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后殖民语境下,汉英翻译过程中常常充斥着不对称权力关系.本文认为这种不对称权力关系一方面是由于英语强势文化的话语霸权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处于弱势地位的汉语文化向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的主动靠拢并对之主动接受而造成的.汉英翻译只有努力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推广出去,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才能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争取到应有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根植于人的身体体验,它的本质是用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臆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产生并受其影响和规约,因而具有文化性。中西之间文化相互交融使得汉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之间产生了共有的文化基础、体验基础和概念系统。因此,汉英语言能够相互借用对方隐喻。 相似文献
3.
韩汉英视觉器官词语通过隐喻、提喻或换喻等认知方式,从指人体视觉器官到喻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或物等具体概念到观点、态度、情感等抽象概念,经历了具体概念抽象化、抽象概念具体化、自然物的人性化、事物的拟人化及事物的形象化等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4.
许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375-376
隐喻是汉英语言中重要并常用的一种修辞格。无论是在日常交流、文学作品还是媒体节目中,隐喻的使用广泛而普遍。然而,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隐喻的喻体选择和运用包含不同的意义,本文从文化角度下分析了隐喻喻体的文化差异,试图更好的理解隐喻,以便利于中英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通过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五个方面对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理解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口译包括三个主要程序:原语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译语表达。而贯穿这三个程序、使其有机地连接并形成工作链的是“信息意义,”口译过程是释意过程。本文运用释意派口译理论对汉英会议口译中语言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135-138
权力是人们为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利益而采取行动的能力,它也是控制支配他人,调动各种资源的能力.语言和权力的关系是复杂的,它一方面受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力关系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反过来影响这种权力关系.语言帮助建构、维持或瓦解权力关系,而语篇则是行使权力和实现各种权力关系的一种空间. 相似文献
8.
曹海燕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5):75-77
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英文学翻译承载着向世界介绍中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进而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有功能。中国译者是实现汉英文学翻译特有功能的主体力量,这在全球化语境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实践中,中国译者可以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策略来实现汉英文学翻译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9.
罗文翠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67-68,71
参照霍尔的理论,以时间的有序性、实在性、综合性、持续性、深度性为起点,从语言体现角度,探讨各个特性在不同文化中得到强调的程度、然后再扩展到时间与空间、人生两大概念的比较,由此得出结论:不同的文化,时间观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10.
李燕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35-38
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生产方式、语言习惯、宗教习俗,而这一切都会反映在语言中。汉英两种语言生动地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差异,体现出不同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及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罗春凤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3):41-42
文章从文化与语言两方面论述了中西文化的趋同现象,在文化趋同的过程中语言文化差异必然存在.不同的文化在趋同中发展,在差异中共存.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差异看汉英的语言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文化和语言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析了汉、英语言在词汇空缺、词汇联想、句法层 ,以及语域层等四方面的文化及语言差异 ;说明了文化习得意识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丁金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3):354-36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哲学上的“语言转向”,语言世界观问题又重新受到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对汉语的重新认识。就汉外对比研究而言,语言观的有无和自觉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对比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陶晶晶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6):761-764
主要阐述母语与目标语言因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这两种语言在语言表达习惯和语言顺序等方面产生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给英语习得者带来极大的学习困扰,从而形成听力障碍。英语习得者应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语序特点和其语言结构差异,尽其所能地抛开其母语的干扰,在英语学习中,要重视句型和结构的操练,进而养成提前预警的听力习惯。 相似文献
15.
陈光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6):69-77,113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人类在认知时间这样的抽象概念时需要借助像空间这样的具体概念,即采用“时空隐喻”.“时间流逝是运动”就是一个广泛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时空隐喻,但受到语言、文化的强化作用,不同语言使用者会对这一隐喻所蕴含的子隐喻或隐喻中“过去/未来”在时间轴上所处的方位有不同偏好.通过观察并比较英、汉母语使用者的手势语及其异同点,对“时间流逝是运动”这一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和语言变量以及认知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英、汉母语使用者手势方向的异同点与两种语言的书写方向及其隐喻性语言所指示方向的异同点高度一致,且改变实验语言导致实验对象行为模式发生变化.这些结果证明:英、汉母语使用者确会用空间概念认知时间,且语言因素是影响人们时间认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汤瑷宁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1-94
本文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的内容:中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现状、英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方面、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化差异意识的树立,以及针对英汉文化的差异对整个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建议。通过对这五部分的阐述,具体论述了在整个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注重英汉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不仅仅是符号,而且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英语和汉语中似乎对等的词汇往往内涵迥异,折射出文化背景的冲突,隐藏着语言领域的帝国主义话语霸权。因此,不能再局限于语言内部研究,而应重视蕴涵于文本中的权力话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现在,不同文化之间的冲撞还是十分激烈的,在文化上消除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确保我们的文化身份不被曲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魏朝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70-74
本文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和趋同性。众所周知 ,由于多方面诸如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等等因素的影响 ,语言必然存在着差异性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国之间交流的日益增多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无论形式、结构、内涵都趋向同一化 ,同时两种相异文化的融合也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从几个语言现象方面来探讨关于语言的差异性和趋同性 相似文献
19.
20.
姬银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0-103
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文章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揭示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帮助学习者确定英语学习的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从而避免在汉英翻译时出现中国式英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