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东部,大兴安岭东麓,嫩江西畔。全旗总面积约 1.1万平方公里,人口 30万,由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蒙古、朝鲜、满、回等 17个民族组成,其中达斡尔族约占全旗总人口的 10%。 1946年 1月 11日,莫旗获得解放, 1月 15日建立人民政权——布西旗 (3月 27日改称莫力达瓦旗 )政府; 1956年,达斡尔族被国家正式确定为单一民族; 1958年 8月 15日,成立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自治旗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古老的… 相似文献
4.
去年八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举行了全国曲棍球比赛。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地方举行全国性的比赛呢? 原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久有“曲棍球之乡”的称号。达斡尔族人民传统的“贝阔”(用牛毛做的球)运动和现代曲棍球极其相似。曲棍球,亦称草地曲棍球,是一项非常古老的运动项目。我们从希腊墙壁上和埃及金字塔上,都可看到描绘曲棍球比赛的浮雕。我国唐代宫廷的“步打球”和北宋的“步击”游戏也和现代打曲棍 相似文献
5.
6.
莫力达瓦旗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年产大豆荚2.7亿公斤,大豆荚是一种很好的饲料资源。本文对莫旗大豆的副产品大豆荚的贮量和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将大豆荚与几种常见的饲草和粗饲料加以比较,提出了开发利用大豆荚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是我国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区之一。全旗总人口为258877人,其中达斡尔族为22609人(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占全旗总人口的8.7%,占全国达斡尔族总人口的24%。在旗内主要聚居于阿尔拉、腾克、仓如奇、哈达阳、西瓦尔图、巴彦等乡、镇。为了了解莫旗达斡尔族的双语使用现状和学校双语教学情况,笔者在1987年7月—8月间对莫旗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面访和表格询问的方式进行,因人力及时间等方面的原因,仅对该地区不同类型的双语区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下将调查情况介绍并分析如下,谨请各界人士指正。 相似文献
8.
9.
明媚的春夏夜晚,达斡尔族青年们聚集在村屯旁边的开阔草地,举行情趣盎然的打火球比赛,这种古老的游戏已经在这里流传了上千年。 相似文献
10.
黄雁写出哈尼人不屈的灵魂文\天粒见过哈尼族女作家黄雁之后,有一种抹不去的思绪悄然而至———少年时代反反复复吟诵着的那首《致橡树》,如今再一次萦纡心际。哦,原来她不是缠绕大树的“青藤”,而是与“橡树”并肩而立亲密相处的“木棉”。憨朴的女作家走出了一条... 相似文献
11.
12.
洪水神话,是世界范围的“末世学和毁灭神话”,“兄妹婚”,则蕴含了人类的重生,世界的希望。从生命科学的观点看,苦难与厄运,正是激发生命体产生自主调节的先决外部条件。物极而反,否极泰来,洪水神话中的兄妹婚既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又与历史唯物主义合拍,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童年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生活。一、兄妹婚故事的类型与特点关于洪水后人类重生的神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民间文学》条作如下诠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长达近五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上,20年前曾经在莫力达瓦那一片古老土地上度过自己青春岁月的北京老知青们,今天聚集一堂讨论一个崭新的话题:达斡尔族人民如何早日摆脱自然经济和小生产的束缚,向商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 座谈会由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领导专程 相似文献
14.
公元1862年,陕西爆发了历时17年的回民反清起义,对这段悲壮而不幸的历史,官方的记载失之公允。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马长寿和他的弟子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就回民起义在各地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得到了来自民间的真实宝贵资料,后历经曲折,终于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一书问世。 相似文献
15.
在黄河源头的支流———湟水河中游南部山区矗立着一座神气而又宏伟的古寺,它就是著名的洪水泉清真寺。该寺位于青海省东部平安县西南30多公里处的洪水泉村,据传说始建于明代,最初规模不大,后经5次扩建,其中以清代乾隆年间扩修工程形成现在规模。整个寺院占地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由照壁、山门、唤醒楼、礼拜殿及学房等组成,建筑面积有4200平方米,其建筑物按照中国古典汉式庙宇形制而建,设计特殊、风格独特,尤以砖雕、木雕图案最为优美,它以高超的精湛工艺和建筑艺术而闻名遐迩。来自美国印第安那州波力士亚洲艺术馆古代清真寺研究专家鹤浩博… 相似文献
16.
创世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问题就是关于人是怎么来的,许多民族的洪水创世神话在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时,自觉和不自觉地以血缘婚的形式对种的繁衍和族的延续作出解释。而在云南少数民族的洪水创世神话中,也不乏这样的现象,只是这种解释又使他们陷入了乱伦的禁忌中。这种相似的解释中对于禁忌行为的叛逆,源于原始初民蒙眬的生育观和原始的性意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生育观和生殖崇拜意识的反映,是原始初民出于相同的生存需要和对自我的认知状况下的一种文化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地处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处的河湟地区是我国西部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民族大走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这一流域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各族人民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许多融合多民族智慧内涵丰富、形式多佯的文化遗产,包括这一地区诸多以清真寺和藏传佛教寺院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以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在洪水神话中,原始人对洪水起因的思考,几乎相同的解释是由于人有罪过,神发洪水惩罚人类,使人类灭绝.从这个洪水母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开始由对自然界的思考转向对人自身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创世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问题就是关于人是怎么来的,许多民族的洪水创世神话在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时,自觉和不自觉地以血缘婚的形式对种的繁衍和族的延续作出解释。而在云南少数民族的洪水创世神话中,也不乏这样的现象,只是这种解释又使他们陷入了乱伦的禁忌中。这种相似的解释中对于禁忌行为的叛逆,源于原始初民蒙眬的生育观和原始的性意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生育观和生殖崇拜意识的反映,是原始初民出于相同的生存需要和对自我的认知状况下的一种文化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