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近30年来有关四川藏区的报道为依据,分析其对四川藏区的形象建构。主要发现,在报道主题上,《人民日报》涉及社会、政治、文教、军事等各个方面,《纽约时报》主要关注社会方面;在报道立场上,《人民日报》以正面报道为主,《纽约时报》以负面报道为主;在媒介形象上,《人民日报》建构的四川藏区形象比较正面和丰富,《纽约时报》建构的四川藏区形象负面并且单一。  相似文献   

2.
《申报》是近代中国创设较早,历时最久的报刊.其创刊不久,即对"杨乃武案"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追踪报道.在对"杨乃武案"的报道过程中,《申报》始终秉持"真实无妄""靡不毕载"的报道原则,从而使其在刊载内容上较之传统官报更为广泛.除了秉持"有闻必录"的报道与刊载,《申报》还对于"杨乃武案"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司法弊端与官场陋习给予揭露与批判,彰显了其作为社会舆论的立场,充分发挥了近代报刊媒介"开启民智"的功能,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媒介素养的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3.
新四军组建伊始,《申报》就予以了热情洋溢的报道,不仅内容多、数量大,而且范围广、事项多.但皖南事变后,出于各种考虑,《申报》对新四军的关注和姿态则由支吾非议到支持“正统”舆论.其后,透过日伪控制时期《申报》对新四军的竭力诋毁,却依然可见新四军活跃的身影.《申报》中新四军的形象虽然前后迥异,但其传达出的信息却客观反映出:新四军抗战绝非“游而不击”,而是一直在积极抗战.  相似文献   

4.
《申报》作为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对中国近代美术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申报》对近代美术社团、美术展览会和重大美术事件的报道以及书画润例广告的刊载,不仅加快了中国美术吐故纳新的进程,而且也促进了近代美术市场的形成与繁荣。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徽商》是第一部正面描写徽商的长篇小说,它通过对清末徽商潘浩璋一家三代人创立家业的兴衰史的描写,表现了徽商坚强的生存意志和强健的人格力量,以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徽文化精神。在此前提下,论文深入论述了《徽商》的题旨、潘浩璋形象和三个出色的女性形象、叙事艺术的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广告在商业竞争中与国货运动的影响下产生.透过《申报》这个窗口,我们不难发现,爱国主义广告是近代中国工商业企业的一种广告策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诉求方式,对近代国货名牌的创立和国货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代芜湖开埠后的十余年间是口岸社会生态生成的关键阶段,《申报》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大量报道。在《申报》的新闻话语中,芜湖彼时的社会转型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申报》将这座内河口岸城市的治理无力、风气沉沦以及矛盾尖锐的多维面相呈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内容一方面为人们思考皖江流域近代转型表现出的社会症候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也为把握《申报》新闻话语特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徽州商帮富甲一方,享誉天下,徽商取得巨大成功离不开背后徽商妇的贡献。徽商妇通过佐夫起家、主持家政、直接参与商业活动等方式为商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徽商妇为徽商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包括生活艰辛、空守门庭、守节扶孤等。为此,徽商妇也收获了家人感怀、政府旌表、青史留名等精神回报,但这种回报具有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家商业性报纸,英国人美查在其创办初期及17年经营管理中为达到谋利的目的,在办报过程中重视刊发言论,注意社会新闻的采写与报道,刊载文艺作品;奉行聘用华人主笔、主持编务和经营管理的人才观;采取以客户为中心,灵活调整广告价格和树立报纸自身形象的广告策略;采用减低成本、降低售价,设立分销处、雇用报童卖报和扩充篇幅、免费赠送的发行方式以及集出版图书、杂志、通俗报纸,经销发行画报,开办其他企业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方式来经营《申报》。美查的这些经营之道取得了巨大成功,赢利是原资本的187.5倍,《申报》也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销数最多的新闻纸。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国一直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力量。随着近代报刊的出现,一种报刊舆论之声开始形成。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报道,近代报刊有效地发挥了媒体舆论的监督、影响功能。《申报》对“杨乃武案”的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7.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