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14
"道"的本义无他,唯"名"而已。"名"的有无,构成了道的体系,"无名"以言道本,万物之始的状态;"有名"以言道功,万物由生的功用。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抽象地涵盖了天地无极,万物皆在无名与有名间出入往复,而其中妙理,可见于"欲"字。"无名"即无私、无欲;"有名"即有私、有欲。"恒无欲"与"恒有欲"对应的主体非体道之人,而是"无名"与"有名"。观欲而知欲之所由,于无欲中体"无名"之妙,道法即在这个"欲"的有无中隐藏,因此为"众妙之门"。老子道义的确立,是一个严密的逻辑过程,而"名"的概念是这个逻辑过程的关键。"名"非人为命名之名,表示的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无名"、"有名"是贯穿老子思想体系的逻辑元素,知"名"才知"道"。 相似文献
2.
林胜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45
从2014年全国逻辑应用与逻辑教育大会讨论的情况来看,当代中国逻辑应用和应用逻辑研究呈现出多维化的态势.在逻辑教育方面,逻辑教育的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培养受到重视.在逻辑研究方面,传统逻辑得到深入挖掘,语言逻辑的研究大放异彩,概率逻辑的研究受到瞩目,研究方法得以革新. 相似文献
3.
万绍和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75-80
用政治处理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有两种方式:政治逻辑与法律逻辑。社会的发展是逐渐从政治逻辑走向法律逻辑的过程。本文以规范分析的方法辅之以实证分析的方法,试图揭示出社会从政治逻辑走向法律逻辑的内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为学”和“为道”是《老子》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为学”指的是学习经验性的知识,包括人学、物学和事学的知识;“为道”则强调对“道”的领悟和达观。但实际上“为学”与“为道”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即在“为”的层面上两者一致,而在“学”与“道”的层面上则不同。具体而言,两者在内容、目的上有同有异,但在方法上则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5.
钱广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2(5):14-20
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运用语言分析方法,从语形与语义相统一、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三个层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逻辑,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和资本主义社会主流价值观之话语的逻辑关联与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6.
7.
逻辑是可修正的吗?对此,怀特海没有就其肯定立场给予详尽表述;蒯因前后判若两人;苏珊.哈克的态度则十分明确和肯定。但是,从逻辑史的角度来看,悖论的出现应该是动摇绝对主义逻辑观的导火索;从思维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不断修正和完善着我们的逻辑观念。可以说,整个逻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逻辑修正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涂白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3):48-49
2000年来,人们提及老子之道,都根据《道经》首二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解,说老子之道玄虚微妙,不同世俗之政教经术之道,不可解说、不可名状,实为永恒不变、自然长生之道,此类解说与老子哲学思想的本旨实相抵牾。究其原由,皆因学者未悟“可道”、“可名”不当如字读。根据先秦文字书写特点及先秦文献文例,应读“可道”、“可名”为“何道”、“何名”。如此,则《老子》之语言较旧解为朴素,老子之哲学思想及命题较旧解也更为一贯。 相似文献
9.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5):17-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深刻的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逻辑结构。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逻辑体现在它的形成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不断应对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体现在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传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接续发展了以往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深刻回答"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和发展成果由谁共享"中展现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清晰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10.
解读经典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对《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六字的解读为例,提出在解读经典时应该联系上下文,准确认识文意,以避免出现对经典的曲解、误解。 相似文献
11.
陈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2):46-49
帛书本及诸通行本《老子》开篇便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这样一个关于"道"的命题,并对其加以阐释与演绎,这种玄而论"道"的方式,无异于将"道"置于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让人感觉很是费解。其实,老子的原作或者说更接近于老子原作的郭店楚简本《老子》并非如此凭空论"道",而是结合现实论"道",使"道"有理有据,有血有肉,颇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48-52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通过以"无"言"道",展开了对生命的追溯、反思和指导。与"常"相应之"无"描述的是"道"动态的创生过程,侧重从超现象界言"道";与"有"相应之"无"突破了静态限定之"有",侧重从现象界言"道";无心之"无"则进入了对人类社会精神生活和实践行为的探索,从而将宇宙和人生合一,使人体悟得于"道"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杨通林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6):9-12
哲学对象是世界的形而上存在,哲学史就是哲学追求自己对象的历史,它分别经历了物质、上帝、灵魂、存在、绝对理念等阶段,任何阶段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哲学的对象,但是,任何阶段都无法诞生哲学的真正对象。逻辑作为客观世界规律的主观存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世界的形而上存在,因而成为哲学的对象。但是,逻辑仅仅是世界本质的部分体现,不能混同于世界本质,更不是世界本身,因而不能成为哲学的最终对象。也就是说,逻辑是哲学的对象,但哲学的对象不是逻辑。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道”即“自然”思想及其“逻辑”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27-31
老子之“道”非指规律,乃为“自然”也。“自然”意味着:世界和事物的存在状态是“自己如此”或“自己这样”的,它既不是因为外力的推动所致,又不是源于自己“有意”之所为,乃是“无力”和“无心”之统一。而“自然”观念的“逻辑”展开便是“反者道之动”、“无之以为用”和“弱者道之用”的思想,老子以此说明:“自然”才是生命之根、和谐之本和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对文学文本的阅读的本质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文学文本阅读的历史性、开放性决定了阐释的多样性,释义主体的“此在”性决定了阐释的循环;并论证“道可道,非常道”这一道家哲学命题是对文学文本阅读的经典诠释。 相似文献
1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47-51
智慧出,有大伪不是衍文。从版本角度看,楚简本独无此句,作证力量不足;从文义角度看,此句可与上下文相贯。大伪与仁义、孝慈、贞臣并列,说明它在世人眼中具有正面价值。过去多将它理解成虚伪、巧伪或奸险,非是,宜循其本义理解为礼法之类的人为建制。大伪句也不是道家后学为反对荀子思想而将其窜入《老子》,而应是老子本人反对西周以来尊崇并依赖仁义礼乐的传统。楚简本独无此句,盖因抄手不明伪义而有意漏抄。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本文构建了“行为主体—行动逻辑—治理绩效”(SLP)的统一分析框架,用以系统考察乡村治理全过程,并以实际案例验证分析框架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乡村治理涉及行政村、村民小组和农户三类行为主体,分别主要对应政治逻辑、社会逻辑和经济逻辑三重行动逻辑。各行为主体面临的约束不同,行动逻辑及其组合也每每不同,由此引发的实际行动以及作为互动结果的乡村治理绩效便存在明显差异。基层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要充分考虑农户的现实情况,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衔接,促使多重逻辑良性互动,进而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苏小犬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301-302
本文认为,以语言逻辑为切入点,弄清作者的语言思维习惯、写作的时代背景,理顺作者的行文思路,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即“语言逻辑”范式,将引领马克思哲学诠释学走出困惑,走向复兴、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章启群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56-68
庄子宇宙观主要由“道”论和“气”论构成。相比《老子》“道”论的笼统粗略和神秘的特点,庄子“道”论细致明晰,具有经验可证的性质,是对于《老子》“道”的思想飞跃。庄子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质,本身不是“道”。因为万物皆“以息相吹”,每个人类个体人不能例外,吸气而生,闭气而亡。这与是否得“道”无关。万物的构成可能与气的不同种类以及组合排列相关。但是,气的运行所遵循的规律则是“道”。庄子宇宙观,虽然与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也有交叉和相似的地方,但显然不能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20.
高新民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本文通过对《左传》、《国语》、《老子》与《易传》道论学说的比较分析,对《易传》道范畴的内客及特点作了初步的考察和梳理,肯定了《易传》道论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