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征中《红星》报1934年第六期刊发了《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指示应是中共中央、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发出指示并特别突出瑶族、苗族,是因为中央、红军总政治部认为这既是当时争取以瑶族、苗族为主的桂东北少数民族的支持以使红军顺利通过桂东北的需要,也是将来争取以苗族为主的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的支持以在湘鄂川黔边创造新苏区的需要;指示应是1934年11月29日或30日,至迟刊发于《红星》报,当然也有12月上旬刊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三年一月十七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与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各省之后,继而又侵入华北的新的侵略行动,发表了著名的“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同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组织与全体党员写了一封重要的信件,即《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这  相似文献   

3.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懋功东南的达维会师。在26日召开的两河口会议上,张国焘虽曾表示同意北上方针,但看到红一方面军兵力只有三万人左右,比红四方面军八万人少得多,因而个人野心膨胀。他致电中央提出另一套主张,唆使他的追随者致电中央,要求改组中革军委和红军总部,由张国焘担任中革军委主席,并给以“独断决行”的权力,企图将红军置于张国焘的控制之下。为了顾全大局,维护两大红军主力的团结,中央政治局于7月18日接受周恩来的提议,将周恩来原任的红军总政委职务改由张国焘担任。同日,中革军委发出通知:仍以…  相似文献   

4.
埃德加·斯诺是中美关系史上值得重视的一个人物。对他的代表作《西行漫记》在中美关系史上的历史地位应当作出正确的评价。《西行漫记》的问世与传播1936年6月3日,埃德加·斯诺,满怀着对中国人民抗日事业的同情和支持,以“再次去内蒙采访”为掩护,自北平启程,前去陕北红军根据地。7月初他乘东北军的卡车到达当时属国民党统治区的延安,又步行日余,抵安寨县白家坪红军前沿司令部,同周恩来谈话两天(7月9日、10日)。随后前往当时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保安。7月16日毛泽东第一次正式会见斯诺,与他谈了抗日战争的形  相似文献   

5.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共同纲领》一九四八年五月一日,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节节胜利的情况下,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共中央发出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它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当时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此伏彼起的动荡年代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实行“三三制” ,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否受到冲击 ,本文试图作一探讨。一“三三制”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民主政权建设问题上集体智慧的结晶。194 0年 3月 6日 ,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提出“三三制”的政策 ,该指示的第四条明确规定 :“根据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 ,在人员分配上 ,应规定为…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三、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 四路红军的广大指战员,在与敌军浴血奋战、经受险劣自然环境考验方面,是基本相同的.由于各路红军担负的具体任务、行军路线、面临敌情、社情、地形等方面的不同,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中央红军在保卫党中央、成功探索红军长征道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直接率领的部队.参加长征的红军主力有:第一、三、五、八、九军团.  相似文献   

8.
曹晋杰 《中华魂》2011,(8):20-23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任书记,统一领导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敌后抗日斗争。此时,由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在皖南集中整编后,东进江南,北上皖东、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而蒋介石却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有着优良抗日传统的十九路军在援热抗日失败和对红军进攻不力的情势下,决定由“剿共”转为联共。1933年11月20日,由陈铭枢、蒋光鼐和蔡廷锴领导的十九路军发动了福建事变。但是,以王明为首的中共中央遵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对十九路军实行分化和瓦解的政策,从而加速了福建事变的失败,也使中共错失了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的有利时机,被迫长征。  相似文献   

10.
关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建设问题,国内外学界近40年来的专门研究仍然薄弱。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以后,中央军委于1941年11月7日发出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是第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不久又提出了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的重要政策。此后到1943年间,中共领导下的陕甘宁、华北及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在贯彻“精兵简政”政策的同时,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实行精兵建设、大力发展地方武装与人民武装及其武器装备,敌后抗战渡过了难关,人民抗日力量进入“再上升”阶段。抗战严重困难时期,中共审时度势,果断转变人民军队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根据地军事建设,不但适应了经济力量对于战争的决定性作用之历史规律,也是对于根据地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与促进。八路军、新四军注重质量的精兵建设之路,为人民军队此后的历次精简整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正式形成,则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上的巨大成就和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11.
论东北根据地建立的策略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根据地 ,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起来的 ,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觉领导的重要的根据地之一。 194 5年 8月 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 ,我党为了全面夺取最后的胜利 ,为了实现解放东北的战略任务 ,9月 19日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从而完成了党在战略上的伟大转变。 194 5年 12月 2 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遵照党中央指示 ,领导广大军民艰苦奋战 ,经过土地改革、剿匪斗争、军事斗争 ,建立民主政权 ,取得了胜利。东北根据地的建立 ,大大地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以刘少奇为书记,统一领导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敌后抗日斗争。刘少奇于11月23日从延安动身,奔赴华中敌后。此时,由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在皖南集中整编后,东进江南,北  相似文献   

13.
1935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文中提到福建人民政府接受红军提议联合抗日,罗登贤、徐名鸿、吉鸿昌……等民族英雄为救国而捐躯。  相似文献   

14.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结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是组织形式上的统一和实际上同时存在两个指挥系统。传统观点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我认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不妨请见以下史实: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在《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地向全国宣布:“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后,又将在南方8省13个  相似文献   

15.
一、离开贵阳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我军奋起抵抗,我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7月8日,中共中央、中国工农红军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在祖国危亡的关头,贵阳的青年学生由罢教、罢课发展到走出校门,游行、示威、集会,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 ,中共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但该政策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 ,到什么时候正式形成 ,却是众说纷纭。我们认为该政策是从 1935年 12月 6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开始转变的 ,而且 194 2年 1月 2 8日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及其附件则是其正式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金陵瞭望》2006,(19):65-65
8月21日 中共南京市委发出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的通知,对我市党员干部学习《江泽民文选》作出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新华日报》聚焦台湾问题,表达光复台湾的政治主张,成为 当时中国民众了解中共对台主张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台籍抗日志士之间存在组织关系和领 导关系,支持台胞抗日斗争,并于抗战胜利初期,与台湾岛内进步革命力量联络。台胞抗日斗争是中共中央南 方局关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南下入湘的"晋中南下工作团"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调度准备随军渡江南进干部的指示》,要求各解放区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批抽调干部随军南下,到新解放区  相似文献   

20.
刘泽让 《源流》2015,(4):18-21
一提到解放军,人们会马上想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联想到初创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其实,这一称谓是由我国南方的一支游击武装——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最早宣布并使用的。1945年1月19日,这支游击武装宣布成立"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解放军"称谓。1945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指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部队实施西征战略行动,在广西、云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