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把审美期待客体化的经验类型看作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抽象,并认为这种抽象的审美形式以必然性通过绵延的进程展示着自身质量同一的形态。列宁说:“理论的认识应当提供在必然性中,在全面关系中,在自在自为的矛盾运动中的客体。但是,只有当概念成为在实践意义上的‘自为存在’的时候,人的概念才能‘最终地’把握,抓住通晓认识的这个客观真理。”审美期待的客体化无疑是审美阅读实践的  相似文献   

2.
别尔嘉耶夫竭一生之力都在思考着人的“自由”问题,他将自己对自由问题的思考奠基于对客体化世界观的批判之上.客体化是人类受奴役的原因,它使人服从于无生命的现实,并且,客体化是人类一切“恶”产生的根源,可以认为,别尔嘉耶夫追求自由的基础就是对客体化世界观的批判.别尔嘉耶夫经由康德所指示的自由形而上学道路,通过对作为生存主体的个体人格的确认,完成了对客体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技术所涉及到的是对大自然的最杰出成果———生命的变革,它使得人的自然身体在难以想象的程度上变成了可以通过技术加以支配的东西。它对人面目全非的改造,使人本身完全受制于技术的视野,人类在似乎获得上帝般创造生命的自由的同时, 有丧失自己类本质、导致生命客体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5.
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版权制度一刀切的"公有领域"理论,使民族多元化国家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面临严峻的情势.根据"思想--表现二分法",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可版权性.版权法上的作品类型历史地来看是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应依据自身的国情和版权立法价值观,重置"可版权作品"的约束性条件,确认群体作者的身份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独创性,排除"固定"的要求,使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客体化,以达成传统民间文艺与知识创新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6.
论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什么?”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揭示知识概念的哲学认识论内涵、也即给“知识”一词以一个恰当的认识论定义的问题。因“知识”一词的本意是指主体(S)对一定对象(P)的知道,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S知道P”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分析来使这一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根据本文的分析,S知道P的充分必要条件是:S知道P,当且仅当(1)P是真的;(2)S相信P;并且(3)S相信P被证明是合理的。从这一充分必要条件出发,本文把知识定义为“被证明的真信念”。本文对“知识是什么?”问题的回答是:知识是被证明的真信念。  相似文献   

7.
论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什么?”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揭示知识概念的哲学认识论内涵、也即给“知识”一词以一个恰当的认识论定义的问题。因“知识”一词的本意是指主体(S)对一定对象(P)的知道,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S 知道 P”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分析来使这一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根据本文的分析,S 知道 P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S 知道 P,当且仅当(1)P 是真的;(2)S 相信 P;并且(3)S 相信 P 被证明是台理的。从这一充分必要条件出发,本文把知识定义为“被证明的真信念”。本文对“知识是什么?”问题的回答是:知识是被证明的真信念。  相似文献   

8.
意识行为可以区分为客体化行为和非客体化行为。认识一个对象就是充实一个含义意向,一个意向得到充实,就是这个含义意向与直观达到了一致或相合。客体化行为是通过行为意向和含义充实之间的充实综合而得以统一的。客体化行为可区分为直观行为与符号行为,前者不是表述性行为,后者则是;符号行为虽然有别于直观行为,但可以某种方式合而为一从而构成相即性认识行为。不同的意向特征总是与充实相合的特征密切相关,就客体化行为而言,含义意向的充实与直观行为的充实更具有“同一个”的特征,即任何一个通过直观意向而完成的对一个符号意向的充实都具有认同综合的特征;每个意指行为把握到的同一性或非同一性就是每个意指在一个认识中得到“证实”或“反驳”。认识都是直观行为与符号行为相即的复合行为,即充实统一的行为。无语词认识具有独特的动词认识和行为充实特征,是一个意指性表述的联想,表述的单纯含义组元还处于潜能状态,没有化为现时性的语词表述,无语词认识就是含义意向的充实,只是这里的含义意向在现象学上已经摆脱了从属于它们的符号内容。  相似文献   

9.
论知识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把企业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和企业形象等知识财产协调统一地加以管理。知识管理的氛围是公允、正直和鼓励合作;条件是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没好的企业文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内部环境。提出了知识管理的6种战略模型,论述了知识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如建立企业知识库、营造知识共享环境、企业学习、无形资产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知识生成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知识论是构成主义的知识论,它着重研究知识的基础与知识本身的构成;它所使用的方法是分析还原的方法,从而带来了无穷的分割和“二分”。当代科学与哲学的发展,揭示了知识构成论的局限。本文提出了用知识生成论取代知识构成论。新的知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一脉相承,又与最新科学成就相融合。  相似文献   

11.
知识主体性,这个哲学范畴化的人格力量,能否构成为相对独立的范畴,能否构成哲学研究的事物,这不仅是一个知识问题,而且是实践的哲学问题。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一文中指出:“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会被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本文仅就知识主体性范畴的指称、意义、对象,范畴的结构、构成和建构,范畴的生命、价值和发展等三个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论隐性知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有效的知识管理,隐性知识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管理好隐性知识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综合西方学者从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角度对隐性知识所作的不同程度的论述,笔者认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能力,是个体通过经验获得的、具有难以流动性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知识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所有社会资源都要成为商品。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创造更多的价值 ,知识商品的价值是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 ,知识商品的价格是知识劳动所得 ,知识劳动所得包括普通工资、劳务收入、特殊津贴、特别奖金、专利收入、智力分红等 ,普通工资以外的收入将成为知识劳动的主要收入  相似文献   

14.
论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激发创造性思维、营造创新环境、注重研究与开发管理、提高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特点.知识管理必须建立在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而荻取和应用知识是知识管理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论知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作为人类智力资本的知识,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它对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提出了士新的挑战;那就是,企业必须做好知识管理。基于此,本文界定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组织基础,提出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管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知识经济依赖于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出现标志着管理的革命.知识管理是从信息管理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其背景是知识经济;知识管理以知识的发现、组织、传播和利用为基础,以科学技术和管理为核心,通过对知识和人的管理以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为其基本内涵.知识管理可分为两个领域,即"企业知识管理"和"知识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由人、信息资源及技术手段三要素组成,其本质是知识的智能性转化.  相似文献   

17.
编码知识可以区分为普适性与地方性两类,前者有低阶与高阶之分,后者相对于普适性知识有偏离和中性两种情况.隐性知识可以区分为认知与技能两类,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的认知与技能隐性知识均源于哺乳动物认知技能系统.先天的技能隐性知识即本能,其中含有"莫拉维克悖论".认知隐性知识可能导向普适性知识或不同的地方性知识.认知隐性知识与技能隐性知识及其关系处于演化之中,可以由四个象限梳理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21世纪最为重要资源的知识,其作用发挥的的物化.因而研究企业内部知识如何物化、知识物化过程中知识沿节点链的流动以及各种知识流的相互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以轮胎的研发与生产为例,阐述了知识如何由普遍科学知识最终形成物化物的知识物化过程,揭示出知识物化过程中的三种知识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知识创新与高校知识信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创新系统中的高校知识信息管理是高校科技工作者启动知识创新过程 ,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基础条件。高校知识信息管理直接参与科学研究过程 ,是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知识信息管理促进了知识的广泛、全方位传播 ,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