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经典文本往往经历较长历史时段的传播并发生种种变迁,以传播学通常采用的共时传播研究方法,无法探究出其全部传播效果。本文首次提出历时传播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与模式,并以《红岩》为个案,探讨了经典文本的历时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3.
歌曲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文本,其文本性别身份,有着比其他文类更为复杂的建构和传播机制。在中国悠久的诗词发展史中,歌词文本性别身份的构成方式屡经变化,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在当代商业社会,歌曲生产和流传过程中的一系列符号性别主体中,歌手对歌曲文本性别身份建构的作用更为突出,歌手的性别身份不仅能为歌曲文本性别身份定型,且加深固有的性别文化,更有可能消解歌众的能动性,使社会文化对性别符号的定型化理解趋势加重。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故事的传播,是小说、戏曲、说唱与图像传播同步进行的;图像传播更直接形象,更能被一般公众接受.随着明清小说的发展,特别是版画刻印的发展,<西游记>的版画插图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传抄、雕板和印刷过程中,历经数百年,已经有了许多种版本和艺术形态.同时,书中的版画和插图,也有了许多各具形态和特点的作品.这些版画、插图和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相互对应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反映出版刻艺术和绘图艺术的发展、演变与继承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6.
坊肆以射利为计,故以商业的眼光选本刻印,而且在售卖时利用插图、评点等方式积极促销,有力地推动了刻本小说、戏曲文学的传播,亦推动小说、戏曲研究成为明清之后的显学.  相似文献   

7.
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受到了业界和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相比传统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在"叙事素材的市井原生性"、"叙事文本的传播多样性"、"叙事立场的民生大众性","叙事传播过程的丰富具体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传播叙事优势。本文引入叙事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对电视民生新闻文本传播叙事进行探讨,以期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和品位,进一步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为电视新闻传播叙事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对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实践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传播学角度对红色经典及其文化现象进行解读,是深入研究红色经典的重要方面.红色经典自诞生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传播阶段:建国后至"文革"结束之前(1949-1976年)为第一阶段,"文革"结束至80年代末(1977-1989年)为第二阶段,1990年以来为第三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传播效果分别可以用子弹理论/强大效果模式、有限效果模式和适度效果模式加以描述和分析.衍生文本的盛行,是红色经典传播中的突出现象.  相似文献   

9.
老子作为道家哲学的创始人,其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从语言学的角度,可以发现老子思想表达的独特方式。《老子》文本的语言大体可以分为遮言式、建言式、强言式三种类型,具有微言大义的特点。老子的“道不可言”理论及其语言表现形式,表现了系统开放和超结构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90年代文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内部原因的探讨上,其外部原因讨论较多的是社会意识的多点分散问题。本文作者认为,90年代文学家寂寞与热闹的突出表现是文本传播效果的急剧衰落与不良炒作现象的的出现。究其原因,电子时代印刷媒介的传播局限是文本传播效果急剧衰落的直接原因;文学失去过去年代特殊的传播社会控制,是90年代文本传播效果急剧衰落的背景原因。由此出现的不良炒作现象,是不甘于文本传播效果如此衰落的心理浮燥反映,令人担忧。因此,认清文学的社会位置,搞好文学批评,并建立良好的作品评介与广告宣传体系,弃绝不良市场炒作,是我们重新树立文学信心,逐步提高文本传播效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试论语境变迁对文本传播的影响--以《抓壮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变迁是考察文本传播效果与传播方式的重要方面.由于<抓壮丁>的母本和衍生文本流传十分广泛,构成了较为完整而且发达的传播系统,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所以本文以此为研究个案,分析其传播特点.因为传播语境的相似和类同,大多数经典文本与<抓壮丁>一样,具有大致相同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传播技术环境下,文本衍化为多种文本形式的电影、影视剧、视频、音频、动漫及网络在线信息,进而成为文化产业多品种、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为受众服务的信息载体。文本内容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相关的组织或个人通过创意整合文化原型的创作内容、形成文本作品、按照工业化的生产模式,通过多种传播载体的转换,形成多种材质的文本,进而形成多种类型的产业,达到服务大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目的。媒介融合时代,跨媒体传播和版权让渡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版权让渡实质就是对原创作品进行改编、阐释后对衍生的文本知识让渡行为,它体现了文本价值的特性。必须以满足先进文化和文化产业为前提,以协调版权人的原创作品为基础,以强调版权人的创造性为主体,适当调整版权人由原创作品向数字出版的知识让渡,在版权法理中划出版权人、传播方、受众的知识让渡和分成比例,以适应跨媒体全方位传播。  相似文献   

