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多元文化生态批评的推动下,生态戏剧批评在西方学术界崭露头角,它是第二波生态批评对日益加深的生态危机做出的戏剧反映,旨在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探究戏剧与生态的关系。西方生态戏剧批评包括两个要点:其一,深度挖掘戏剧的生态内涵,力主剧作家的生态意识与创作观念既是自然环境的映射,亦是其人格的自然外化,源于剧作家与特定地方生态之间的互动关联;其二,以更接近戏剧艺术本体论的研究范式,将"自然""表演""剧场"等的新含义寓于戏剧之中,力图揭示出舞台表演与绿色剧场在干预生态问题,以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生态批评是对传统文化体系中人与自然的缺失的深层反思的结果.生态批评使美学和文学批评的封闭性空间充分向生态语境开放,将是对以前传统的批评观的扩展.从生态学视野向前延伸,并在此背景下将自然纳入诗学和文化批评的范畴.从文化转向的意义来看,价值的转向来源于危机的存在,危机是任何发展中的事物的直接动力.生态批评及其知识形态不是具有自足性的特征,其学理维度的多样知识谱系,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知识形态构建的必要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生态批评必须建立一个开放的,不断完善、更新并不断吸收其他学科体系的知识谱系.  相似文献   

3.
“生态戏剧构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剧作法,使得生态之于剧场实践的意义在新的语境中得到重新认识,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研究旨趣与批评范式。生态戏剧构作一方面围绕“戏剧能为生态做什么”的探讨,构建出舞台表演绿化策略,形成新的物人关系;另一方面将剧场空间实践作为一种媒介来处理当代环境问题,实现了剧场性与生态性的关联,带来了戏剧制作的新方法和新挑战。生态戏剧构作打破传统剧场功能,通过对文本的生态诠释,层层叠加到表演、道具、服装、布景等戏剧元素中,反过来,以上诸多元素的结合又赋予戏剧作品鲜明的生态主题,有效地拓展了西方戏剧创作与研究的空间,对推进我国生态戏剧艺术发展也具有参考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语戏剧表演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起到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跃校园文化的作用。同时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技巧。锻炼学生的演技,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但英语戏剧表演是一件耗费时间精力的艰巨工作,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来完成。本文从英语戏剧表演前教师、剧本、学生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谈起,论述了英语戏剧表演前准备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佳 《理论界》2014,(8):110-113
布景是舞台上的造型因素之一,是戏剧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戏剧关系密切,不仅有助于剧情的体现,更对观众欣赏和演员表演产生较大影响。清末民初的批评家对新旧剧的布景运用往往分而论之,普遍反对旧剧使用布景,而充分肯定布景在新剧演出中的作用,并针对其运用不当之处提出积极建议。他们还通过译介西方相关著作或考察西方剧场,为当时中国戏剧舞台布景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早期生态作家之一,他的威塞克斯小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天人合一,物我平等"的自然观和生态观,透视出哈代对人与自然、文明与环境关系的探索和反思,本文从自然书写、动植物情怀和哈代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三个层面分析哈代渗透在小说文本中的自然情结和生态思想。在人类面临环境危机的今天重新解读哈代的生态思想对重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扬 《学术月刊》2023,(10):137-145
朱光潜与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关系,在以往的中国现代戏剧史和戏剧理论研究中常遭忽略,人们只把他当做美学家、翻译家,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他在戏剧批评理论领域的重要贡献。朱光潜的戏剧批评以1949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以《悲剧心理学》为开端,介绍、引进西方戏剧理论。三四十年代对一些话剧剧作和演出,予以批评引导。1949年之后,除了他的《狄德罗的<谈演员的矛盾>》引发争论外,主要是通过一些译作和美学论著中的相关论述来开展包括戏剧批评在内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外生态学界对生态批评的界定悬而未决,致使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形态的面目模糊不清.因而从立足点、指导思想、观照对象、研究范围、基本任务和终极目标等方面对其理论特性予以探讨,以及对作为生态批评主体的批评家的基本素养提出要求,十分迫切和必要.这将有助于人们清楚把握与准确使用这个概念,有利于批评家提升与其承担的生态责任相适应的实际操作能力,使生态批评更好地发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审美效益和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9.
罗天娇  刘晓秋 《理论界》2023,(4):94-101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而获得了越发广泛的关注,演员随之面临更高水平的人物形象塑造标准与演绎期待。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戏剧表演艺术的精魂,直接决定了戏剧表演呈现的质量。本文从戏剧表演人物塑造的重要性入手,提出几种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华兹华斯被称为“讴歌自然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的抒情诗.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全面、深入、细致地对其抒情诗进行了研究,研究焦点多集中在诗歌的语言、思想感情、艺术形式、想象力等方面.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入手,深入挖掘诗歌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以期对在现代工业文明下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狼文化"逐渐成为人类文化的一种新元素。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狼既是草原自然生态的"晴雨表",也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寄寓与依托。狼,以及由人与狼的关系而衍生出的"狼文化",是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救赎。  相似文献   

