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心悦 《职业》2013,(34):75-77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选对雇主对于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都知道“好公司≠好雇主”。许多利润丰厚、知名度高的企业并不一定是一个“好雇主”,因为可能在其中工作的员工的工作体验并不如意。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不负“好雇主”的荣誉?近年来,各类“中国好雇主”评选活动试图为这一问题寻找答案。这些活动究竟是权威发布还是媒体炒作,评选活动能否为“中国好雇主”形象树立标杆典型企业,评选活动中揭示的信息对于雇主、雇员和社会有何意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2.
如今,越来越多的准退休族遇到了这样的两难问题:一方面,自己已经50多岁临近退休,多年积攒下的储蓄可以说是自己退休后的养命钱,重要程度非同一般。另一方面,自己如今已近“而立之年”的孩子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得预想中的高薪,这些70后、80后子女不要说靠自己的实力来买房结婚,就是那点薪水维持自己日常的开销也常会捉襟见肘,要向父母“讨救兵”。  相似文献   

3.
好形象人人都爱,但并非人人都懂得塑造好形象的艺术。有些人费尽心思想打造一张好“名片”,但每个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糟糕透了”;有些企业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用于形象包装,但顾客的反馈却与企业的期待南辕北辙;有些地方政府意识到良好形象的重要性,但他们的做法离公众的期待还有很长一段路。盘点近期新闻,我们一起来聊聊:拿什么打造“好形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多少家草根NGO组织?没人说得清。每天在中国诞生多少家“草根”NGO组织,又有多少“草根?”NGO组织解散?没人说得清。  相似文献   

5.
徐柳  梁艳梅 《现代交际》2006,(11):31-31
我的脖子上起了很多小包,下巴上也有许多红点。我告诉你这件事,并不是因为我认为自己的皮肤问题应该引起你的优先关注(尽管它们在我脖子上确实很引人注目),而是因为这些斑点可以解释上周我请一个护士到办公室来的原因。这位护士有着一双亲切的蓝眼睛,问诊态度也富有同情心。她仔细看了看这些斑点,然后又认真地看着我问道:“你自己感觉好吗?”  相似文献   

6.
如今女人谈男人,常常说到一种被时下女人们称作“新坏男人”的男人。传统坏男人往往比较好辨认,而且人们对其评价历来也简单些、统一些,比如陈世美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06,(9):24-24
确定目标你想买什么?你打算花多少钱?仅仅考虑花“尽可能少的钱”是不够的。较好的做法是确定具体的心理价位,即在你看来这件物品值多少,把价格压到什么程度你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8.
有些老人退休后,对社会活动、周围人群全然不感兴趣,整日“宅”在家里,专家提醒——最好不做“宅”男女对于许多老人来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和他们朝夕相伴?答案是电视!对此,专家提醒说:老年朋友看电视要有选择,不要单纯看一些电视连续剧,尤其是一些肥皂剧,长期如此可能让人越来越不愿意思考,被电视剧带着走,思维也由此变得简单。  相似文献   

9.
廖满媛  张彦军  刘琳琳 《职业》2013,(16):38-39
成功求职靠什么?人所共知——实力。展示实力靠什么?当然是简历与面试。从时间先后上看,简历的登场通常优先于面试。既然简历成为展示实力与打开成功求职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制作一份能充分展示个人实力的“好简历”成为成功求职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杜心如 《老年人》2010,(5):56-56
问:俗话说,“高枕无忧”。枕头真的越高越好吗?合适的高度是多少呢? 答:可以肯定地说,枕头不是越高越好,枕头太高容易导致颈椎病。人体的颈椎骨共有7块,它们排成一行,从侧面看有轻度的前凸,从后面看则排成一直线,既不左偏也不右倚。保持这种状态时,颈部的肌肉、韧带、椎间盘及颈部其他器官,如气管、颈部血管和神经组织才能处于合理、  相似文献   

