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本文概述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说法,赞同助词“之”源自代词“之”的说法,并对此展开论述。认为甲骨文中的代词“之”有些是名词性的,有些是谓词性的,这两种“之”都是助词“之”的源头。文章具体分析了由甲骨文中的代词“之”向助词“之”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陈荣泽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5,(2):131-134,146
西南官话、湘语、江淮官话、平话等汉语方言有一个表肉义的ka音节词,常用于儿语中。从声韵调方面看,汉语方言中的ka没有汉语来源。通过与汉藏系语言比较,ka与苗语川滇黔方言十分接近,应来源于苗语。 相似文献
3.
迫击炮是近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兵器,其词源及命名理据国人往往不甚了了。论其来源,几种常见的外来词词典如《汉语外来词词典》、《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等都没有说明;论其命名理据,大体有三种说法:《辞海》(第六版)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均称其早期均为迫击发火,故称迫击炮;民国出版的《辞源》(正续编合 相似文献
4.
耿振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154-159,176
要证明北京话里哪一种语音现象是外来影响的产物,不能孤立地看待它,应该关注这种现象在系统中的地位,关注北京话和汉语其他方言的联系。在某个方言的整个语音系统没有表现出北京话明显影响的情况下,说它的儿化韵来自北京话的影响就缺乏牢靠依据。儿化韵在汉语方言中分布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功能的能产性,表明这种语音现象不是北京话中孤立产生出来的。满语没有儿化音,不会促使汉语产生儿化韵,古代典籍反映出明代汉语就有了儿化音。因此,儿化韵不是"满式汉语"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好个X格式来源于唐五代时期(S)好个X这样的名谓句格式。在语法化过程中,格式中的好由性质形容词演变成一个专用的感叹标记。随着好进一步虚化,个也由结构助词发展为量词,X项也扩展出引语和专名的用法。好一个X是好个X通过类推方式形成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