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往“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中,形成了主张“终极关怀”与倡导“世俗关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彼此相互排斥争论不休,使其成为一个二元对立的命题.从人学角度看,终极关怀与世俗关怀都是人文精神中的应有之义,可将其理解为人文精神的两个维度,二者在人文精神的有机整体中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构成一种紧张的“张力”关系.在这种“张力”关系中,才能使世俗关怀与终极关怀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人性和人类社会的合理健全发展.从历史上看,人文精神不断丰富发展,就是在世俗关怀与终极关怀既冲突又融合的“张力”关系中,此起彼伏地向前推进的.对人文精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并从人文精神的内在“张力”关系着眼推进探讨,有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生”是一个世界性的哲学话题,中国哲学几乎可以说就是一种围绕“生”而展开的哲学智慧。从生成论的角度看,古希腊哲学致力于探讨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并将终极本原归结为一种或者多种元素,这种思维容易体现为“一”和“多”的关系,容易走向对于创生者、第一因的追寻。受到西学中对于“第一推动者”强烈关注的影响,二十世纪的中国学者们更为注意寻找中国哲学关于终极本原的描述,在生成模式上,更为关注“他生”类型。但在儒道两家这里,即便存在着“他生”类型,其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万物的“自生”,即通过道(或者天地)的功德,使万物充满活力,让万物自己能够创造自己,从而建立起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机勃勃的世界。因此,古代中国更为重视的是“自生”类型,作为中国文化主要代表的儒道两家,虽然内容有别,但都有强烈的“自生”意识,最终目标都是要让万物自作主宰、自为动力,亲身参与到“生”的过程中去,从而焕发出持续的、勃勃的生机。如果我们使用西学的框架来比照中国哲学,那么“自生”就很容易被遮蔽,而这恰恰是中国哲学中最值得继承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说到何以使哲学走向生活,何以让人们分享其治疗意义,恐怕大多数哲学家都要反思。医疗的“临终关怀”即呼唤着“意义治疗学”,呼唤着哲学作为人生展示生命意义的终极智慧之大用。我们究竟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死的真相又是如何?那么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人为什么会感到空虚厌世?什么才是人存在的终极意义?这一系列的生死及意义问题始终是人类文明最大的悬疑。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在追问生命意义的同时,正视并归纳出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存挫折”,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是现时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无论处境多么悲惨和绝望,我们都有责任为生命找出一个意义来——这正是他“意义治疗法”的精髓。弗兰克不仅为我们指出了问题的症结,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意义治疗”是哲学的使命,当弗兰克从心理治疗转向终极关怀的时候,“意义治疗”就上升为了哲学治疗,哲学作为人生大智大慧的意义就显发出来。  相似文献   

4.
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信仰、宗教、哲学、终极关怀之间有密切的内在关系。信仰的本质是人的自我超越性,因而信仰表征着人类的终极关怀。宗教是信仰表征人类终极关怀的“非理性”形式,哲学则是其“理性”的形式,宗教和哲学依赖信仰实现自己的“终极关怀”的本质功能。合理的信仰应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终极关怀,合理的终极关怀应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信仰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1995,(6)
世纪之交的哲学探索(笔谈)编者按:20世纪的帷幕将要落下,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时刻,探索世界观和人生观、追求人生自由与价值、关注人类终极关怀的哲学,将走向何处?这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山东大学哲学系今年暑期召开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6.
终级关怀是人类追求永恒与不朽的一种价值取向。本文从考察中西方文化终极 关怀的差异入手,在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层面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终极关怀的哲学意蕴: 提升人格境界与通向“至善”之路。  相似文献   

7.
哲学对世界和人生的把握从逻辑上说是一种指向终极性的渴求,它表现了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终极性关怀.然而正是这种终极性的关怀在传统形而上学中发挥到了极致,并以异化的形式试图为人们提供一种安身立命之本.传统形而上学赋予人的“终极关怀”具有双重意蕴:一方面体现为对作为终极本体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理论诉求,另一方面体现为“终极关怀”内蕴的现实维度的变迁.然而这双重意蕴由于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特征与内在困境无法达到内在统一,并以前者吞噬后者的架势呈现出来,这就决定了它无法切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并为人们提供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本.虽然这是“终极关怀”自身无法突破的内在限度问题,但是却为基于感性实践活动的马克思哲学突破其内在限度的“现实关怀”提供了其内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保罗·蒂里希是德裔美国生存主义思想家。他提出的终极关怀受到人文科学界的极大关注。终极关怀是人对自身生存价值的思考,是整体的、无限的、普遍的人文关怀。终极关怀与偶像崇拜相对立。偶像崇拜是人们将权威、金钱、名誉当作最高价值加以无限追求的现象。面对生活中的“有限性”和“无意义”,终极关怀表现为存在的勇气。一、终极关怀何谓终极关怀?蒂里希对此有过许多阐述和解释。在《系统神学》中,蒂里希把终极关怀当作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人最终关切的,是自己的存在及意义。‘存在,还是不存在’这个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是一个终极…  相似文献   

9.
现代新儒家理论的根本缺陷论析──兼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方向李毅在现代化浪潮中,机器和商品席卷而来,人如何安身立命?这确是一个哲学问题。现代新儒家秉持儒学对人生“终极关怀”的具体设定,充分阐述了“止于至善”的人生最高追求目标,并以此作为表达“内圣”到...  相似文献   