12.
董雯 《学术探索》2010,(6):141-144
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角度出发,将后现代小说《玻璃山》中现代人攀爬玻璃山的故事情节解读为现代社会生态意识建立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对该篇小说的多元化理解,而且对启发人类构建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文良 《学术论坛》2007,(1):158-162
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条件,但生态批评的批评对象并不仅限于当代意义上以“生态”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生态文学。生态批评可以发挥其阐释功能,重新分析和评价古今中外历史上描绘、反映大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文学作品。对经典文学的生态阐释应该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要坚持“生态优先”,深入挖掘经典文学的“自然”内蕴;二是要正确把握阐释的“度”,避免过度阐释。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生态批评研究方向发生了新的转向。从最初对与自然有关文本的关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转向更深层次的人与外界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的追问。生态的话语亦成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恒久的部分。生态批评的转向,为族裔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阐释空间。描写移民生活、文化的族裔文学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特定人群在主流文化环境中的困顿、挣扎、适应与融合,为我们展现了这一当代多元化历史进程中的独特文化现象。本文尝试着用生态批评理论来解读《喜福会》中传达的多元文化共存的生态理想。  相似文献   

15.
孙宏新 《江淮论坛》2009,(3):160-164
《鲁滨孙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全面、深入、细致地对这部小说进行了研究,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小说的人物形象、殖民思想和艺术特色等方面。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入手,深入挖掘作品中隐藏的生态思想,以期对在现代工业文明下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作为活动的生态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活动的生态批评有它自身发生、发展与成熟的阶段特征,现阶段的生态批评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在社会结构体系中有一个“交合”连带关系,与诸多学科协同发展、交互影响;我国生态主义与生态批评的发展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17.
生态批评在当今的"复活"与繁荣,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庸俗社会功利的负载,要认识它的有用性,必须根据价值学原理,从其价值生成过程开始,考察它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发挥的影响以及价值释放程度.考察生态批评的价值,理应包括生态批评的价值生成、价值的结构功能以及价值的实现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生态批评,经历了两次发展浪潮。第一次是以对自然保护的强烈责任和对英美自然写作、自然诗歌的关注为标志,第二次是以对人类中心说或社会中心论的关注为标志,例如对生态质量问题的关注,尤其是生态正义1。美国生态批评先驱布伊尔(Lawrence Buell)指出:对于第一次浪潮的生态批评(即早期的生态批评——引者注)而言,"环境"实际上指的就是"自然环境",第一次浪潮生态批评的工作范式,是评估"自然对于文化的影响,意在赞美自  相似文献   

19.
20.
生态批评是本着致力于环境主义实践的精神进行的文学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理论视野.它本着关联性和整体性等生态基本原则,借鉴环境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环境史学等新的社会科学理论以及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既注重文本的环境语境,也考虑其文化语境,在文本解读中探求人与自然如何建立深层关系,引导读者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