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实施教育个性化,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材编排,研究作文教学,训练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颁布,个性化作文教学已经成为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结合教学实践对个性化作文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前提是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生活并从中获得写作的个性化材料,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原则在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倡导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人格,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中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被漠视。学生的个性心理长期被压抑,甚至被抹杀。因此,学生作文缺乏个性,千人一面,面目可憎也就在所难免了。其实,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活动,是学生能够以“我手写我心”.真正地体会并表达自己独立世界观的重要途径。综观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无不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视角的,有着自己深深的个性烙印的。  相似文献   

4.
作文.在高考中占半壁江山,也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水平,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长期以来传统重技法轻积累的教学观念,导致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已消失殆尽。学生不愿意写,又不敢不写,作文实在是想说爱她不容易啊。07年语文《考纲》在发展等级中也明确规定:“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在新教材使用后,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个性化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必然。那么,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或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作文个性化的要求。所谓个性,就是人之本色。作文的个性化就是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真话,抒真情,展示自我,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敢于创新,敢于大胆表现。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作文个性化不断发展,首先就要做到“四个尊重”。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作文教学是最适合发展、展示学生个性的领域。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真情写作,个性流露是作文优劣的评价依据。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创设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拨响学生心灵个性化的“琴弦”,演奏出一曲曲美妙富有创造力的“乐章”来,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作文个性化的要求。所谓个性,就是人之本色。作文的个性化就是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真话,抒真情,展示自我,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敢于创新,敢于大胆表现。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作文个性化不断发展,首先就要做到“四个尊重”。一、尊重学生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前一句在写作的定义中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后一句对写作的要求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赵谦祥老师提倡的“绿色作文”,就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作文充满生机。其实作文教学需要“绿色”,有绿色也更体现出“阳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要想走出困境,提高效率,就必须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并使学生的个性和生命在关注和感悟中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用心去关注和感悟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张扬个性,就是能够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以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如李白的诗飘逸洒脱、白居易的诗平白清新、苏轼的诗旷达豪迈、辛弃疾的诗气势雄壮,各自有自己写作的风格,使自己的诗与众不同,这就是作者个性化的自我表现。一篇好的文章正因为具有鲜明的个性而显得分外有价值。而现在我们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往往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怕写作文,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假话、空话、套话,毫无个性可言;学生习作似乎没有什么“亮点”,体现学生个性化,能倾吐自我心声的文章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1.
作文的个性化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更是学生作文趋于成熟的一块试金石。要使学生作文个性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追求思维的独特性。总结自己的一些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中学化学教学目标个性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个性地发展.因而如何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地促进所有学生都得到提升的问题,便成为化学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总结出了化学教学目标个性化设计的基本思路,以通过学习目标的分层次、多样化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个性”是作文的灵魂。好文章就是因为具有鲜明的个性才显得有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尊重学生,培养个性这不仅是一个教育的理念,也是指导作文教学实践的新观点。下面,我就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写出个性化习作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评讲课同作文指导课一样重要,相比于写前指导,作后讲评要更有细心、更有耐心。评讲不仅是针对每个学生习作水平的指导,更是对每个学生不同个性发现后的反馈,是个性化极强的教学。上好作文评讲课,批改作文时就要做好这么几项工作:1.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做好批改记录。记录的内容很多:可以是遣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两三年的“作文个性化”教学实验.我们的学生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作文“假、大、空”的状况,学生的习作已有多篇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而且可喜的是,学生经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引领。大都爱上了作文。达到了自能作文不待老师讲的程度。几年来,我在思索中探究,现将具体的做法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6.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说的是“做人”与“作文”的关系。古语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也体现“作文”与“做人”的同义关系。新概念作文的倡导者提倡:“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去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表面说是“生活”与“作文”的同义关系,本质上仍然是在阐释“作文”与“做人”的统一。实质上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作文促做人”。作文是学生人格的物化形态,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品,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就会有什么样的作文意境。作文实则反映做人之本,其中过程,是塑造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流动程序。因此,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要体现个性,做到人文合一。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生的习作受作文习惯的制约.受家长、老师、社会等各方面作文指导显性与隐性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走入模式化的机架中。因此.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儿童个性的存在和发展.在写作指导时不要设下重重“绳索”去束缚学生的思维,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意识.让学生在习作中展示多姿多彩、充满个性的自我。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作文教学依然存在着套装、虚假、僵化等严重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结到一个根本点,就是将充满人性美的、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了枯燥、机械、应付的考试训练。所以,从指导学生作文个性化角度来探讨作文教学的问题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习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习作提出了“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的要求。然而,打开学生订阅的作文报刊。浏览一些所谓的优秀习作,心中有些郁闷:这些优秀习作篇幅长,立意新,主题深,可老气横秋,充盈着成人化的思想和文学性的构思。这是儿童习作吗?再翻翻我们的学生习作本.千篇一律的多。凸现个性的少。存在着程式化、虚假编造等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生创新作文的最好老师。在提倡个性化作文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写好个性化作文——即创新作文,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十分重要。如何培养作文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