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重技巧”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法.所谓“双重技巧”即指文学作品中一个角色在性格和感情上部分地或全部地代表另一个角色.这种手法起源于十九世纪初期,是文学创作家们用来刻画和表现蕴藏在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的性格深层结构中丰富复杂的矛盾辩证内容的一种方法.作家们常用这种方法来展示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发生冲突时人的种种精神危机和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后果,向人们提出:当人处在极度悲伤绝望、艰难困苦之时,在命运的各种危急关头,人的内心深处分裂成何种状态?灵魂深处美与丑、善与恶之间展开过何种惊心动魄的斗争,其结果又如何?能否最后达到统一与和谐等等,从而达到揭示人的本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生命意识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鲁迅与曹禺是现代文学史中的佼佼者,两人在文学创作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鲁迅站在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其生命意识主要是围绕着“国民劣根性”而展开。在对国民进行批判、剖析的过程中,鲁迅一面反思,一面也产生了浓厚的悲剧性和深切的孤独感,进而感到绝望,然而他毕竟还是不肯放弃绝望中的一点希望。随着时代的推移,鲁迅所批判的国民逐渐觉醒,开始对自己的生存困境进行思考与挣扎,在这种背景下,曹禺思考角度也相应发生变化,由鲁迅时期的“唤醒”、“批判”转为了“探索”,他把目光集中于“人”本身,探索着人对于精神自由的渴望,故而他的生命意识更多的集中于人们对自由的追寻与斗争。与其他作家直接在文章中发出悲叹与呼吁不同,鲁迅与曹禺作品中的流露出一种巨大的悲悯意识,并且这种悲悯意识是以一种潜藏的方式显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绝望是一种存在状态,余华的小说中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情绪。80年代余华的绝望是鲜明且冷酷的,是愤怒且先锋的;90年代以来是从潜意识的绝望转向显在的绝望。这种绝望一直延续到《兄弟》,叙述也从表层的想象表述发展到更深的反抗意识。绝望映衬出作家的精神世界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人一直力图在主、客二分的世界中寻找存在的意义,寻找最终的完美和统一,即寻找总体性的实现.但是十九世纪以来人们却陷入了技术统制的时代,人类失去了信仰和自我.如何克服这种困境,摆脱这种物化的危机成了二十世纪有良知的和有责任感的哲人们所肩举的重任.他们提出了种种"重建总体性"的方案,以期待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能够生成总体性的健全的人.  相似文献   

5.
阿尔志跋绥夫(1878—1927)是一个俄国作家。在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革命高涨的年代,一度以自由主义者的立场反映沙皇的黑暗统治,创作过一些反对沙皇专制的有进步倾向的作品。1905年革命失败后,在反动统治的镇压下,知识分子阶层的颓废情绪增长了,阿尔志跋绥夫成为颓废文学的代表作家。1917年十月革命后流亡波兰,死于华沙。鲁迅在1920年译介过他的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短篇《幸福》,1921年又译介短篇《医生》,并给予较高评价,认为“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新兴文学典型的代表作家的一人,流派是写实主义,表现之深刻,在侪辈中称为达了极致。”与此同时,也深刻地指出:“阿尔志跋绥夫是厌世主义的作家,在思想黯淡的时节,做了这一本被绝望所包围的书。”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当时的国际关系和国内形势有密切关系。在欧洲形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英国自由党的两届政府为了准备战争和稳定国内的统治,进行了一些重要的社会改革,从而使英国走上了战争的轨道。本文仅就当时英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着重分析英国社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在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中,英国在国际上的主要敌手是法国和俄国。从九十年代开始,英德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德国的商品把英国的商品从许多国家中排挤出去,德国也尽量在各处对抗英国的殖民政策。到二十世纪初,国际关系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到大战前夕,德国又提出重新分割世界的要求,并积极扩军备战。德国的野心首先威胁着英国海外殖民地。因此,英德之间的矛盾便成为帝国主义诸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了。  相似文献   

7.
现代资产阶级世界主义思想是在欧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随自由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出现的。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后,由于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加强经济掠夺和确立世界霸权的需要,作为进行扩张的思想武器--世界主义便迅速发展起来。这种反动思想的表现形态和所起的作用因时代与国家的条件不同而改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统治集团所叫嚣的“世界政策”、世界主义与标榜“美国世  相似文献   

8.
“荒原”意象在美国文学中经常出现,是美国文学的母题之一。而清教主义是美国文化的主要源头,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清教主义的影响下,美国人具有理想主义和乐观情绪。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最主要是人本主义取向的,或者说是以人类为主的人类物种中心主义,人类是伦理学中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主体。美国人在理想主义与乐观情绪的驱动下,作为上帝的选民们从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则出发,把荒原视为征服的对象,人们心中的那片理想之地荒原遭到了破坏,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精神荒原,他们开始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充满了世纪末的绝望情绪。人们开始将关注点投向生态领域,强调伦理学不仅要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而且要研究人对生物、生态的行为规范。生态伦理学比传统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学更进一步,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研究内容,争取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而美国清教主义文学中对荒原自然的描写其实是人类对文明世界的厌倦,体现了明显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责任感,荒原自然不再处于人的附属地位,而是和人一样具有道德地位,对人类具有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终生着力于国民精神改造的鲁迅的心理状态其实是经历了一种由“有”(包括肯定形态的希望和否定形态的绝望)到“无”的过程,这是因为他十分清楚于国民性“劣”象背后的“根”性,以及自身颇深的佛学素养所致。然而对鲁迅来说,他虽然看破了世事运作的真相,但在看破后并没有陷入一种悲观或虚无之中,而是在这“无”中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我只得走”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那么,正是在情感上的“哀”与“怒”和在思想上的“不齐”与“为”这两股合力的推动下,二十世纪中国最痛苦、最孤寂、最无聊的灵魂,无所谓希望,无所谓绝望,就这样,无意义地抗争着。  相似文献   

