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宏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8-71
实现控辩平等是刑事诉讼追求的目标,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形式上扩大了辩护律师的权利,但实质上仍存在很大的缺陷和弊端。在律师辩护中存在会见难、调查取证难、阅卷难、采纳意见难的现状,因此我们应当完善刑事辩护制度,以便发挥律师刑事辩护的作用,促进司法公正,真正实现控辩的平等对抗,最终实现刑事诉讼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承担着“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任务,控方的追诉活动与辩方的辩护活动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始终,只有控辩双方平等对抗,法官居中公断,才能实现司法的公平公正。文章主要分析了控辩平等原则确立的理论基础、具体体现以及立法和实践中控辩不平等的现象,然后,针对其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便更好地落实该原则。 相似文献
3.
方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8-40
控辩平等是整个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它是构建科学诉讼结构、体现司法公正及保护人权的需要,这已在我国法学界和实务界达到共识,并在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但在某些权力的设置上,特别是无法正确界定检察官庭审角色,影响到控辩平等原则的有效贯彻,亟需在立法中得以完善,在司法实践中加以落实。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当事人和法律监督者两个角度,提出对检察官在刑事庭审中科学的权力配置设想,保障控辩平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王一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7)
"社会平等"乃是现代社会中一个最基本、最重大的价值观,对于这一价值观的认识和态度,乃是一个社会立国之根本.为此,本文通过阐明平等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理想与现实的演进情况,指出社会平等不仅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先进分子的伟大梦想,也是近现代以来各国人民为之努力追求、奋斗并不断接近的理想目标.这一理想目标反映了现代人类已有的道德良知和现实要求,表述了世界人民共有的心声,并业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5.
杨丽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平等的实现程度,直接制约着庭审效应。因此,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如何实现控辩平等,已成为法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现刑诉法的法律缺陷对控辩平等造成的制约,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就刑事诉讼本身来看,由于它主要解决的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刑事诉讼中,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国家与被告人之间本质上的不平衡,这是由刑事诉讼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但这种不平衡并不因其本来的存在而必然合理。文章从控辩平等原则的产生、造成控辩双方地位不平等的原因及如何改善控辩失衡入手,同时结合今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保障被告人人权及采取其他相关措施以达到控辩双方地位平等。 相似文献
7.
彭玉琨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
对我国职业教育现实状况进行了考察,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城乡、 地区、学校间的不平等现象,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认罪认罚案件中控辩协商形式化的弊端日渐显露,检察官主导下的协商存在压缩律师辩护空间的风险,控辩之间力量的失衡及信息资源不对称等使辩护方始终游离于协商之外,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控辩协商的合法性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正当性受到质疑。由于固有的控辩失衡问题、过度追求司法效率的价值导向、控辩双方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协商过程缺少监督机制及欠缺有效辩护等因素,致使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控辩协商形式化的风险,影响协商性司法的发展进程。目前,突破控辩协商的形式化,需要在现行制度运行的框架内寻求控辩双方实质性的共商协作,既应敦促律师积极行使辩护权,实现有效辩护;又需要检察官落实客观义务,规范公诉权的行使,构建权利与义务交互式的实质化控辩协商。 相似文献
9.
李晓丽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58-61
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让众多法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乃至全社会看到了中国刑事司法的巨大进步。然而司法实践却一次次地考验着中国的刑事诉讼程序公正,2006年震惊世人的“邱兴华案”就是其中的典型。重温这一引发重大争议的案件审判过程,不难发现,在司法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背后,中国刑事诉讼控辩依旧严重失衡,对此提出我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蔡英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1):160-163
刑法平等原则在法律规定上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平等是以承认和保护事实上的不平等为其实质的。刑法保护事实上的不平等的方式是不能以缩小、减少和剥夺社会上最弱势人群的原有的、现有的基本人权为代价,法律可以创设不平等和特权,但与此同时,社会上最弱势人群现有的基本人权只能增加,而不能缩减。法律保护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底线,不是立法者或者是统治者所决定的,而是以社会上大多数弱者所能容忍的程度为底线。适用刑法平等的标准就只能以社会上大多数人能够认同的标准为标准。这个标准,也就是"常情、常识、常理"。 相似文献
11.
“男女平等”的不同认识及其成因剖析——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5):140-143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男女平等”有着不同的理解,主要是受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发展呼唤“男女平等”,建设平等的社会制度和创造平等的社会文化是实现“男女平等”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庞冠楠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1-94
从目前发生的多起冤案看,检察机关对事实、证据及程序的把关不严是不可忽略的消极因素。鉴于检察机关地位及权力的特殊性,强化其责任,确保其权力有效行使,是现有制度框架内可行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辩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护制度对实现实体正义、程序正义和提高诉讼效率的刑事诉讼价值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辩护制度存在着不少亟待完善的地方 ,正确认识控、辩、审的稳定结构及控辩双方的关系 ,使辩护制度具有可操作性 ,当是完善我国辩护制度的思想基础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刘彩灵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3):100-104
偶然防卫问题是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无法回避的问题。偶然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也不属于认识错误的范畴。偶然防卫应当以既遂犯处罚,其偶然阻止不法侵害的效果可以作为量刑从宽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析受教育权平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相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57-160
受教育权平等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入学机会的平等是受教育权平等的基本内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要求"平等对待"的平等。而在目前条件下,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是"标准的平等"和"标准面前的平等"。我国目前在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迫切需要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积极作为,并且必须为受教育权平等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6.
景天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7
公平与发展,既相统一,又相矛盾,其矛盾来自于种种限制条件。底线公平是在中国面临一系列限制条件下,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建设中实现公平与发展相均衡的福利基点。依据底线公平理论,可以建立体现公平与发展相均衡的制度机制,可以形成有助于实现公平与发展相均衡的内生动力。底线公平理论在近年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建设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17.
张嘉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7):64-68
本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并不能真正根本性的解决执行难问题。执行检察监督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现实性。而检察院首先应当对“法官思想型执行难”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8.
杜威作为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 ,对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批判 ,由此提出了自己的新个人主义平等观 ,将全新的时代内容赋予旧有的个人主义之中 ,并且把他的教育平等思想作为实现对美国资本主义改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程序正义视野中的控诉与辩护——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关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军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2):45-50
我国目前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关系严重失衡,因为它是建立在控辩双方诉讼地位不平等基础上的。实践证明,这种关系背离了控辩平等的诉讼原则,既不利于查明案件事实,也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在坚持控辩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建构一种能够实现充分对抗的控辩平衡机制,并在诉讼观念和诉讼制度上为这种平衡机制的建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高考制度诸方面的改革,但许多根本性问题仍然没有得以解决.高考制度的改革不仅要有理想更要立足于现实,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认真分析现实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考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