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蕴含着特定的生成逻辑,昭示其生成具有客观必然性。具体而言,其生成逻辑蕴含理论、文化、历史、实践、主体五个方面,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坚守与秉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借鉴、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验教训的镜鉴与概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中国共产党的顶层设计与人民群众实践的良性互动。深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发展中的内在逻辑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并分析二者统一的过程和基础,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与理论主线的确立方法为指导,从研究对象、构建方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综合来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三维一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源于党的领导,其从突破“二元对立”到确立“二元并存”再到趋向“二元融合”的辩证运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分析党的领导开始,通过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运动规律的系统剖析,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能持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是围绕自己的主题,从体现自身理论性质的逻辑起点出发,经一系列概念、范畴、思想、观点、论断等在内的逻辑中介,到形成若干具体理论成果的逻辑结论。通过这样的逻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完整的逻辑形式呈现出来,形成科学体系,成为引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梦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成和演化必然要遵循时代发展的"特殊逻辑".在当代中国,时代的"特殊逻辑"主要表征为贯串于改革始终的一个"基本问题"和"本质矛盾",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理论成果,就是这一时代"特殊逻辑"在其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理论反映和升华,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平列的,而是主题和副题、原生和派生的关系.只要时代逻辑未变,理论将沿着既定的逻辑线路向前演展,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未来发展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是联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项内容的关键环节.这一共同理想既是对人类发展趋势的科学反映,也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它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重要理论成果,整个理论体系具有复杂的逻辑关系,研究理论体系的逻辑继承,探寻理论体系的逻辑脉络,展望理论体系的逻辑发展,对于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除了历史的、客观的动因之外,最根本的在于这一先进社会制度具有其产生、完善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本质与创造"五大民主"的制度特色的有机统一;坚持基本制度和基本要素的"不变性"与革除体制和制度弊端的"可变性"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然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1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及以后几代领导人承继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践探索所创造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和正反两方面经验,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两个历史时期的历史逻辑传承,对于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概括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真理性,即理论的逻辑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实践相统一的现实性结果。  相似文献   

13.
14.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经济奇迹为实践的当代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聚焦四个方面:一是必须回归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意,坚持制度分析,深入研究生产关系。二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一切制度创新要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利益最大、人民共同福祉不断改善。三是必须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国情实际,把握中国实际,立足中国国情,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变化。四是必须围绕交易范畴重构理论体系,交易过程拓展相互关系,形成秩序、规则、制度,要深入交易过程,透视交易方式、交易规则、交易结构,构建经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起点,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逻辑起点的探索,必然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总体性上进行把握,尤其注重把握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这就是从“实事求是”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一般哲学路线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逻辑起点的过渡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轶楠 《理论界》2008,(10):26-27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概念,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纳入其中。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如何构建好这个科学体系,是党的十七大之后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在整体上对学术理论界主流观点进行一番梳理,从中总结出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逻辑构建的基本原则,从而尝试科学构建它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7.
理论逻辑是指研究对象本身内在要素之间的必然性联系和内在特质规定性,它是不依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就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或社会运动本身内在的一系列必然性联系和内在特质规定性,是无产阶级领袖们在长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和凝练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是决定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特质规定性原则。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其实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和理论逻辑的一脉相承与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定内涵,党对这条道路的探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是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为起点的。以历次党代会为线索,我们可以探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从学理上看,"驾驭‘资本逻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断的提出,是对现阶段我国所存在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前资本主义的腐朽和落后因素间关系及其演变趋势,进行深刻哲学反思的逻辑结果。这一论断有三个相互联系、顺次展开的重要规定:把发展符合宪法和法律规范的、拒斥"权力寻租"和"裙带关系"等的非公有制经济与遏制、消除前资本主义的落后和腐朽的因素及其影响有机统一起来;在"立"中创造性地转化"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正确地引导和限制"资本逻辑"追求利润最大化趋向(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克服"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的局限。"驾驭‘资本逻辑’"的最终目的在于超越"资本逻辑"。这三个相互联系方面的规定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捏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科学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并有助于克服我们在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认识方面所存在的各种"右"的或"左"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