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技术(五)戚少成工业各产品部门总产出及投入流量的核算一、总产出核算在我国现行的工业统计中,虽然有分部门的工业总产出统计,但它却是按企业部门计算的,而不是按编制投入产出表所需要的产品部门计算的,因而不能利用现行工业统计资料计算工业各...  相似文献   

2.
一、工业企业增加值核算存在的问题新税制、新会计制度改革后,统计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统一了取数原则,计算口径等.然而会计、统计核算各有其专业的复杂性、具体性.目前统计制度规定用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本期应交增值税  相似文献   

3.
在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净产值时,保证物耗价值与现价工业总产值在核算时期上和包括范围上完全一致,既是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具体核算中的关键点和难点.现行统计制度规定:生产周期不长、差额较小的企业,计算工业总产值时一般不计算在制品、自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的价值.对少数差额较大的企业,  相似文献   

4.
张小平、张存起在《江苏统计》(1994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实行规范化的增值税后,对增加值核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对增加值计算中估价问题的影响 根据1993SNA,当用生产法计算各常住单位的增加值时,其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总产出是指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而中间消耗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一次转入产品中的实物和服务的价值。 要正确计算增加值除了必须正确确定总产出包括的范围及中间消耗的界限外,  相似文献   

5.
自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开始,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有了新的规定.其中关于自制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新规定要求“会计在产品成本核算时计算了这部分价值,工业总产值则应包括,否则可不包括”,它是“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余额减去技告期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初余额后的差额价值”(《工合填表说明》第84页)。由于新规定没有说明这个余额是指总卢值统计核算意义上的余额还是会计成本核算意义上的余额,于是使得在具体统计工作中产生了将在产品的差或价值理解成会计生卢成本(包括自制半成品),帐户或会计报表中的在产品成本余…  相似文献   

6.
一、工业产、销、存统计 1.本年成品生产价值合计:是指工业企业本年生产,并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数,包括企业生产的提供给本企业基本建设部门、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和自制设备价值,按产成品实物量乘以本期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计算该指标不包括订货  相似文献   

7.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政府机关是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一部分,或称为非营利生产单位计算总产出的.按其理论,非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的价值,只能按提供服务的总费用来"虚拟",包括经常支出(人员经费、办公费用等)和固定资产折旧两部分.也就是说,行政管理费用'支出越多,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出就越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也就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工业总产值计算从理论上讲是合理的,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的准确计算,应该加以改进。 问题之一:工业总产值包含三个部分: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只要会计成本核算中计算了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要求工业总产值中也要包括这部分价值,反之则不包括,资料从会计成本核算资料中取得,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准确。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统计报表的时效性要求,企业必须在月后一…  相似文献   

9.
许瑾瑾 《浙江统计》1999,(12):12-13
在经济工作中,工业生产发展速度一直是被关注的重要指标,因为工业行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大。目前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的方法主要有不变价格法、生产指数法和价格指数紧缩法三种。本文就此作了比较研究,以试图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计算方法。一、不变价格法我国工业统计采用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缺陷已越来越明显。第一,转移价值部分增大。工业总产值是工业企业生产成果之和,它包含了各个工业企业之间重复计…  相似文献   

10.
刘亮 《统计研究》1989,6(3):53-56
工业发展速度是工业生产成果的发展速度,而不是效益、管理、销售及其他成果的发展速度。工业发展速度的计算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指标的选择;二是计算方法的选择。 一、关于计算指标的选择 (一)不变价格总产值。它反映工业企业生产的最终成果。由于它包含工业企业之间物质消耗转移价值重复计算的因素,所以它不是工业部门的最终生产成果。 我国一直采用不变价格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实践证明它能准确地反映工业发展速度。1970年到1987年主要产品产量的综合发展速度与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发展速度相比研究发  相似文献   

11.
邓冰 《统计研究》2005,22(4):75-2
经济普查是一项国情国力的综合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与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相比 ,经济普查调查的范围更全、涉及的领域更广。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进行经济普查 ,得到的最终成果是经济普查数据资料。这些统计数据有 1 0 0 0余项指标 ,可谓非常全面和具体。如何开发应用这些原始数据资料 ,让经济普查数据更好、更方便地满足政府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需求 ,服务于社会 ,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有关“如何开发与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方面的讨论很多 ,有人主张…  相似文献   

12.
王小童  高昌林 《统计研究》2009,26(3):97-101
  本文介绍创新调查分析领域比较流行的CDM模型的由来、结构及其在创新调查分析领域的应用,依据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指标对CDM模型进行了改进,尝试建立一个适合进行中国企业创新的微观实证研究的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3.
杨缅昆 《统计研究》2005,22(4):64-4
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于 1 93 6年创立投入产出模型。由于这一模型在各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而受到世人的瞩目。 1 968年 ,联合国统计局将投入产出核算纳入SNA中 ,使其与国民收入核算一道 ,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入产出学领域内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试图在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使投入产出分析不仅用于中间产品的分析上 ,也不仅用于考察最终产品和总产品之间的数量关系上 ,而是能在更大的经济领域内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刘起运教授所发表的《结构式凯恩斯乘数模型研究》(《统计研…  相似文献   

14.
刘平 《统计研究》2004,21(12):58-4
"十一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统计学科专家评审组于2004年9月11~12日在贵阳市召开了"统计学调研暨现代统计学研究"专家座谈会.会议总结了我国统计学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统计学科的发展趋势,基本明确了我国统计学科需要着重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政府统计改革千头万绪,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来,以调查队的整合为标志的统计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国家统计、地方统计、部门统计三位一体的格局愈见清晰。在此之时,如能将统计标准化建设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抓住这一统计制度的细微之处做好“文章”,则是通往“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的快捷之路。一、统计标准和统计标准化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统计标准则是统计活动过程中用以衡量统计对象的准则。统计标准的内容其实十分广泛,不只是各种统计分类,统计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概念、范畴、目录、编码、表式,特别是统…  相似文献   

16.
范小玉 《统计研究》2006,23(11):20-23
“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成就显著:粮食生产走出低谷,林业、畜牧业、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十一五”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开端。一、“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政策回顾2001年是“十五”计划第一年,这一年比较重要的农村政策是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农村要素市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开放度的度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妍  张立光 《统计研究》2004,21(4):26-5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开放度的度量 经济开放度综合反映一国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是进行诸如经济开放与经济增长等实证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变量.但经济开放度的度量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两岸工业化进程经济结构变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中国大陆经历了高速工业化和高速的经济增长,为世人所钦佩,同属中国的台湾则已成为了一个举世公认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工业化的过程也是结构不断变动和调整的过程.经济结构作为以往工业化的结果和未来工业化的基础,已成为判断工业化成果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9.
 运用恒常条件相关(CCC)和动态条件相关估计方法(DCC),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持续上升。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强化,金融经济周期在中国表现愈加明显。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平抑经济波动时,不能仅以真实经济指标作为参考,还应参考金融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0.
关于服务业统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灿 《统计研究》2009,26(1):40-44
 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新增长点,但中国的服务业统计却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亟须探索服务业统计的理论和方法,藉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本文分析了目前服务业统计的问题症结及其解决思路,并澄清了有关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基本概念和整体范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