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日益严重,加强和规范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已迫在眉睫.本文从社会学范畴中的社会失范理论入手,分析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着眼研究生教育管理层、导师和研究生自身三方面,从政策制定、培养过程、奖励制度等多个环节和师德、学风等角度分析当前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原因,并就各环节存在的诱发学术不端行为的因素给出了事先预防的策略。通过“管、教、学”三方联动以净化高校学术氛围,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学术要求的提高,大批优秀的研究生学术成果涌现,对繁荣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受到社会不良学术道德风气的影响,部分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呈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了学术资源的浪费,给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学报编辑接触到大量研究生来稿,从中窥见了部分研究生学术论文中的抄袭等现象。文章通过分析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学术道德素养教育、构建多维度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善学术道德制度建设和强化编辑把关责任等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一直存在,近些年呈扩大趋势,但由于研究生的学术地位等因素,一直未受到高校和社会相关部门的关注。本文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一个实例,介绍了研究生学术不端的类型及得以滋生的温床,最后提出一些改变现状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产生此类行为的原因有认识扭曲,受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的影响等。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破坏了学校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主要对策有:建立学术道德教育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改进评价考核导向,创新考核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整治力度;建立良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发挥研究生群体的自我监督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样的行为,严重的影响了高校的诚信教育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基于对当前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分析,以及诱因研究,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遏制高校学术不端风气提出相关建议,以求完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结合作者的研究生管理工作实践,通过对某211高校文理科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现状的分析,挖掘研究生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内在联系以及学术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如何开展常态化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自身因素中,研究兴趣、职业预期、科研经历和学术规范的感知4个因素对研究生的学术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研究兴趣一学术规范的感知一科研经历一职业预期。只有做到思想教育与培养模式创新并重、学术知识学习与实践环节锻炼紧密结合,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还应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完善学术规范体系及其功能,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加强产学研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不端事件屡有发生,主要表现是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捏造或篡改实验数据、发表论文“一稿多投”、杜撰参考文献,引文不加注释、不当署名等。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相关制度的不合理、不完善及不良学术环境的影响;现代电子技术的便利条件以及研究生个人道德自律意识的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净化学术环境、提高研究生道德自律意识,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学校缺乏专门的学术道德教育课程,部分导师的首要责任人职责未履行好和研究生自我道德教育缺失是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频发的重要原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即开设专门的学术道德教育课程或专题,加强学术生态建设;积极营造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健全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完善研究生学术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学术不端行为惩戒立法论纲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我国需要建立和完善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法律制度.为便于认定学术不端行为,立法需要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分类及构成要件.我国应建立统一的专门性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机构体系.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和处理需要经过公正的法律程序,其中应特别注意完善听证程序以保障相对人的防御权利,监督学术惩戒权力的运行.学术不端行为惩戒要由法律或行政法规统一设定.对学术不端行为惩戒规则和学术惩戒行为都应该进行必要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2.
现今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提出的治理措施也不胜枚举,然行罚一致举措为各家所共同认可.结合相关研究数据,对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行罚一致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行罚一致举措在治理学术不端行为中所产生的作用,并提出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学术不端行为已对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破坏了学术生态。本文在阐述学术不端行为"症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危害性,分析了滋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病因",并探讨了科研人员、科学共同体以及社会公众如何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培育健康的学术风气,以求"防治"结合,最大限度降低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提供行为人的身份定位及行为的认知模板,从而影响行为.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探究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科学精神的缺少,急功近利思想的蔓延影响学术不端行为人对于自身角色的认识,版权意识的薄弱影响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诚信理念缺失导致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同.这些制度因素影响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防范学术不端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高校科技期刊应建立有效的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机制.编辑要结合编辑实践对高校期刊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开展系统的研究,提出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与审稿专家交流加大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的可信度、提升作者的学术规范意识、建立学术不端行为惩罚机制等具体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途径和方法,以使高校学术期刊在改善学术研究氛围、净化校园学术环境、传播先进科技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术界的繁荣建立在数量而非质量基础上,学术不端行为近年来呈泛滥趋势.期刊编辑应该坚持在初审阶段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及时反馈稿件信息,鞭策作者避免抄袭剽窃行为,激励学者追求独立创新精神.学术编辑还应提高学术洞察力与自身道德素质,当好监督学术不端、引领推进学术的“学术警察”.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取问卷调查、高频词分析、大数据统计、案例研究等方法,探究了教育部和C9高校现行的十部学术规范条例的内容和特征,并对相关学术不规范案例进行样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学术不端行为的十二大种类与四十五种特征,并提出市场力量对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存在于研究生中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应该予以认真反思。教育的失误不容回避,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重"智"轻"德"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相当严重,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在关注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开设自然辩证法概论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特色,对当前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术不端行为已成为广泛性的社会焦点问题,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应采用如下措施:一是利用多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及网络搜索工具;二是签订论文著作权授权协议;三是完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四是对学术不端行为者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五是增强编辑的责任心及鉴别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结合当前研究生学术不规范主要表现,分析研究生学术不规范与学术不端的区别。根据研究生学术不规范的特点,提出预防研究生学术不规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