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南民族大学与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联合召开的"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4次年会"2008年10月在武汉召开.年会的主题是改革、和谐、发展,关注的热点是西南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知中国民族学的"华西学派"、构建和发展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青年论坛、推进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改革和科学发展.这里对这次会议从三个方面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我国社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了探讨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的关系及民族博物馆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由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与西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民族学、人类学与民族博物馆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6日-18日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罗布江村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并向来宾们简要介绍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学校加强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与民族博物馆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国家民委政法司毛公宁司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  相似文献   

3.
李绍明教授长期致力于西南区域人类学和民族学界的交流、合作与发展。为了推动西南各省区民族研究的合作与创新,20世纪80年代初,马曜、李绍明、何耀华、余宏模、平措次仁和童恩正等联合西南地区民族学界的同仁,发起并成立了"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该学会的成立推动了西南地区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学会的有关研究成果现已构成了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自成立以来开展的重大学术活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西南区域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在西南民族研究方面建树卓著,是中国民族学界具有跨时代影响的重要人物之一.围绕李绍明先生如何定位与表述"西南"以及怎样推动"西南研究"等问题,对中国西南民族研究进行了学术回顾,思考当代中国民族学的西南研究如何在前人开创的区域研究传统上,获得研究视野和范式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西南民族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历史.现状.发展: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于2007年4月14日~15日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下面简称“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云南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承办的“第4届两岸三地藏缅语专题讨论会”和“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9届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10月11日至10月13日和2006年10月13日至10月16日分别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举行。参加这两个会议的专家都是当今中国民族语言学术界的学术权威。他们分别来自中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日本、法国、美国、越南等地。第四届两岸三地藏缅语专题学术讨论会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著名语言学家孙宏开研究员主持,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罗布江村和著名人类学家戴庆夏教授分…  相似文献   

7.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历时六天,于十月十九日在成都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由云、贵、川、桂、藏、渝五省区六方民委共同倡议,由四川省民委牵头,在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和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具体组织下召开的。 参加这次会议的十八个民族的一百六十多位同志中,有党政领导同志,有老专家,也有中青年学者,还有长期在民族地区工作有丰富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实际工作者,人才济济,显示出西南地区从事民族经济研究的学术队伍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现代学术史意义上的中国西南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历经抗战时期西南边疆研究、20世纪50年代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和80年代西南民族研究的繁荣时期。近年来,日益呈现出跨学科、跨地区和国际化的研究趋势。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西南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从2007年10月起,我们将开辟“中国人类学·西南研究”栏目,并陆续开通人类学理论与个案研究、名家访谈、口述史、田野调查和书评等专栏。为学者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人类学·西南研究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从宏观角度梳理了西南民族研究的发展历程;美国著名…  相似文献   

9.
此文为1998年10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召开的“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研讨会”上中国世界民族学副会长赵廷光教授的发言稿。作者代表云南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和云南跨境民族研究课题组对来自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介绍了近年来云南跨境民族研究的主要情况。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座落在日本第二大城大阪市。它于1977年11月正式建成开馆,由文部省直接领导。它是日本最大的民族学研究中心,以搜集、保管世界各民族的有关资料,在供社会参观的同时开展世界一切地区的所有民族的调查研究为目的,在世界上已颇负盛名。民族学博物馆设有五个研究部,第1至第4研究部分地区设置22个研究室,其中有5个研究室是聘请兼职研究员组成。第5研究部按民族艺术、民族语言、电子计算机民族学等专题共设6个研究室。第1研究部共有研究人员15人,东亚第1室有多次来我国访问、研究我国中南地区少数民族问题的著名学者君岛久子和竹村卓二教授。该馆研究活动以个人研究为主。第1研究部第一批23个研究选题中,与我国有关的有:《华南地区的民族与民间传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当代文坛>编辑部、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等单位协办,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多民族文学史观与文化多样性学术研讨"于2007年11月2日至4日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2.
2013年6月16日至17日,第六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论坛主要围绕"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理论对话、‘藏彝走廊’与西南民族研究、民族认同与宗教、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研究及民族识别与西南民族的研究、国家走廊与贵州民族研究"五个专题对西南地区发展及西南地区民族研究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学术交流,体现了当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现实问题研究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3.
2012年8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学院主办的契丹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赤峰宾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昌东,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会长宋德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风翥,内蒙占博物院院长、内蒙占契丹辽文化研究会...  相似文献   

14.
2012 4月24日至5月8日,日本著名人类学、民族学、蒙古学学家、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民族社会研究部主任小长谷有纪教授应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专业邀请,作了题为《由仪式看知识——蒙古族三大畜牧仪式》及《由记忆看知识——生产记忆与人生记忆》系列讲座。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苏日娜教授主持了系列讲座,蒙语系那木吉拉教授、莎仁格日勒教授、朝克图教授以及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林继富教授、王卫华副教授、栗文清副教授出席了讲座。  相似文献   

15.
民族学是为实践服务的一门科学。根据我国民族学发展状况,我以为组织人员按民族各编纂一本百科全书以及建设一些民族学博物馆,是当前这门学科为实践服务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其研究水平所必须。本文仅谈谈建设民族学博物馆问题,并侧重谈一下创建藏族游牧部落博物馆的问题。 一、勃兴的民族学博物馆 民族学博物馆是专门搜集、收藏、陈列和研究一个民族或若干民族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实物,或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某一时代社会制度的实物,或反映一种文化专题的实  相似文献   

16.
电子录像何时被运用于民族学研究,限于资料,我们无从谈起,但目前世界上一些民族学较发展的国家,都已在民族学研究中开始使用电子录像这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了,有的国家还建立了民族学电影、录像制作中心。比如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就有一个民族学电影录像研究组,该馆1979年储藏展出的民族学录像有500多个种类,录像片多达7 000条,内容多为世界各大洲民族的农业、狩猎、风俗习惯、仪式祭礼、语言、艺术、音乐等等。录  相似文献   

17.
由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四川省彝学会联合举办的“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3年 1 1月 2 5日即巴金诞辰 1 0 0周年纪念日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围绕“冲突与整合 :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多元发展研究 ;现状与走向 :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回顾与前瞻 :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三个议题 ,出席大会的省作协、省文联、省社科院及成都各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 ,作了闪烁着真知灼见的发言 ,实现了一次成功的学术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回到民族学──中国民族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到民族学──中国民族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优势黄惠焜1995年9月15日至19日,中国民族学学会在大连召开了主题为“中国民族学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学术讨论会,着重研讨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口民族学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问题,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民族地区现代化过...  相似文献   

19.
陈玉屏,男,教授,1946年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学校顾问,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点领衔导师,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历史学、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任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在历史学、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方面具有较深厚的功底,治学严谨,成绩显著,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7次获省、部级奖。赵心愚,男,教授,重…  相似文献   

20.
<正>为推动汉民族与屯垦文化研究,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推进屯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6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分会与石河子大学联合举办的汉民族学会年会暨屯垦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学术交流厅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