10.
论哲学“终极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极关怀”一直是内涵广泛、含义模糊的哲学概念,在哲学史上,对其含义的澄明也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当代哲学的生活回归,哲学的“终极关怀”也越来越呈现出其本真的内涵:它是对人类生存命运的总体性、精神性和动态性关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超越政治正义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新生 《学术研究》2005,1(3):61-67
对于启蒙运动之后的哲学而言, 在政治正义的限度内寻求对人和社会的终极解释, 已经成为替代宗教解释世界的现代方案。可是, 这一现代方案不仅取消了终极自由而且取消了对终极自由的渴望,从而自构了伦理困境。黑格尔洞察到现代性的伦理难题, 试图用一种“补偿性方案”克服之, 却又陷于对国家这一“伦理实体”的抽象肯定。马克思建立了在历史的实践中超越政治正义的政治哲学, 从而确立了一种颠覆现代性的“替代性方案”。正是这一政治哲学的确立, 为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新哲学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立脚点, 为他走向实践哲学建立了基本通道。  相似文献   

12.
刘芹 《南方论刊》2008,42(2):60-60,83
冯契先生对"终极关怀能否实现"的回答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主张将现实与终极关怀目标结合起来。结合在当今社会引起争论的安乐死问题,人们在对这一问题的不断争论中所展示出来的追本、求真、达善、向美的特性,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了哲学上的终极关怀。在实践层面下的终极关怀可以帮助人们确立人之生存意义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并获得人性的自由,且在这一过程中人不断实现自我、满足自我。  相似文献   

13.
经济运行的三环调控原理──—对经济人、政治人和伦理人的经济哲学思考张华夏我们的世界是从有序走向无序、走向混乱还是从无序、混乱走向有序呢?这是一个自然观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历史观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根据热力学熵增的定律,整个自然界要走向“热寂”的。在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是以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互动为主题的.基于这种互动关系,马克思将人本目标不仅看做是一个终极目标,而且落实为一个当下目标,即通过创造二者的良性互动来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我们必须反对将马克思的终极关怀无限期悬置,而在现实中违背这一原则的理论与实践,必须将终极关怀的价值目标落实为现实关怀,在现实中具体探讨实现终极关怀的途径,从而实现一种"全程"关怀.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当代散文确乎出现了一个创作热潮,而伴随着整个社会变革与进步的理性苏醒显然是其内在动力。许多作家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表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与形而上思考。但与一般作家不同的是,史铁生对人及人类的终极关怀开始于对自身困境的突围,缘于自己真实的生存体验,并充满了对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热切关注。他的终极思考是为了让世俗生活有个方向,让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条正途,而“过程哲学”则是他整个思考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16.
自十四大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以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十分热烈,一些哲学界人士也已在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哲学应研究什么”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研究课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主张:一种是主张建立和研究“市场哲学”,研究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本身蕴含的各种哲学问题;第二种主张是强调要把市场经济作为新的哲学研究工作的“场景”,在这个新“场景”之下更深入地研究一些“老问题”和更新颖地思考一些新问题.这两种主张实际上是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解决“市场经济下哲学应研究什么”的问题,后一种主张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元理论”层次,而前一种主张实际上是近些年来哲学界人士正在探讨的“应用哲学”层次,抑或也可称之为“领域哲学”或“部门哲学”.我认为这两个层次的研究都有价值,都应当提倡和推进.同时,我也认为,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人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对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市场经济运作的各阶段、各环节对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正、负效应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下人的企望及其产生、需要及其满足、价值及其实现、活动内驱及其规律、历史主体和经济客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等课  相似文献   

17.
两种解构——当前中国人文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最朴素简捷的说法,就是人类的文化精神、人类的文明素养。文化与文明是人文精神的核心。终极关怀是它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终极关怀是对”人”生存意义、生存价值的关怀,是对人类命运、前途的关怀。人文精神的形而下具体操作层面,即是自由、平等、科学、民主实践的关注,对人类进步的关注。本文重点谈谈有关当前对“人文精神”进行解构的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8.
如何建构好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建构好社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一种是先预设一套固定模式再施工的“理想蓝图法”;另一种则是没有任何不变规定的“不断改错法”。两种方案各有利弊,需要再提出一种新的方案,这就是综合了前两种方案优点的“终级价值目标法”。“终级目标法”虽不预设不变规则,但须确立恒久终极价值目标。这个目标既是现实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是评价现实社会各方面情况的判断尺度。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符合终极价值目标的三个条件,并能分解为更明确的由一组价值辞表达的终极价值目标。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是用理想蓝图法的思路建国,直到第二代领导人时才出现根本转变,尤其是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提出,标志我们已开始走向终极目标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田光远 《兰州学刊》2006,(4):24-26,18
20世纪是一个哲学危机和变革的时代。杜威从“哲学”作为一种文化样式的起源入手,详尽剖析了传统哲学中知行二元论产生的原因、特征及后果,指出在近代科学革命以后,哲学必须在重新理解科学的基础上改造自身,使哲学成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是终极知识的工具。杜威的这一设想在21世纪对于哲学的未来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来,围绕着中华民族如何走向近代、现代的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出现了“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西体中用”以及现代新儒家的“返本开新”等主张,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前三种主张基本上是行不通的,而现代新儒家的则过于重视宋明新儒家的心胜哲学,有严重的脱离现实的倾向,尤其是海外的现代新儒家,他们更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主张人应当以心性自保,对于中国的现实,实践意义相对有限,但其“返本开新”的主张却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对于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这一问题,不宜长期停留在理论争辩的阶段,诉诸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