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目前金融财政在扶持“三农”中存在的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扩大金融业务的服务范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落实农业保险政策,降低农民的生产风险等促进金融财政在扶持“三农”中作用的具体措施。希望有关人员加以借鉴和参考,从而探讨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案来提高金融财政在扶持“三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民间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了分散性、隐蔽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也时常成为政府打击、取缔的对象.在民间金融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农村民间金融.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农村民间金融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白立功 《决策探索》2004,(12):45-45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农业的源头、农村的依托.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根基。保护和节约耕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文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如何联系实际.贯彻中央精神.以保护耕地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之一,是本文着力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赋予农民平等的发展权的重要举措。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产权改革必须先行。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之背景——著名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访谈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道刚  夏仕应 《决策》2003,(5):11-13
从“汝果欲支农,功夫在农外”、“粮食问题不是粮食的问题”到“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再到“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以及《中国农村基本制度研究》,著名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研究员孜孜求解三农问题所得出的结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在三农之外。  相似文献   

6.
李广功 《领导科学》2004,(15):14-15
当前,解决“三农”问题被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破解“三农”难题,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立足胶州实际,笔者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应以农村稳定为基础,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排查农村矛盾、维护农民权益,解热点实现农村大发展,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努力实现“政治安全、信访安全、社会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目标。首先,建立健全三个网络,在严防上下功夫。农村稳定重在防范。近年来,我们建立了事前预警、事后查究和领导一线疏导“三项制度”,办信办访秩序日趋规范,可预防性犯罪大量减少。当前,以…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包涵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多个层面。“三农”问题的形成,是我国人多地少、小农经营、长期城乡分割和过度城市偏向型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结果。由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其形成的历史性,寄希望于短期内通过单项的农村改革来解决是不现实的。要全面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必须长期而不是短期地关注“三农”问题,从社会历史和国  相似文献   

8.
刘少峰 《领导科学》2005,(22):12-13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三农”问题是全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更是制约“三农”问题的“瓶颈”。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而重中之重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发展劳务经济,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不但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缓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许多现实矛盾,是贫困农民打开富裕之门的“敲门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9.
中央政府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全新经济发展思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向,引起了“三农”发展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三农”问题本身的改变。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问题,当然必须有不同的方案与之相适应,分析国家政策转向,弄清“三农”问题的变化,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市民带动农民”将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决策导刊》2006,(3):5-5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汪洋最近在市农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重庆直辖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三百”促“三化”、“三化”促“三农”的农村工作基本思路,推动我市“三农”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重庆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三农”问题仍很突出。  相似文献   

11.
加强金融服务“三农”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山东省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7号),进一步提升山东省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金融与“三农”的共赢发展,山东省政府于6月9日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促进“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2.
《科学咨询》2004,(23):17-20
“十一五”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三农”来解决,这是“十五”以来不断深入的农村农业改革实践得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资金的注入与支持无疑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农村信用社作为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金融组织,发挥着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群众融纽带的重要功能。在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农村信用社作更是直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字字都与农村金融组织的工作相关。我们一定要从建设新农村的高度,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融资功能,改进农村金融服务,解决“三农”发展瓶颈问题,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有效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然而,我国农村金融资源的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未能实现均衡,也存在着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不健全、商业性金融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严重弱化、政策性金融功能不全等问题。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对促进农村金融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发展小城镇及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通过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且通过小城镇的公共财政体制因势利导,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明显制约着整个社会“全面小康”建设步伐。然解决“三农”问题仅靠从经济层面优惠扶持是不够的, 必须深化改革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旧体制,创建产权、要素自由流通新机制,强力实施“城市带农村、工业带农业”的发展战略。方能确保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的圆满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领导者》2006,(5):20-21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邮政的网络和信誉优势,把邮政“三农”服务网点的建设工作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起来,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邮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快更好地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找准职能部门服务“三农”与农民群众现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创建出一种服务“三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一、今年,中央连续第五年发出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这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下发5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体系,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关键的问题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近年来,围绕“三农”问题,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的实践经验。河南省农业厅厅长张广智同志的著作《农村合作经济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研究“三农”问题有较高水平的代表作之一。一该书的核心观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切入点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这是很有见地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比例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通过产业统筹和城乡统筹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自主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创业视角,运用创业理论来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提出了依靠创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