13.
清代《西游记》道家评本解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袁世硕 《文史哲》2003,(4):150-155
由近人的论述反观古人的解说 ,发现有清一代道家垄断了《西游记》的评说。《西游证道书》首发其端。《西游真诠》大张其说 ,后出之评本均依从之。都是将《西游记》附会为隐喻道家的修炼之道的书 ,其目的就是借这部为人爱读的通俗小说 ,传布其教 ,招徕信徒 ,挽救道教日益衰落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经典文本的《五经》之后,是中国古代文本的不断发展时代,而"前《五经》时代"则存在一定的文本形式与文本思维。从文本的物质形式看,文本有物质性、传统型两种形式;从文本产生、发展的角度看,文本有口述、"口述—图像"过渡、符号三种形式。夏、商与西周早期人,具有前后一贯、持续沿袭的思维模式或语言表述方式。而假定意义上的"第一个"文本诞生之后,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是"作品"概念所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5.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文本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因为作为“能被理解的存在”之语言和文本有不可化约的关系,“在解释的基础之上,文本的概念在语言性结构中才成为一个中心概念。”更在于此在(dasein)就是“走向文本的存在”。从文本和理解的关系入手把文本定义为“被理解的真正给定之物”。伽达默尔文本观的贡献至少表现在:文本和解释共时存在,相互参与,使得文本获得了无限的开放性;文本意义的方向性和没有终极性的统一。这些观念极大地影响了接受美学。  相似文献   

16.
"病毒式营销"是一种较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以互联网为依托,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制作具有趣味性的"病毒式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吸引互联网参与者接受和传播。在这一基本传播机制中,信息提供者还应注意结合其他信息传播手段,以促进病毒式信息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尹文子》为先秦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品之一。长期以来,学界主要滞足于对其思想以及辨伪考证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却忽视了对其文本自身的解读。其实,《尹文子》文本蕴涵着丰富的信息,无论是在文本结构以及论"名"之思维方式,还是在寓言的运用以及修辞等方面,皆值得予以深入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典是时代、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整体概括,与文本传播关系密切.壮族民间传说<刘三姐>作为在传播中生成的经典,有其生成的生态环节,也有其特殊的传播模式与传播规律,文本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经典与传播相生共发的内在生态关系.<刘三姐>传说的民间口传文本孕育了经典,戏剧文本聚形了经典,影像文本则造就了经典,最终在传播中生成经典,并且使经典与传播共生,创作、传播与接受三位一体,实现了<刘三姐>整个文本的立体超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东历来以商业文化闻名海内外,广东文化传播与粤商在各地建立的销售网络密不可分清代以来,粤商在全国各地建立的商业会馆既是广货销售的网络,也是传播广东文化的窗口与基地。深入探讨此课题,对当令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不无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20.
出版传播的人文内涵与意蕴释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出版传播是人类利用出版媒介进行信息沟通和意义交流的传播形式。长期以来 ,报纸、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重心 ,而对人类文化贡献甚巨的出版传媒 (特别是图书出版媒介 )则成了现代传播活动的边缘媒体 ,这里面固然有时代因素使然 ,但理论界对出版传播的冷漠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认为 ,人类的出版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播活动 ,出版传播不仅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而且还有着独特的意蕴释读方式 ,因此 ,理应纳入现代传播的研究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