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各种类型贸易条件指数所反映的贸易利益获得和分配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纯要素贸易条件,与单要素贸易条件在反映贸易利益获得途径上形成对照,并以此构建贸易增长方式的测度指数.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为比较优势战略的假定,通过对单要素贸易条件、纯要素贸易条件以及贸易增长方式测度指数的实证研究,并结合比较优势动态属性的文献研究,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在比较优势动态属性的推动下,对外贸易不断地获得自身能力,贸易增长方式也内在地发生转换,贸易增长质量在波浪式前进中得到了提高,并不存在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可能性,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总体呈现恶化趋势,收入贸易条件一直在增长,但价格贸易条件主要反映出一国所能获得的相对贸易利益情况和其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对价格贸易条件仍需要重视。考察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必须和我国的比较优势情况以及贸易结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分析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是增长的代价还是进入比较优势陷阱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下 ,决定两国贸易条件和居民福利的最重要因素是两国生产优势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而廉价的劳动力虽然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 ,却损害了居民的福利。  相似文献   

4.
通过引入价格贸易条件的一般均衡模型,对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过程中出现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与经济持续增长并存的矛盾现象进行模型解释和因素分析。模型结果证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人口增加时,即有可能同时出现贸易条件的恶化与该国福利的增加。文章试图以此证明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并没有影响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在总体上的快速增长。并指出我国应坚持比较优势战略,在发挥要素禀赋优势的同时,推进技术进步,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加以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比较优势,提出在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并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情况下,发展制造业应该注意信息问题、加工贸易问题、规模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二位数数据,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出口商品从1980年至2004年的比较优势变化.得出: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并遵循了阶段比较优势原则.  相似文献   

7.
以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调整为背景,利用1995~2011年数据系统测算了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组合调整的分类农产品和农产品整体效果,并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有效保护率、新要素贸易条件等指标构建了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变动的科学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限制效果显著降低,现有农业贸易政策组合可以形成合理、有效保护;不同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明显,中国农业生产贸易格局基本上遵循了比较优势原则;今后在挖掘和提升中国农业生产贸易整体的比较优势时,依据变动中的比较优势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8.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通过考察"金砖国家"外资流入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变化,发现两者存在正相关性。在全球化经济下,对比较优势的把握应深入到要素层面,即要素质量、数量和要素组合共同决定比较优势。要素跨国流动对要素价格、质量、组合以及规模经济形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比较优势,由此,中国应立足提升要素质量的规划,参与全球化经济。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我国开展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其对外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出口劳动密集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被打破以后,这一贸易格局出现了严重的不适性.导致了我国某些行业出现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资源静态化的现象.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应在利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多元化的出口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发展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降低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规模经济理论基础性重构与我国贸易条件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全新的角度——规模经济理论出发,通过对规模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缺陷,对之进行基础性重构,并重点集中于探讨其与贸易条件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规模经济理论基础性重构与我国贸易条件改善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从规模经济理论的角度分析贸易条件。本文试图为贸易条件的研究找到一个新的方向,并从理论上起到指导生产和国际贸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文献讨论了贸易条件恶化和比较优势陷阱问题,但是至今却没有对比较优势陷阱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粗浅的讨论了比较优势陷阱的定义问题以及它和贸易条件恶化的关系,并指出了足以排除比较优势陷阱存在的几条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就要素积累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整体表现出较明显的劣势,旅游、运输作为传统服务贸易部门比较优势在下降,而其他服务贸易部门的比较优势还未形成;从要素角度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比较优势仍主要来源于丰裕的劳动力,但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对不同服务贸易部门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机制与比较优势陷阱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优势分为静态比较优势与动态比较优势。我国国际贸易环境经历着剧烈变化,传统比较优势产业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市场结构、规模报酬不变、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流动等是比较优势陷阱产生的原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等是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基础,干中学机制和创新机制是动态比较优势的转化机制。可以从技术差异、规模经济和人力资源配置三个方面构建动态比较优势的直接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避比较优势陷阱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要素禀赋和区位环境视角的中国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素禀赋和区位环境是区域比较优势存在的先天条件和基础.中国四大区域有不同的要素禀赋和区位环境,基于此分析中国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具有验证和导向作用,同时对中国四大区域的均衡发展提出可行性方案.依托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运用多指标和综合指标进行测度,在生产要素范畴内,中国四大区域的分工战略为"东部资本、中部劳动力、西部资源、东北技术",同时结合要素流动机制,促进区域要素合理配置;从区位环境视角,应逆比较优势而上,促进各区域公平进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遵循比较优势是经济发展成功的“药方”。根据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一个国家发展的产业需要“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国内有大市场”“国内形成产业集群”“国内是竞争市场”等四个条件才能具有竞争优势。但是,竞争优势的第一个条件其实就是由当地的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第三、第四个条件以所发展的产业符合比较优势为前提,而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不仅可以有国内市场也可以有国际市场,所以,比钻石理论的第二个条件所强调的市场规模还大。因此,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只有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区域一体化,形成更大的产业集群,这样才能将自身的比较优势更好地转变为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贸易条件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态势,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贸易条件恶化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探索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效益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资源禀赋系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两个指标对中国水果的总体比较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测算结果表明中国水果在世界范围内虽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但与亚洲主要水果生产国相比较,中国水果在资源禀赋上略显劣势,出口竞争力则更低。据此提出了突破重点产地和重点品种,加快建立精深加工产品主导型出口格局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花生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 ,同时还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花生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较高的单产水平造就了我国花生较强的比较优势 ,但品质及专用性等问题却制约了其比较优势向市场竞争力的转化。文章从分析我国花生生产的比较优势出发 ,探讨了将我国花生生产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欠发达地区依据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已成为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资源要素禀赋是判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依据。本文的分析表明,西部在基本要素禀赋方面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将发展思路从以资源禀赋为主要导向的比较优势,转变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只有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才是合理的。根据对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分析 ,我国的产业结构政策应是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积极推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消除、转化不可实现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