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开泽 《科学咨询》2006,(11):49-51
近年来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出现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培养具有复合型法律人才,也无法体现高校法学教育的基本价值.法学院校应多途径入手降解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加强法学素质教学与法律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法学素质和法律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党校法学教育模式以传授法学理论为主,所涉及的内容只限于对法律理论的掌握和对法律条文的理解,重视掌握理论分析的能力。这种教育方式却使学员丧失了主动参与感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性法学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弥补课堂讲授中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和能力。因此,积极探索实践性法学教学方法的途径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农林类院校法学专业作为全国普通高校法学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对于填补农村法律人才缺口、实现依法治农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但近年来,农林类高校法学教育呈现出培养目标趋同、专业特色未能凸显、学科发展逐渐边缘化等问题,农林类院校法律人才培养情况并不乐观。面对法学教育大众化的现状,农林类高校法学专业如何脱颖而出,最为关键的便是要体现出自身农林学科的特色,培养具有农林类特色的涉农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4.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法学教学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培养真正具有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实务能力的人才.设置科学的法学课程,提高教师法律实务能力,落实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实现法学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的基础,法律职业是法学教育的归宿。随着社会进步,在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我国法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通过教育目标定位、职业技能培养以及法律职业机构参与法学教育等几个方面试探讨未来法学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学实践教育模式为视角,对当代大学生法律观培养途径进行了浅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林俏 《管理科学文摘》2009,(10):217-219
新世纪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却存在反差,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素质与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极大的距离。法学教育的目标:应转向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要注意素质的全面提高:应以德育素质为先导,以业务素质为主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法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诊所式法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如何培养具有法律信仰的公民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中国人民在传统的人治社会生存数千年,法律权威一直服从于行政权力,因此当下的中国公民如何能感受到法治社会的优越之处,就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其中法律素质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重点分析高校中的法律教育,主要提出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9.
许昌学院法政学院在法学教育过程中,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和法律诊所模式,发现同时采用两种教学模式,通过二者的有效互动,能够取得"1+12"的教学效果。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不仅克服了案例教学模式在选取案例过程中出现的案例过于陈旧、学生感兴趣案例缺乏等问题,而且也突显了案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开展法律诊所的教学也产生了积极地效果。因此,研究两种模式的互动关系,将有力促进法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法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林俏 《管理科学文摘》2009,(18):201-202
新世纪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却存在反差,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素质与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极大的距离。法学教育的目标:应转向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要注意素质的全面提高:应以德育素质为先导,以业务素质为主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教育理念也不断在更新,我国总体教育机制也从原来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型为多元教育模式,既保留了应试教育正向的教学意义,也特别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对此,隶属素质教育范畴的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同样须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育,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旋  宁立成  黄睿 《管理与财富》2009,(11):124-125
传统的法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无法适应社会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法学教育应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模拟立法作为一种模拟教学方法在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对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的深化和细化,也是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3.
农科院校法学专业要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实现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在法学教育中占一席之地,必须跳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树立一种全新的特色教育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农科院校法学特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图书资料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就大学生素质与图书馆教育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某种程度上,很多高校目前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面所采取的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越来越落后于时代经济与企业业务的发展形势,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这将成为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与专业学习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在抓教学质量,注重毕业生就业率的压力下,或多或少弱化了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这与一些大学生涉法事件的发生是有一定关系的。认真研究和分析高校弱化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对加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减少和尽可能的杜绝大学生涉法事件的发生,使其法律素质和专业知识得到和谐发展,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学生和未来合格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教学法存在的弊端,把案例教学法引入经济法学教学课堂,已得到多数法学专家和学者的认可。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使枯燥的理论讲授和法条灌输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和具体的法律规定,并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法律素质,是法学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在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育部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的背景下,北京大学法学院进行了一次关于全国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调查和探索,总结了各高校在培养法律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职生作为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其法律素质状况意义重大。然而当前中职学校法律教育仍显不足,中职生法律素质普遍不高,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及法律应用能力与我国法制建设的具体要求相差较远。对此,中职学校应进一步增强素质教育观念,合理设置课程,提高师资素质,改进教育方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多方力量,共同提高中职生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20.
腐败作为社会的毒瘤,于国家、社会所不容。世界各国都在制度、法律、教育等方面进行和惩治和预防。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机构,同时本身也是预防腐败的重点监控部门,为了更好的预防腐败,开展廉政教育,营造廉政氛围和环境,大力推进高校廉政文化的研究和建设,防止高校产生腐败,提高师生员工、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