10.
存在主义文学是现代资产阶级反动文学流派之一,也是臭名昭彰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中的反映。从本文可以看出,这种文学作为正面人物加以描写的,不外是一些杀人犯、精神变态者、淫虐狂者、悲观厌世者等等人类渣滓,这些作品的基调则充满着孤独、绝望、虚无主义和荒唐。这种文学,一方面反映了垂死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颓废和堕落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表明了这些作者企图通过文艺形式来宣扬反动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中心思想:“个人存在先于任何本质”,借此鼓吹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以跟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相对抗。这种垂死挣扎,当然是徒劳的。本文作者表面上装作“客观”地介绍这些作品,但他却说加缪的《陌生人》“整个作品一点没有否定生活的意味”,又说沙特的作品是“严肃的”,等等,这就暴露了他实际上给存在主义文学捧场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1.
经过二十世纪的碰撞和交融,十九世纪巨人们所预言的“世界文学”时代正在步步临近;经过八十年代的对外开放,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态势已初步形成。但是,中国文学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走向世界,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78年~1990年,中国当代大学生在这历史性的十年中经历了一个艰苦探索的历程.在这一进程中,西方学术思潮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笔者在此就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关系作一定的探讨。一、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当代大学生的视角文学艺术领域的“现代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西方在“先锋主义”、“颓废主义”、“实验派”和各种现代文学艺术流派名称之下兴起和汇合的一场文艺运动,一股文艺思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鲁迅与奥地利的卡夫卡虽处于不同的时空,但是他们都能够超越时代语境,对人以及人的生存处境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并深刻地思考了20世纪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出路何在等问题.绝望与反抗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两个彼此矛盾的对立统一体.鲁迅与卡夫卡在个人经历、精神气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正是他们精神世界中的绝望与反抗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4.
颓废波希米亚是欧洲19世纪末思潮衍生的典型文人生存状态,在特殊的时代氛围中,他们表现出放荡、落魄、伤风败俗乃至罪恶等极端的坏孩子行为特征。然而,这种倍加指责的精神疾病状态却让他们对现代文明和文学危机产生独一无二的敏感力,在艺术中做出杰出贡献,创造出新的生活/艺术双重关系典型,为世纪末人们对另一种生活的期待提供了想象中的轨道。从这一角度进入,对象征主义有着新的美学内涵解读:既是一种艺术潮流,更是一种生活运动。  相似文献   

15.
引言二十世纪是人类价值动摇的时代,所有传统的价值信念都面临“审判”,“一切都瓦解了/中心再不能保持/只是一片混乱来到这个世界上/鲜血染红的潮水到处迸发/淹没了天真的礼法”。旧价值观建构成的大厦在外来的思潮的冲击下轰然倒塌,在二十世纪中国大地上发出两次沉闷而巨大的轰鸣和回响。人们在这种爆裂声中发出阵阵恐怖凄厉的尖叫,心灵颤栗之花在华夏大地上迎风怒放。作为政权形式的封建王权无可奈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根深帝固的思想形式,却如无时不在的幽灵,左右着国民的行动和心态。在对传统进行的形形色色的批判中,中国知识分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念,虽然有某种程度的进步性,但毕竟是乌托邦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只有在“已经发达的历史时期”,社会才能够越过某一个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只有当某一个阶段从历史  相似文献   

17.
艺术欣赏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艺术欣赏始终饱含着欣赏者的感情,总是充满着联想和想象。作品中生动的艺术形象,刺激了欣赏者的情绪。欣赏者对于欣赏对象,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而是进行着能动的积极的再创造,艺术欣赏带有主观色彩,“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人们对这种审美的主观性的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中后期,“当沉重的天空象盖子一样/压在呻吟的心上,/当它把地平线包围,/泻下比黑暗更稠的黑光”,巴黎诗坛上,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他们敏感的心灵产生了一种世纪末的“颓废情绪”,这种“颓废”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战栗,对法兰西古老文明的厌倦和反叛。 象征派诗人的先驱者波德莱尔在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典型的《陌生人》:他“没有父母”,“没有姐妹”,“也没有兄弟”、对“朋友”这个词“一无所知”,至于“祖国”,他“甚至不知道她坐落在什么方位”,他只爱云,“美妙的云”;“通灵者”韩波在给友人的信中宣称:“如果那些老笨蛋们没找到‘我’,而只找到一些虚假的意义,我们难道不应扫除这些数以万计的朽骨吗?”象征派大师马拉美说“对于我,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一书出版后,引来了一些不同意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文学语境中的“颓废”,在于能否从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视野中去发现、肯定新时期文学中所谓具有“颓废思潮”的作品的独特审美价值。这不仅事关对新时期文学主潮的科学评价,也牵涉到对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的基本认识,需要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自“五四”时期问世后,许多评论家和文学史著作,总把它和西方世纪末文学联系起来,有说它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纪末’的病态的表现”;有说它是“颓废的著作”,“不是端方的”;有说它是“受了欧洲资产阶级所谓世纪末文艺思潮的影响”;更有的说“作者沾染了资本主义没落的颓废的影响”等等,并且,似乎成了定论。近几年里,笔者对此作了些思考,在此不揣冒昧对此定论作出质疑,以求教于海内外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