11.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钱……”当年歌手韩晓的一首歌曾引起多少中老年人的共鸣。然而,如今在辽宁省沈阳市却有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退休金不高的他,想去桂林就去了,想去三亚就去了。老人说:“谁说一定要等到既有钱又有时间的时候,才能实现“去桂林”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余玮 《老年世界》2014,(15):11-13
物理学家、哲学家、“两栖院士”、“反伪斗士”……不同的称呼,所言的对象是同一位老人。物理学家?有人说他是氢弹理论的开创者之一,曾在“最小”和“极大”间找寻联系和统一;也有人说他是个“伪院士”,是“不务正业、滥竽充数的物理学家”。哲学家?他的文章曾早于“真理标准”讨论18年,他的文章曾成为民政部通告取缔“法轮功”非法组织的先声;他曾向许多部门、许多领域“叫板”过,有人说他爱“惹是生非”、爱“多管闲事”。  相似文献   

13.
《老年世界》2014,(17):30-30
高价回收 家有一台老电视机,收电视机的看了看问:“你们打算多少钱卖?”妻子说:“你出个价吧。”那人狠狠心说:“这种过期货,最多给你40元。”妻子很吃惊:“你不是写着高价收购电视机吗?出价怎会比收破烂的还低?”那人抿嘴一笑说:“是没错,我的名字叫高价。”  相似文献   

14.
雪宜 《老人天地》2010,(6):57-57
一句“祖国好”道出了多少炎黄子孙的心声,一句“祖国好”道尽了多少华夏儿女的祝愿,朴实而亲切。为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繁荣当代文艺创作.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北京市写作学会和世纪百家国际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第二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  相似文献   

15.
《当代老年》2013,(7):42-42
胖大夫:我丈夫是个“老胃病”患者,平时他十分忌口,一年到头只喝粥,“生、冷、硬”的东西一概不吃,就连水果也不吃,请问他这样好吗?  相似文献   

16.
伍振 《老年世界》2013,(10):34-34
《品三国》的易中天红了,《说论语》的于丹火了,他们的走红也给中国带来一场“国学热”。有人说“国学热”不必变成一哄而起,也有人说如果不去真正地阅读国学经典,也就没有意义了。但我觉得“国学热”总比“不热”好。  相似文献   

17.
王纯 《老年世界》2014,(18):20-20
小时候,我以为母亲是不喜欢我的。 有一次,邻居婶子来家里串门,她们在屋子里一边纳鞋底,一边聊天。我在隔壁房间里写作业,却把她们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婶子说:“闺女这次又考了第一名吧?这孩子就是聪明。”母亲答道:“学习好有啥用呀?不如你家小子,这么小就能帮你干活了,那天我看他在地里施肥,有模有样的,真带劲。”婶子说:“我家小子能干,才13岁,干活能赶得上他爸了”。我偷偷听着她们的聊天,愤愤地想,母亲就是重男轻女,我做得再好她也不会喜欢我。她还总是对我说,你要是个男孩多好。还有,她嫌我不如妹妹漂亮活泼,当着别人的面叫我“书呆子”。  相似文献   

18.
那天晚上,我们家来了一个老同学,是我和爱人许仙上大学时的同学。我们坐在沙发上聊天,许仙就忙着收拾桌子上的碗筷。我跟许仙说:“你的碗总是洗得不干净,多用点洗洁精。”然后我又继续和女同学聊天。看他洗完了碗,我又嚷了一句:“关灯、关灯,说了你多少次了?”然后,他进了卫生间。我对着他的  相似文献   

19.
8月下旬,我们全国政协山东视察团去山东视察流通业。潍坊有个很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打的去只需说“商品城”,司机无人不晓。我和何梅香、修瑞娟、冯友抓个空到了“商品城”,我笑说:我们这是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山东流通业。由于每个人的兴趣不一样,我们决定分头看。我说傍晚6点钟在门口集合,众女士说好。快6点的时候,我慌了。这么大的商城,不知道有多少个门,到底该在哪个门口集合呢?我想起《三叉口》,那个折子戏里,3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如今虽是白天,但是不认得路,不认得门,便如同在黑暗里。就这么奔来走去的,…  相似文献   

20.
贺建新 《老年人》2009,(7):23-23
2009年“五一”期间,我回隆回老家看望老母亲,当时,她正把箱子里的几件旧衣服拿出来晾晒。看着那些满是补丁的旧衣服,我忍不住对母亲说:“现在又不是没有好衣服穿,还留着它们干什么,难道您想把它们变成文物吗?”“看到这些旧衣服,我就想起了过去的生活。”母亲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