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写作的要求,可以说是对长期僵化的作文教学反思的结果。作文,原本就是非常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新课标的这一要求,体现的正是个性和创新的作文教学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有人向高尔基请教写作之道:“什么对你比较困难?”高尔基回答:“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其实,绘就漂亮的“豹尾”也同样是比较困难的,又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我们像重视开头一样来重视结尾。品读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研究其结尾制胜艺术,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外国老师让中国学生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老师看了交上来的作文以后发火了:“你们的妈妈都是勤劳、无私、贤惠的吗?没有一个是懒惰的、自私的吗?”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使这个外教大为恼火。我想,我们中国的老师是不会发火的,因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作文。一些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拿到高分,鼓励学生编造作文,或者照搬别人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4.
这个午后,我坐在堆着像小山一样的稿件中,挑选能刊登出来的学生作文。时间沉寂冗长,尽千人一面的文章。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篇叫《我一直在后边看着你》的文章气定神闲地走了过来,干干净净的稿纸,端端正正的书写,还有别具一格的标题,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了。一口气看完,就像捡到了宝贝似的,喷啧地赞叹着,又忍不住拿给对面的编辑炫耀了一番。  相似文献   

5.
顺应考试改革不断深化的发展趋势,中考作文越来越以相当亲近和开放的方式命制试题,像这几年备受青睐的话题作文,就明确为“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这样的考试方式,为充分考查考生真实的写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也为考生提供了张扬灵气与个性的舞台。其中,文题作为文章特殊的凝练的概括形式,不仅是考生写作水平高低的客观反映,也表现出一个人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运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道出了人类存在的本质。西方的《荷马史诗》与中国的《诗三百》,无独有偶地印证着诗意很早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血液,孕育出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抚慰着劳累困厄的流浪之人。哪里有人类,哪里就有诗意。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而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说话、写话,是关系到整个作文教学是否具有个性化的关键。为了提高学生个性化的说话、写话能力,奠定个性化作文写作的强硬基石,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心理效应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科学告诉我们,心理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提倡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语文教师,面对机遇和挑战,真正了解并有意识地按照心理效应的启示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作文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言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规定:“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文“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难教”是因为我们对作文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人教版第十二册教材“积累运用”中的习作部分安排的是看图作文,与以前不同的这是一幅漫画,习作的内容也不是侧重写画面内容,而是侧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写出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11.
“酷”——学生的口头语,即个性,标榜自我,让学生的作文也变得有个性,也“酷”起来,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问题。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早已形成了一种模式:布置题目——批改评阅——泛读佳作,这样的结果只能让大多数学生丧失了自己的写作个性,长期的潜移默化作文就变成了“同一首歌”。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作文教学研究》第6期刊载了江毛生、喻咏槐老师撰写的《“小作文”与“大作文”的配套练习》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不少老师给江、喻老师来函来电询问其练习的具体课堂操作。为了答复大家的咨询,我们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三味书屋》看图学文这篇课文,以“小作文”与“大作文”的配套练习形式,从模仿《三味书屋》的写法入手,以《我们的教室》为话题,进行写作指导。其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