更是缺乏,鉴于此情,笔者试图通过所掌握的一些有限的资料,对畲族的婚姻、家庭及其人口结构作一次探索,旨在为发展少数民族人口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畲族妇女的地位及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历史上深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压迫,他们远避尘世,大多结庐在山区,以农耕、狩猎为生。清·浮云《畲客风俗》有“畲客夫妇并耕”的记载。畲族妇女非常地吃苦耐劳,与男子共同参加社会劳动,她们的这种自强自立的精神决定了她们在畲族社会家庭中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地位。浙江省丽水地区是畲族聚居地之一,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八分之一。笔者曾对畲族妇女的地位及其产生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进行过一些调查和探析,深切感到,当今畲族妇女在保留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同时,不断向社会吸取新的东西,已与祖国大家庭融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努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人口问题的思考陈书碧为了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实现福州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福州市委提出了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以下简称“经济圈”)的宏伟构想。随着“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福州的经济、社会将发生巨大变化,福州作为中心城市在闽东南地...  相似文献   

5.
一、苏、浙、粤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但广东人均指标明显偏低。1990年11月财政部对全国2353个县(市)财政收入实绩进行排序,确定出我国1989年“十大财政县”分布于上海(4个),江苏(3个)、广东(2个)和浙江(1个)四个省市内,这些县的财政收入均超过3.2亿元。几乎同时,《农民日报》等几家报刊在全国5.6万多个乡镇中评比“十佳乡镇”和“百颗乡镇之星”,结果苏、浙、粤三省均榜上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揭示了生活于浙江省丽水地区畲族文化的特点 ,如男女平等、婚嫁方式实用灵活、生育性别偏好较弱、早婚现象严重等。文章继而从畲族文化的历史渊源、生存环境、妇女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指出应吸取其精华 ,为构建塑造各民族新婚育文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省福安市一个偏僻的畲族山寨,有一个叫兰坛梅的女孩,她砍过柴,当过钟点工,还在一家酒楼里端过菜……是“关爱女孩行动”的春风帮助她重返了校园。  相似文献   

8.
人口地理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ArcGIS为工具,以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了中国2000年之人口分布,并在GIS支持下,直观显示了中国2000年人口密度图.研究表明,中国2000年人口分布仍保持东密西疏,东南部人口密中有疏,西北部人口疏中有密的空间格局;人口密度在100人/km2以上的地区占全国人口的91.19%,占国土面积的32.24%;人口密度在100人/km2以下的地区人口比重只有8.81%,面积占67.76%;在GIS工具帮助下,清楚界定了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浙闽沿海地区等若干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人口密集地区.研究认为,1960年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并未发生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宜兴县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现属无锡市管辖。东临太湖,全县有山区、丘陵,又有墟区、渎边;素有“陶都”、“竹海”、“茶洲”、“洞天世界”之称,还有“溪十景”,为中外游客之旅游胜地。全县有53个乡镇,14个国营场圃。101万人,170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613人,人平水稻田1.02亩。宜兴县的计划生育工作,以抓避孕为主,把工作做在计划外怀孕之前而著称。去年  相似文献   

10.
《大众医学》1987年第3期发表了何慧德同志的同名文章,介绍了在我国第一部老年人口地图集的编制过程中,发现的我国老年人口的特点。1.老年人口最多的地区。以60和60岁以上为老年人口,上海市居全国之首,占全市人口的 11.5%。按人口分型,上海市在1982年就跨入老年人口型,而浙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主要民族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自1953年以年增长率26‰的速度增加,1990年的少数民族人口已占中国总人口的8.04%(张天路,1993).畲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和安徽省.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海峡两岸局势的缓和,特别是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闽台人口交流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1)来闽台胞数量迅速增多。自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来闽台胞超过80万人次,占来大陆台胞的35%以上;(2)福建省吸收台资金额加大。1987年之前,福建省吸收台资累积不足1亿美元,而到1990年底超过12亿  相似文献   

13.
一、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旅游资源优势 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地处洞宫山脉中段,千米以上山峰779座,最高峰为大际乡上山头,海拔1689.1米。县城近郊敕木山,旧称“邑之镇山”。鸟瞰地面、千皱万褶、峰峦簇拥。发源于庆元县的小溪,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境内流长124.6公里,流域面积1725.56平方公里。南部北溪,境内流长31.9公里,  相似文献   

14.
抓好“三生”服务群众刘红伟,尚方剑,史铁柱河南省浙川县黄庄乡注意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坚持“发动群众、带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方法,为山区群众拓宽致富渠道,广泛开展协会理事、会员帮带群众少生、快富、奔小康活动。一是依靠先富起来的理事、会员帮带致富无门的农...  相似文献   

15.
引导家庭走少生优生、富裕文明之路──浙江省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的调查王国强,张汉湘,何文君浙江省开展的“新家庭计划”活动作为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一种具体形式,其内涵是什么,有哪些特点?较后进地区如何推进“新家庭计划”?最近,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到浙...  相似文献   

16.
<正> 1982年以来,在中央有关指示的引导下,我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先后颁布和实施了计划生育法规。这些法规都是经各省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的,具有地方性法律的效力。本文选取颁布实施较早的16个省区,从生育规定、奖惩措施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力求对这16个省区的计划生育法规有一个总体评价。一、关于我国地方计划生育法规建设的概述1982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发出了“计划生育的根本问题是要立法”等重要指示后,各地的计划生育法规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至1989年底,全国共有21个省区颁布、实施了计划生育法规。具体如下: 山西省(1982年);浙汀省(1985年);青海省、广东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1986年);四川省、湖北省、贵州省(1987年);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安徽  相似文献   

17.
1人口发展中的生育率因素经过近20年的严格控制。我国正在逐步趋近一个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良性的人口环境。其重要标志之一,是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靠拢甚至超越生育的更替水平。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这类地区包括:京、津、沪、辽、吉、黑、苏、浙、川、鲁等10个省市,其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8.15%。它们的生育率稳定在低水平上波动,这些地区已做到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并对全国人口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示范影响,但这些地区多数属于经济文化较发达的沿海地区,这就给人以假想,认为“经济发展”是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因素。顺此逻辑,那…  相似文献   

18.
6月16日至17日,第七届中国太姥山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白茶文化节活动在福建省福鼎市隆重举行。福鼎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于6月16日晚8时30分,在福鼎市50米大街上举办首届关爱女孩民俗文化踩街宣传活动,满载传统节目风情,充满浓郁风俗的福鼎市前岐镇关爱女孩马灯文方队、喜气洋洋的畲族迎亲方队、展示渔村女孩的沙埕镇女孩铁技表演队、关爱女孩男女平等表演队,一辆辆彩车,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浙川县在试点的基础上,1993年7月在全县农村普遍开展了创建少生优育小康村活动,并列入计生宣教工作考核内容.到1994年7月,全县已有20个村已经达到、80个村基本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地处赣闽交界处的武夷山区,总面积1251平方公里。总人口10.17万。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85.2%,每平方公里不足80人,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边远山区小县。 资溪县是抚州市连续11年的计划生育先进县,工作基础比较好,2001年10月,抚州市计生委决定在资溪县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过去,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靠强制性行政手段推行,由于群众不够理解,也曾出现过计生干部和群众发生恶性冲突的事件。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